于
于相关字典
于[yú]字的成语
- 狃于故辙[niǔ yú gù zhé]狃:习以为常。习惯于走老路。形容保守、拘泥于旧方法,旧框框,不愿意改变。 
- 借听于聋[jiè tīng yú lóng]借;借助。借助于耳聋的人打探消息。比喻找错了求教的对象。 
- 玉汝于成[yù rǔ yú chéng]汝:你。玉汝:像爱惜玉一样爱护、帮助你。爱你如玉,帮助你,使你成功。多用于艰难困苦条件下。 
- 有要于时[yǒu yào yú shí]对当时有需要。 对当时有需要。要,名词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吕氏春秋.察今》 
- 示贬于褒[shì biǎn yú bāo]犹言寓批评于表扬。 
- 薪贵于桂[xīn guì yú guì]薪:柴草;桂:桂木。形容物价飞涨。 
- 安于磐石[ān yú pán shí]磐石:大石头。如同磐石一般安然不动。形容非常稳固,不可动摇。 
- 安于泰山[ān yú tài shān]比泰山还稳固。形容稳固而不可动摇。 
- 死于非命[sǐ yú fēi mìng]非命:横死。在意外的灾祸中死亡。 非命:意外的祸患。谓遭受意外的灾祸而死 
- 熔于一炉[róng yú yī lú]熔化在同一个炉内。比喻多种事物相互间结合紧密,浑然一体,难分难解。 
- 冰寒于水[bīng hán yú shuǐ]冰比水冷。指后来居上。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 聊胜于无[liáo shèng yú wú]聊:略微。比没有要好一点。 
- 诿过于人[wěi guò yú rén]诿:推卸;过:过错。把过错推给别人。 
- 栖鸟于泉[qī niǎo yú quán]栖:栖息。让鸟栖息在水里。比喻处理或用人不当。 
- 易于破竹[yì yú pò zhú]轻松得就象劈竹子。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 喜形于色[xǐ xíng yú sè]形:表现;色:脸色。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形:表现。色:脸色。内心的喜悦流露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的高兴或得意于通衢遇友人郑賨,见其喜形于色。—— 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 
- 厝薪于火[cuò xīn yú huǒ]厝:同“措”,放置;薪:柴。置柴堆于火之上。比喻潜伏着极大危机。 
- 无济于事[wú jì yú shì]济:补益,帮助。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 对解决问题毫无济助以为无济于事也。——《广东军务记》到了这日,只有一个把兄弟,寄来五百两银子,也无济于事。——《官场现形记》 
- 公之于众[gōng zhī yú zhòng]公:公开;之:代指事物的内容;于:向;众:大众。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 传播消息或推销材料,尤指通过报刊或其他群众宣传工具公开发布最近报刊把她的工作连续公之于众…已经在职业上伤害了她 
- 转于沟壑[zhuǎn yú gōu hè]壑:山沟。指死在山沟里。 
- 推舟于陆[tuī zhōu yú lù]推船在陆地上行走。比喻劳而无功。 
- 凤凰于飞[fèng huáng yú fēi]本指凤和凰相偕而飞。比喻夫妻和好恩爱。常用以祝人婚姻美满。 
- 受命于天[shòu mìng yú tiān]古代统治阶级为巩固统治地位,宣扬“君权神受”论,说他们作帝王是顺从天意,接受天命。 
- 了然于胸[liǎo rán yú xiōng]了然:了解、明白。心里非常明白。 
- 难于上天[nán yú shàng tiān]比上天还难。形容极其困难,不易实现。 
- 胫大于股[jìng dà yú gǔ]犹言本小末大。旧时喻臣下的力量大于君上。 
- 寓兵于农[yù bīng yú nóng]寓:寄寓,包含。指给农民以一定军事训练,平时务农,战时参战。或指军队屯垦。 
- 深于城府[shēn yú chéng fǔ]比喻为人用心深远,令人难以揣测。 
- 重于泰山[zhòng yú tài shān]比泰山还要重。比喻人死得很有价值。也形容意义重大。 比喻作用和价值极大 
- 寓情于景[yù qíng yú jǐng]在景色的描写中寄托情感。 
- 无动于衷[wú dòng yú zhōng]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一点也不动心;不为感情所动 
- 伊于胡底[yī yú hú dǐ]伊:句首助词;于:到;胡:何,哪;底:尽头。到什么地步为止(对不好的现象表示感叹)。 要到什么地步才算完(含不堪设想意,语出《诗经.小雅.小旻》:“我视谋犹,伊于胡底?”)将来为祸天下后世,正不知伊于胡底呢?——《痛史》 
- 取信于民[qǔ xìn yú mín]取得人民的信任。 
- 于家为国[yú jiā wéi guó]为国家为人民。 
- 因粮于敌[yīn liáng yú dí]因:凭借。从敌人处取得粮草。 
- 严于律已[yán yú lǜ yǐ]律:约束。严格要求自己。 
- 明于治乱[míng yú zhì luàn]明晓国家治乱的道理。 明晓国家治乱的道理博闻彊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 老于世故[lǎo yú shì gù]老:老练,富有经验;世故:处世经验。指对社会上的一切有很深的阅历。 表示有社会经验,有善于策略地和沉着地处理各种情况的能力 他以一个老于世故的人的沉着态度对待这件事 
- 忠于职守[zhōng yú zhí shǒu]忠诚地对待本职工作,一丝不苟。 
- 假手于人[jiǎ shǒu yú rén]假:利用。借助别人来为自己办事。 
- 出于无奈[chū yú wú nài]指实在没有办法而不得不这样。无奈:无可奈何。 
- 义形于色[yì xíng yú sè]形:表现;色:面容。仗义不平之气在脸上流露出来。 正义之气显现于神色。也指义愤的心情显露在脸上 
- 坐于涂炭[zuò yú tú tàn]涂炭:比喻污浊的地方。坐在泥涂、炭灰上。比喻处于不干净的环境,自身也被玷污。 
- 问道于盲[wèn dào yú máng]也说求道于盲。向瞎子问路。比喻向根本不懂的人请教。唐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 
- 安于现状[ān yú xiàn zhuàng]对目前的情况习惯了,不愿改变。 
- 供过于求[gōng guò yú qiú]供给的数量比需要的多。 供应超过了需要目前,有些企业盲目投产,造成产品积压,供过于求,但又有些企业的产品却又是供不应求,这种局面,必须迅速改变 
- 木秀于林[mù xiù yú lín]秀:出众,突出。高出森林的大树。比喻才能或品行出众的人。也措指新人新事刚刚出现。 
- 鸿渐于干[hóng jiàn yú gàn]以次而进,渐至高处。后指始入仕途。 
- 于今为烈[yú jīn wéi liè]烈:厉害。某件事过去就已经有过,不过现在的更加厉害罢了。 
- 何至于此[hé zhì yú cǐ]怎么能够到了这种境地?表示不会或不应该到这种地步。 
- 言归于好[yán guī yú hǎo]言:句首助词,无义。指彼此重新和好。 
- 难作于易[nán zuò yú yì]难:难事。指难事要从简易的地方做起。 
- 至于此极[zhì yú cǐ jí]至于:到了。到了极点。多形容痛苦之极。 
- 寓贬于褒[yù biǎn yú bāo]寓:寄托。在表面褒颂的词句下寓含讥讽的意思。 
- 切切于心[qiè qiè yú xīn]牢牢记在心里。形容殷切的思念。 
- 疲于奔命[pí yú bēn mìng]原指因受命奔走而搞得很累。后也指忙于奔走应付,弄得非常疲乏。 原指连续受到命令或强制而不得不四处奔走忙碌,后来也指事情太多而忙不过来使敌疲于奔命,人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三年,可坐剋也。——《后汉书.袁绍传》 
- 嫁祸于人[jià huò yú rén]嫁:转移。把自己的祸事推给别人。 转移灾祸于他人 立嗣君于南面,毙母后于中闱,黄门与禁旅皆歼,宗室共衣冠并殪。复又盗钏掩耳,嫁祸于人。——《旧唐书.哀帝纪下》 
- 格于成例[gé yú chéng lì]为传统的惯例所限制。表示不能达到目的。 
- 见弃于人[jiàn qì yú rén]见:被;弃:遗弃,抛弃。被别人抛弃。 
- 于心不忍[yú xīn bù rěn]从心里常觉得忍不下去。多表示对受害者的同情。 
- 勇于自责[yǒng yú zì zé]敢于承认错误并自我批评。 
- 委过于人[wěi guò yú rén]形容嫁祸给别人。 
- 情见于色[qíng jiàn yú sè]真情从脸色中表现出来。 
- 于心何忍[yú xīn hé rěn]怎能忍心。即内心不忍。 
- 急于求成[jí yú qiú chéng]急:急切。急着要取得成功。 
- 行成于思[xíng chéng yú sī]行:做事;思:思考。做事情成功是因为多思考,失败是由于不经心。指做事情要多思考,多分析。 成功之道在于深思熟虑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 韩愈《进学解》 
- 耿耿于怀[gěng gěng yú huái]耿耿:有心事的样子。不能忘怀,牵萦于心。 对所经历的事持有看法,不能忘却,牵挂心怀对开玩笑的话耿耿于怀这个性格坚强的青年人,正值创造事业的黄金时代,对事业的得失成败总是耿耿于怀 
- 刑于之化[xíng yú zhī huà]指以礼法对待。后用以指夫妇和睦。 
- 形于颜色[xíng yú yán sè]指内心活动表露在脸面上。 
- 燕巢于幕[yàn cháo yú mù]燕子把窝做在帐幕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拟不于伦[nǐ bù yú lún]拟:比拟;伦:同类。指不以同类或同等事物来比拟。比拟失当。 
- 不绝于耳[bù jué yú ěr]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 定于一尊[dìng yú yī zūn]尊:指具有最高权威的人。旧指思想、学术、道德等以一个最有权威的人做唯一的标准。 
- 拟于不伦[nǐ yú bù lún]用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来比方。 拿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来比方 
- 果于自信[guǒ yú zì xìn]果:果敢。形容过分自信。 
- 了然于中[liǎo rán yú zhōng]了然:了解、明白。心里非常明白。 
- 无动于中[wú dòng yú zhōng]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 著于竹帛[zhù yú zhú bó]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 
- 授柄于人[shòu bǐng yú rén]犹言授人以柄。比喻将权力交给别人或让人抓住缺点、失误,使自己被动。 
- 人浮于事[rén fú yú shì]浮:超过。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后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 不齿于人[bù chǐ yú rén]齿:象牙齿一样排列。不能列于人类。指被人看不起。 
- 独异于人[dú yì yú rén]独:独自,单独;异:不同。独自与别人不同的。一般指不同于世俗。 
- 求过于供[qiú guò yú gòng]需求多而供应量少。 
- 囿于见闻[yòu yú jiàn wén]拘泥于所见所闻。 
- 迁怒于人[qiān nù yú rén]受甲的气向乙发泄或自己不如意时拿别人出气。 
- 有鉴于此[yǒu jiàn yú cǐ]鉴:借鉴。指借鉴于这一点。 
- 民保于信[mín bǎo yú xìn]指执政的人有信还要有义,才能受到人民拥护。 
- 安于所习[ān yú suǒ xí]习惯于自己熟悉的东西。常指习惯势力对人的影响和支配,使人固守常规,不知变通。 
- 悬壶于市[xuán hú yú shì]悬壶:行医。在集市上挂牌行医。 
- 情深友于[qíng shēn yǒu yú]友于:本指兄弟相爱,后亦为“兄弟的”代称。比喻情谊比兄弟之间还要深厚。 
- 陷于缧绁[xiàn yú léi xiè]缧绁:捆绑犯人的绳索。指被关进监牢。 
- 急于事功[jí yú shì gōng]事:事业;工:功绩。指做事急于求成。 
- 毁于一旦[huǐ yú yī dàn]于:在;一旦:一天。在一天的功夫全被毁掉。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一下子被毁掉。 在一个短时间内全都毁灭了毕生的努力毁于一旦 
- 公诸于世[gōng zhū yú shì]公:公开;诸:“之于”的合音;世:世上。把事情的内容向世人公开。 
- 藏巧于拙[cáng qiǎo yú zhuō]有才能而不显示出来。 
- 溢于言表[yì yú yán biǎo]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情感外露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 安于一隅[ān yú yī yú]隅:角落。安心在某一个角落。形容苟安一角,不求进取。 
- 易于拾遗[yì yú shí yí]犹易如反掌。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 溢于文辞[yì yú wén cí]溢:水满外流,引申为超过、超出。指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思想情感通过文辞充分显露出来,甚至超过了文辞本身。 
- 青出于蓝[qīng chū yú lán]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蓝:蓼蓝草,可作染料。谓从蓼蓝草中提炼出的靛青,颜色比蓼蓝草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青出于蓝而青于蓝,染使然也。——北齐. 刘昼《崇学》 
- 自绝于人[zì jué yú rén]绝:断。自己断绝了跟别人的关系。指做了对不起人的事而不愿悔改。 
- 富于春秋[fù yú chūn qiū]指年少,年轻。 
- 燕燕于归[yàn yàn yú guī]指女子出嫁。 
- 谑近于虐[xuè jìn yú nüè]开玩笑近于伤害人。 
- 轻于鸿毛[qīng yú hóng máo]鸿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毫无价值。 鸿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价值轻微公举而私取利,是以国权轻于鸿毛,而积祸重于丘山。——《战国策.梵策四》 
- 退藏于密[tuì cáng yú mì]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不露行迹。谓哲理精微深邃,包容万物。 
- 乐于助人[lè yú zhù rén]很乐意帮助别人。 
- 强加于人[qiáng jiā yú rén]把一个人或一方的意见、看法勉强加诸于别人。 
- 伊于何底[yī yú hé dǐ]伊:句首助词;于:到;胡:何,哪;底:尽头。到什么地步为止。表示事情不堪设想,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 严于律己[yán yú lǜ jǐ]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 
- 迁怒于众[qiān nù yú zhòng]迁怒:受甲的气向乙发泄。自己不如意时拿别人出气。 
- 鸣于乔木[míng yú qiáo mù]比喻仕进达于高位。 
- 于飞之乐[yú fēi zhī lè]于飞:比翼齐飞。比喻夫妻间亲密和谐。 
- 于思于思[yú sāi yú sāi]思:同腮;于思:鬓须茂盛的样子。指胡须长而多的人。 
- 枝大于本[zh dà yú běn]树枝比树干大。比喻臣下势力超过皇上。 
- 了然于心[liǎo rán yú xīn]了然:了解、明白。心里非常明白。 
- 业精于勤[yè jīng yú qín]业:学业;精:精通;于:在于;勤:勤奋。学业精深是由勤奋得来的。 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奋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 同归于尽[tóng guī yú jìn]尽:完。一起死亡或一同毁灭。 跟对立的人一起灭亡 
- 涩于言论[sè yú yán lùn]形容说话迟钝。 
- 亏于一篑[kuī yú yī kuì]亏:缺,欠;篑:装土的竹筐。积土成山的功夫只差最后一筐土。比喻做成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而未能成功。 
- 安于覆盂[ān yú fù yú]盂:一种敞口装液体的容器。比翻过来放着的盂还要安稳。比喻非常稳固。 
- 喜见于色[xǐ jiàn yú sè]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同“喜形于色”。 
- 止于至善[zhǐ yú zhì shàn]止:达到;至:最,极。达到极完美的境界。 
- 于是无补[yú shì wú bǔ]补:好处,益处。对事情没有什么好处。 
- 受制于人[shòu zhì yú rén]制:控制。被别人控制。 
- 囿于成见[yòu yú chéng jiàn]局限于原有的看法。 
- 讬于空言[tuō yú kōng yán]见“託之空言”。 
- 询于刍荛[xún yú chú ráo]询:问;刍荛:割草打柴的人,借指地位低微的人。指向普通老百姓了解情况,征求意见。 
- 染指于鼎[rǎn zhǐ yú dǐng]鼎: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把手指伸到鼎里蘸点汤。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 
- 败于垂成[bài yú chuí chéng]指临近成功时遭到失败。参见:“功败垂成”。 
- 卖恶于人[mài è yú rén]把坏事推给别人。 
- 莫逆于心[mò nì yú xīn]心中没有抵触。指情感一致,心意相投。 
- 严于鈇钺[yán yú fū yuè]鈇:铡刀;钺:古兵器;鈇钺:指刑戮之具。指揭发、指斥、抨击坏人坏事极其严厉。 
- 久孤于世[jiǔ gū yú shì]有真才实学的人,由于不被世人了解或受到别人的排挤而长期处于孤独的境遇之中。 
- 形于辞色[xíng yú cí sè]指内心活动表露在脸上和言辞之中。 
- 不安于室[bù ān yú shì]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于[yú]字在结尾的词语
- 由于[yóu yú]①介词。表示原因或理由:由于老师的教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他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由于天气关系延期出发。②连词。表示原因:由于季节变换,作息时间作了相应的调整。 
- 睢于[suī yú]见“睢盱”。 
- 甚且至于[shèn qiě zhì yú]同“甚而至于”。 
- 沉湎于[chén miǎn yú]沉溺,耽于。比喻潜心于某事物或处于某种境界或思维活动中。 沉溺,耽于。比喻潜心于某事物或处于某种境界或思维活动中沉湎于酒 
- 居于[jū yú]处在(某个地位):居于领导地位 ㄧ该省粮食产量居于全国之首。 
- 揜于[yǎn yú]谓猛兽。 
- 况于[kuàng yú]连词。何况。 
- 关于[guān yú]①介词,引进某种行为的关系者,组成介词结构做状语:~兴修水利,上级已经做了指示。
 ②介词,引进某种事物的关系者,组成介词结构做定语(后面要加‘的’),或在‘是…的’式中做谓语:他读了几本~政治经济学的书丨今天在厂里开了一个会,是~爱国卫生运用的。‖表示关涉,用‘关于’不用‘对于’,如:~织女星,民间有个美丽的传说。指出对象,用‘对于’不用‘关于’,如:对于文化遗产,我们必须进行研究分析。兼有两种情况的可以用‘关于’,也可以用‘对于’,如~(对于)订立公约,大家都很赞成。b)‘关于’有提示性质
 
- 宣于[xuān yú]复姓。十六国时汉国刘渊有太史令宣于修之。见《晋书.刘元海载记》。 
- 合于[hé yú]符合。如:合于国情。 
- 归咎于[guī jiù yú]归罪,把罪过推给别人归咎于客观原固。 
- 乐于[lè yú]对于做某种事情感到快乐:乐于助人。 乐意乐于吃苦 
- 不至于[bù zhì yú]表示不会达到某种程度。 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地步 
- 精于[jīng yú]精通:擅长。 精通;擅长精于攻心 
- 五单于[wǔ chán yú]1.西汉后期,匈奴势弱内乱,分立为五个单于:呼韩邪单于﹑屠耆单于﹑呼揭单于﹑车犁单于﹑乌藉单于。五单于互相争斗,后为呼韩邪单于所并。见《汉书.匈奴传下》。 2.泛指匈奴各部首领。 
- 敢于[gǎn yú]有决心,有勇气(去做或去争取):敢于挑重担。 
- 莫过于[mò guò yú]没有超过…的。如: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奉献。 
- 苦于[kǔ yú]①对于某种情况感到苦恼:苦于力不从心。②表示相比之下更苦些:半自耕农,其生活苦于自耕农。 
- 急于[jí yú]想要马上实现:急于求成ㄧ他急于回厂,准备今天就走。 
- 甘于[gān yú]甘心于;情愿:甘于牺牲。 
- 濒于[bīn yú]接近、临近。如:濒于死亡。 
- 錞于[chún yú]古代乐器。青铜制。形如筒﹐上圆下虚﹐顶有纽可悬挂﹐以物击之而鸣。多与鼓配合﹐用于战争中指挥进退。盛行于东周和汉代。 古代一种铜制乐器 
- 仅次于[jǐn cì yú]1.紧跟着或紧靠着(如空间、时间或重要性)。2.级别低于,顺序在后。 
- 勿忸于[wù niǔ yú]复姓。 
- 甚至于[shèn zhì yú]犹甚而至于。 
- 见于[jiàn yú]指明文字出处或可以参看的地方:‘背私为公’见于《韩非子.五蠹篇》。 
- 鲜于[xiān yú]复姓。 ——复姓 
- 属于[shǔ yú]归某一方面或为某方所有。 归于某一方面;为某一方面所有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 朱于[zhū yú]古乐曲名。传为舜时羲伯所作。 
- 唱于[chàng yú]语出《庄子.齐物论》:“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成玄英疏:“于﹑喁,皆是风吹树动前后相随之声也。”后比喻起带领或倡导作用。 
- 等于[děng yú]等同于。多表示前后相等或差不多相等。 一样,没有区别使每个系数都等于零 
- 有于[yǒu yú]犹友于。兄弟。有﹐通“友”。 
- 友于[yǒu yú]语出《书.君陈》:“友于兄弟。”指兄弟之间亲近友爱。后以“友于”代指兄弟:喜见友于。 
- 轩于[xuān yú]1.亦作“轩芋”。 2.莸草。 
- 相于[xiāng yú]相厚;相亲近。 
- 将于[jiāng yú]古代乐器名。钟的一种。形如瓦缶。腹圆口小。 
- 长于[cháng yú]善于 ;擅长。如:他长于音乐。 
- 近于[jìn yú]接近于。 
- 在于[zài yú]1.在。多表示处所、时间等。2.取决于;决定于。表明事物的关键所在。3.犹对;对于。表示所说的情况与后面的对象密切相关。4.指出事物的本质内容或目的等。 
- 单于[chán yú]1.汉时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单于”是广大之意。 2.曲调名。 
- 处于[chǔ yú]处在某种地位或状态。 居于某种地位或状态处于有利的地位 
- 过于[guò yú]副词,表示程度或数量过分;太:过于劳累丨过于着急丨过于乐观。 
- 小单于[xiǎo chán yú]唐大角曲名。 
- 工于[gōng yú]长于;善于:工于心计ㄧ他工于工笔花鸟。 
- 归于[guī yú]①属于(多用于抽象事物):光荣归于祖国。②趋向;趋于:经过讨论,大家的意见已经归于一致了。 
- 不下于[bù xià yú]1.不亚于;不次于;一样好。如:这种轮胎不下于国际标准。2.差不多有…;不比…少;多于。如:这头猪的出肉量不下于二百斤。 
- 易于[yì yú]简便和隆重的礼节。易,简易,谓臣礼;于,通“迂”,广大,谓君礼。 可能性很大;容易这种酷热的天气人易于中暑 
- 起源于[qǐ yuán yú]1.开始发生。 2.根源出于:起因于。 
- 迫于[pò yú]受到某种压力或限制。 受到某种压力或限制迫于贫困,不得不住在别人家里 
- 护于[hù yú]汉时匈奴左贤王的改称。 
- 鉴于[jiàn yú]觉察到;考虑到:鉴于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党更加需要向党的一切组织和党员提出严格的要求。用在表示因果关系的偏句里,前边一般不用主语。 
- 繇于[yáo yú]由于。繇,通“由”。 
- 位于[wèi yú]处在某个位置上。 占据某个相对地点或位置山脉位于我们和我们的目标之间 
- 淳于[chún yú]复姓。战国齐有淳于髡。见《孟子.离娄上》。 
- 终于[zhōng yú]副词。到底;终究;毕竟:试验终于成功了|终于回来了|终于,我们又见面了。 
- 大单于[dà chán yú]1.匈奴君主的尊号。 2.唐大角曲名。 
- 陷于[xiàn yú]陷入﹐落在不利的境地。 
- 几于[jǐ yú]近于;几乎。 
- 勇于[yǒng yú]谓临事不退缩,不推委。 临事不退缩;不推委勇于承认错误 
- 以至于[yǐ zhì yú]见“以至”。 
- 利于[lì yú]对某人或某事物有利:忠言逆耳利于行。 对于…有益处 良药苦口利于病 
- 归因于[guī yīn yú]把…解释为由…引起或造成。如:运动的失败可以归因于缺乏士气。 
- 基于[jī yú]根据:基于以上理由,我不赞成他的意见。 
- 多于[duō yú]较大,较多。如:攀登这个多于四百级台阶的阶梯。 
- 扶于[fú yú]见“扶舆”。 
- 对于[duì yú]介词,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我们对于公共财产,无论大小,都应该爱惜ㄧ大家对于这个问题的意见是一致的。 
- 介于[jiè yú]发生或处于两事之间。如:介于一条河两岸的巴黎。 
于[yú]字在开头的词语
- 于时[yú shí]1.于是,在此。 2.当时,其时。 3.见“于是”。 介宾词组。在这个时候,当时于时冰皮始解。——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 于熙[yú xī]见“于戏”。 
- 于是呼[yú shì hū]见“于是乎”。 
- 于腮[yú sāi]见“于思”。 
- 于穆[yú mù]对美好的赞叹。 
- 于氏[yú shì]1.同“于是”。 2.氏,通“是”。 
- 于悒[yú yì]见“于邑”。 
- 于斯[yú sī]同“于此”。 
- 于何[yú hé]1.为何;如何。 2.什么。于,助词。 
- 于飞[yú fēi]飞;偕飞。于,语助词。 
- 于鹊[yú què]乌鹊。 
- 于是虖[yú shì hū]见“於是乎”。 
- 于遮[yú zhē]歌曲名。 
- 于陵[yú líng]地名。借指陈仲子。因居于陵﹐故称。 
- 于济[yú jì]犹接济。于﹐助词。 
- 于陵子终[yú líng zǐ zhōng]于陵子仲之字。 
- 于则[yú zé]人名。传说为始制鞋者。 
- 于此[yú cǐ]1.在此。 2.如此。 3.至此;至今。 
- 于是乎[yú shì hū]连词。于是。表承接。 
- 于是焉[yú shì yān]犹于是乎。 
- 于讴[yú ōu]咏叹歌吟。 
- 于邑[yú yì]1.亦作“于悒”。 2.忧郁烦闷。 3.犹呜咽。 
- 于阗[yú tián]1.亦作“于窴”。 2.古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和田一带。 
- 于以[yú yǐ]1.犹言于何。在何处。 2.犹言于何。用什么。 3.犹言至于。 4.犹是以。 
- 于喁[yú yóng]相和之声。 
- 于无声处[yú wú shēng chǔ]话剧剧本。宗福先作于1978年。梅林和儿子欧阳平途经上海,来到老战友何是非家中。何是非过去曾诬陷梅林为叛徒,这次又得知欧阳平因收集天安门诗抄而成为被追捕的反革命分子,即向“四人帮”分子告密。欧阳平遭逮捕后,何是非的妻子、女儿坚决与何决裂。 
- 于赫[yú hè]叹美之词。 
- 于兹[yú zī]1.在此。 2.于今,至今。 3.当今,今世。 
- 于役[yú yì]行役。谓因兵役﹑劳役或公务奔走在外。 
- 于儿[yú ér]传说中的神名。 
- 于征[yú zhēng]远行。 
- 于是[yú shì]①连词。表示后一事承接前一事:看看离开会的时间还早,于是我们去逛书店了|眼看体弱的同学跟不上了,于是队长宣布休息。②这时: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 于乎[yú hū]同“呜呼”。感叹词。 
- 于公高门[yú gōng gāo mén]西汉于定国父于公为县狱吏,治狱公平,自谓有阴德,子孙必有兴者。因高大其门,令能容高车驷马。见《汉书.于定国传》。后因以指为官贤明而子孙显贵的人。 
- 于嘑[yú hū]同“於乎”。 明 王鏊《震泽长语·杂论》:“於嘑,是心也,其圣贤之心乎!” 
- 于然[yú rán]舒徐貌。 
- 于戏[yú hū]1.亦作“于熙”。 2.犹于乎。感叹词。 
- 于于[yú yú]1.自得貌。 2.相属貌。 3.多难貌,屈曲貌。 
- 于思[yú sāi]1.亦作“于腮”。 2.多须貌。一说白头貌。 3.借指髭须。 常叠用,表现胡子极多 
- 于嗟[yú jiē]1.叹词。表示赞叹。 2.叹词。表示悲叹。 
- 于张[yú zhāng]西汉于定国张释之的并称。二人先后于文帝景帝时任廷尉,执法皆审慎。后因以“于张”称决狱审慎,执法公正者。 
- 于蔿[yú wěi]《于蔿于》之省称。 
于[yú]字在中间的词语
- 极于台[jí yú tái]台名。故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骊山上。 
- 游于三辅[yóu yú sān fǔ]游:考察、学习。今有双音词“游学”。三辅:汉朝以京兆尹(今西安以东至华县一带)、冯翊郡(今西安东北到朝邑一带)、扶风郡(今西安以西到宝鸡一带)为三辅,意为京城的三个依凭屏障。如: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后汉书.张衡传》。 游:考察、学习。今有双音词“游学”。三辅:汉朝以京兆尹(今西安以东至华县一带)、冯翊郡(今西安东北到朝邑一带)、扶风郡(今西安以西到宝鸡一带)为三辅,意为京城的三个依凭屏障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 
- 石于菟[shí yú tú]石老虎。 
- 敷于散[fū yú sàn]魏晋时期中药名。相传用柏子仁﹑麻仁﹑细辛﹑干姜﹑附子等调和而成。 
- 擬不于伦[nǐ bù yú lún]见“擬非其伦”。 
- 有生于无[yǒu shēng yú wú]我国古代哲学思想。老子认为:“有”为看得见的具体事物,“无”即是看不见的“道”,为万物的本源。“有”由“无”产生。 
- 弃甲于思[qì jiǎ yú sāi]《左传.宣公二年》:“宋城,华元为植,巡功。城者讴曰:‘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杜预注:“于思,多鬓之貌。”本为宋筑城者讥笑络腮胡子败将华元之语,后用“弃甲于思”戏谑应试落第。 
- 龟长于蛇[guī cháng yú shé]1.见“龟长於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