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连猪肚丸

黄连猪肚丸

《圣惠》卷七十:黄连猪肚丸

药方名称黄连猪肚丸

别名猪肚

处方黄连3两(去须),人参1两(去芦头),赤茯苓1两,黄耆1两(锉),木香半两,鳖甲1两半(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柴胡1两(去苗),地骨皮半两,桃仁1两半(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细散。用好嫩猪肚1枚,净洗后,将前药末安猪肚内,以线缝合,蒸令烂熟,砂盆内研令如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热劳羸瘦。

用法用量猪肚丸(《妇人良方》卷六)。

摘录《圣惠》卷七十

《得效》卷七:黄连猪肚丸

药方名称黄连猪肚丸

处方猪肚1枚(治如食法),黄连5两(去芦),小麦(炒)5两,天花粉4两,茯神(去木)4两,麦门冬(去心)2两。

制法上为末,纳猪肚中缝塞,安甑中,蒸之极烂,木白小杵,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强中消渴,已服栝楼散、荠苨汤者。

用法用量每服70丸,以米饮送下,随意服之。如不能丸,入少炼蜜。

摘录《得效》卷七

鲁府禁方》卷二:黄连猪肚丸

药方名称黄连猪肚丸

处方黄连5两,麦门冬4两,知母4两,天花粉4两,葛根2两,生地黄2两。

制法上为末,入雄猪肚内缝定,置甑中蒸极烂,取出药,捣肚成膏和药,如干,加炼蜜杵匀,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

用法用量每服50丸,以米饮送下。加至100丸。

摘录鲁府禁方》卷二

猜你喜欢

  • 灵乌丹

    药方名称灵乌丹处方川乌1斤(河水浸7日。换水浸,去皮尖,切片,干之),牛膝2两(酒浸,焙),何首乌4两(制如川乌法)。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一切冷疾疼痛,麻痹风气。用法用

  • 黄丹丸

    《圣惠》卷八十四:黄丹丸药方名称黄丹丸处方黄丹半两(微炒),常山末半两,虎睛1只(酒浸,炙令黄)。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儿疟疾,发歇寒热,体颤。用法用量每服2丸,未发前以温水送

  • 胃关煎

    药方名称胃关煎处方熟地10~15克或30克山药(炒)6克 白扁豆(炒)6克 炙甘草3~6克 焦干姜3~9 克吴茱萸(制)1.5~2.1克白术(炒)3~9克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寒,泄泻,甚则久泻腹痛不止,冷

  • 九宝丸

    药方名称九宝丸处方木香半两,肉豆蔻(去壳)半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半两,麝香(研)半两,丹砂(研)半两,槟榔(锉)2两,桂(去粗皮)3分,半夏1两半(为末,生姜汁和作饼,晒干),乳香(研)1两。制

  • 艾煎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艾煎丸药方名称艾煎丸处方人参川芎菖蒲各30克(节密,炒)熟艾120克(糯米饮调作饼,焙干)食茱萸(汤洗)当归各22克白芍药 熟干地黄各45克制法上为末,煮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参胡三白汤

    《伤寒全生集》卷四:参胡三白汤药方名称参胡三白汤处方人参、白茯苓、白芍、白术、柴胡。功能主治伤寒过经不解,人弱脉虚,不可下者。汗下后,虚微少气,发热,口燥。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心烦不安者,加

  • 温白丸

    《外台秘要》卷十二引崔氏方:温白丸药方名称温白丸处方紫菀22克吴茱萸22克 菖蒲15克柴胡15克厚朴15克(炙)桔梗15克 皂角22克(去皮、籽,炙)乌头75克(熬)茯苓15克 桂心15克干姜15克黄

  • 半夏桂枝汤

    药方名称半夏桂枝汤处方半夏6钱,秫米1两,白芍6钱,桂枝4钱,炙甘草1钱,生姜3钱,大枣2枚(去核)。功能主治饮退得寐,舌滑,食不进者。用法用量水8杯,煮取3杯,分温3服。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 创灼膏

    药方名称创灼膏处方生茅术、黄柏、防己、木瓜、地榆、白及、石膏、炉甘石、冰片、虎杖、延胡索、郁金。制法制成膏剂。功能主治提脓拔毒,祛腐生肌。主烧伤,老烂脚,挫裂伤口,褥疮,冻疮溃烂,慢性湿疹及疮疖。用法

  • 黄连闭管丸

    药方名称黄连闭管丸处方胡黄连(净末)30克穿山甲(麻油内煮黄色)石决明(煅)槐花(微炒)各15克制法上药研细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治痔漏。用法用量每服3克,空腹时用清米汤送下,早、晚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