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芩膏

黄芩膏

《永乐大典》卷一○三三引《王氏手集》:黄芩膏

药方名称黄芩膏

处方黄芩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大。

功能主治小儿衄血、吐血、下血。

用法用量3岁每服1丸,以浓盐汤送下。

摘录《永乐大典》卷一○三三引《王氏手集》

《圣惠》卷九十:黄芩膏

药方名称黄芩膏

处方黄芩1两半,黄柏3分,栀子仁3分,黄连3分(去须),竹叶2两,生地黄1两半,胡粉3分,川大黄1两,水银1两(入少水,与胡粉同研令星尽)。

制法水银、胡粉外,上锉,如豆大,以新绵裹,用猪脂1斤半入铛内,于慢火上煎10余沸,候药色紫,去绵,以布绞去汁,候凝,下水银、胡粉,以柳木篦搅令匀,膏成,以瓷盒盛。

功能主治小儿热疮黄脓出。

用法用量每日夜涂3-4次。

摘录《圣惠》卷九十

《鬼遗》卷五:黄芩膏

药方名称黄芩膏

处方黄耆1两,黄芩1两,芎?1两,白蔹1两,防风1两,芒草1两,白芷1两,芍药1两,大黄1两,细辛1两,当归1两。

制法上(口父)咀,以猪脂1升,微火上煎一沸一下,白芷黄即成膏。

功能主治痈疽坚强不消。

用法用量敷之。坚硬者,日可10易。

摘录《鬼遗》卷五

猜你喜欢

  • 乳块消片

    药方名称乳块消片处方橘叶825g丹参825g皂角刺550g王不留行550g川楝子550g地龙550g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味苦。炮制上六味,除地龙、王不留行外,其余橘叶等四味加水煎煮二次,

  • 清魂汤

    药方名称清魂汤别名柴胡胜湿汤(《兰室秘藏》卷下)。处方柴胡生甘草酒黄柏各6克升麻泽泻各4.5克当归梢羌活麻黄根汉防己草龙胆茯苓各3克红花少许五味子20个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治两睾丸冷,两大腿内侧出汗

  • 理本汤

    药方名称理本汤处方人参3克白术15克麦冬9克山药15克芡实15克巴戟天9克肉桂3克桔梗1.5克 贝母1.5克白芥子6克防己1克茯苓9克豨莶草3克功能主治理本祛邪。治风寒湿痹,一身尽痛,时作时止,痰气不

  • 九龙控涎丹

    药方名称九龙控涎丹别名九龙控心散处方滴乳香1钱(别研),天竺黄2钱半,雄黄(别研)1钱,腊茶1钱,白矾(煅)1钱,甘草(炙)2钱,荆芥穗(炒)2钱,绿豆100粒(半生半炒),赤足蜈蚣1条(酒浸,炙)。

  • 抱青丸

    药方名称抱青丸处方雄精2钱,辰砂2钱,琥珀屑2钱,竹沥霜5钱,明天麻7钱(面煨),胆星1两(九制),珍珠5分,金箔100张,麝香5分。制法上为细末,甘草熬膏为丸,如芡实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小儿惊风,

  • 止痛散

    药方名称止痛散处方柴胡45克甘草(炙)22.5克 瓜篓根60克当归黄芩120克(一半酒,一半炒)生地黄30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两额角痛,目睛痛,时见黑花,及目赤肿痛,脉弦,作内障者。用法用量每服

  • 开肺解毒汤

    药方名称开肺解毒汤处方桔梗1钱5分,牛蒡子1钱5分,黄芩(酒炒)1钱5分,连翘2钱,银花2钱,赤小豆2钱,生甘草1钱,马勃5分。功能主治湿温咽痛、衄血。用法用量原书用本方治上证,加青果二枚,竹叶二十片

  • 顺肠粥

    药方名称顺肠粥处方芝麻50克 米50克功能主治润肠通便。治大便日久不通。用法用量煮粥食。摘录《嵩崖尊生》卷十四

  • 乌蛇膏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乌蛇膏药方名称乌蛇膏处方吴茱萸、独活、细辛、白僵蚕(去丝.嘴.炒)、半夏、蜀椒(去目.炒)、防风、赤芍药、当归、桂心、川芎、香白芷,各半两;乌蛇、黄蜡,各二两;干蝎

  • 乳核饮

    药方名称乳核饮处方柴胡12克,白芍12克,香附12克,郁金12克,青皮9克,丹参9克,三棱9克,生牡蛎30克(先煎),白花蛇舌草15克,夏枯草30克,黄芪15克。功能主治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痰散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