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耆益损汤

黄耆益损汤

世医得效方》卷八:黄耆益损汤

药方名称黄耆益损汤

处方人参(去芦),石斛(去根)甘草黄耆(去芦)木香白术当归正桂茯苓芍药半夏川芎地黄(去土,酒炒)山药五味子牡丹皮(去骨)麦门冬(去心)各等分

制法上锉为数。

功能主治治诸虚不足,荣卫俱弱,五劳七伤,骨蒸潮热,腰背俱急,百节酸痛,夜多盗汗,心常惊惕,咽燥唇焦,嗜卧少力,肌肤瘦瘁,咳嗽多痰,咯唾血丝,寒热往来,颊赤神昏,全不用食,服热药则烦躁,进凉药则膈满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2枚,小麦50粒,乌梅1个煎。空腹时服。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八

《直指》卷九:黄耆益损汤

药方名称黄耆益损汤

处方肉桂3分,熟地黄3分,半夏3分(制),甘草(炙)3分,石斛1两(酒炒),当归1两,川芎1两,黄耆1两(炙),白术1两,白芍药1两半,北五味子半两,木香3钱半。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诸虚劳倦。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5片,大枣2枚,食前煎服。

有热,加柴胡

摘录《直指》卷九

《得效》卷八:黄耆益损汤

药方名称黄耆益损汤

处方人参(去芦)、石斛(去根)、甘草黄耆(去芦)、木香白术当归、正桂、茯苓、芍药、半夏川芎、熟地黄(去土,酒炒)、山药五味子牡丹皮(去骨)、麦门冬(去心)各等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诸虚不足,荣卫俱弱,五劳七伤,骨蒸潮热,腰背拘急,百节酸疼,夜多盗汗,心常惊惕,咽燥唇焦,嗜卧少力,肌肤瘦瘁,咳嗽多痰,咯唾血丝,寒热往来,颊赤神昏,全不用食,服热药则烦躁,冲满上焦,进凉药则膈满而腹痛;及大病后荣卫不调,妇人产后血气未复。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2枚,小麦50粒,乌梅1个,水煎,空心、食前服。

摘录《得效》卷八

猜你喜欢

  • 护痘万全汤

    药方名称护痘万全汤处方人参5分,黄耆1钱,当归2钱,川芎1钱,白术2钱,茯苓1钱,陈皮3分,牛蒡子3分,桔梗5分,天花粉3分。功能主治补气补血。主小儿痘疮至六日,气血大虚,颜色不红绽肥满。用法用量水煎

  • 鸡子散

    《惠直堂方》卷二:鸡子散药方名称鸡子散处方鸡蛋1个(连壳烧,研)。功能主治黄疸三十六症。用法用量醋1合和匀,温服。鼻中虫出为效,重者不过3服。摘录《惠直堂方》卷二《眼科锦囊》卷四:鸡子散药方名称鸡子散

  • 蛔虫散

    药方名称蛔虫散处方人吐出之蛔虫(烧存性)。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一切冷瘘。用法用量先以甘草汤洗瘘后,取末敷疮上,1日3-5次。即愈。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七

  • 铁桶膏

    药方名称铁桶膏别名铁箍散(《外科传薪集》)。处方铜绿15克 明矾12克胆矾9克五倍子(微炒)30克白及15克轻粉郁金各6克麝香0.9克制法上药研细,用陈醋250毫升,慢火煎至50毫升,后起金色黄泡为度

  • 乌头赤石脂丸

    药方名称乌头赤石脂丸别名赤石脂丸(《金匮要略》卷上)、乌头丸(《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处方蜀椒14克 乌头7.5克(炮)附子7克(炮)干姜14克赤石脂14克制法上五味,研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

  • 当归膏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当归膏药方名称当归膏处方当归200克 香油500克 黄蜡60克制法先将香油熬开,入当归煎至焦枯,过滤,入黄蜡,成油脂状即可。功能主治主烫火伤,蛇皮癣。用法用量用时涂患处。摘录《中

  • 法制槟榔片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法制槟榔片药方名称法制槟榔片处方党参2两,于术1两(生),生耆1两,厚朴5钱(炙),竹茹1两,广砂6钱(研),丁香2钱,木香2钱,灯心3钱。制法将药煎透滤汁,入槟榔片4两,煮透,

  • 理中加石膏汤

    药方名称理中加石膏汤别名理中石膏汤处方人参1钱,白术1钱,干姜1钱,甘草1钱,石膏半两。功能主治霍乱转筋。用法用量理中石膏汤(《医统》卷十四)。摘录《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五

  • 首乌当归鳖甲饮

    药方名称首乌当归鳖甲饮处方赤色鲜首鸟60克(打碎、)怀牛膝30克(酒泡)当归15克 生鳖甲30克 广橘皮9克功能主治治三阴疟,午时以后发,病属邪入阴分者。用法用量河、井水煎,疟发前温服。加好酒适量更妙

  • 蒲灰散

    药方名称蒲灰散处方蒲灰52.5克滑石22.5克制法上二味,杵为散。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治湿热引起的小便不利,小腹急胀,尿道疼痛。用法用量每服6克,白饮送服,一日三次。摘录《金匮要略》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