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鹳骨丸

鹳骨丸

《圣惠》卷五十六:鹳骨丸

药方名称鹳骨丸

处方鹳骨1两(涂酥、炙微黄),桂心3分,雄黄1两(细研、水飞过),麝香半两(细研),朱砂1分(细研),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蜈蚣1条(微炙)。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尸疰。邪气流注闷绝,时复发作,寒热淋沥,或腹痛胀满。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煎桃枝汤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六

方出《外台》卷十三引《广济方》,名见《圣惠》卷五十六:鹳骨丸

药方名称鹳骨丸

处方鹳骨3寸(炙),羚羊鼻2个(炙令焦),干姜1两,麝香2分(研),蜥蜴1个(炙),斑蝥14个(去翅足、熬),鸡屎白3两(熬),巴豆5个(去心皮,熬令黑),芫青20个(去翅足,熬),藜芦1两(去芦头,熬令黄)(一方无斑蝥鸡屎白巴豆芫青藜芦。)。

制法上为末,蜜和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初得遁尸及五尸,经年不愈,心腹短气。

用法用量每服3丸,空腹饮送下,每日2次,稍加至6-7丸。以知为度,至吐利。

注意忌生冷、油腻、猪肉、蒜、粘食、陈臭、芦笋

摘录方出《外台》卷十三引《广济方》,名见《圣惠》卷五十六

《千金》卷十七:鹳骨丸

药方名称鹳骨丸

处方鹳骨3寸,雄黄4分,莽草4分,丹砂(一作丹参)4分,牡蛎4分(一作牡丹),藜芦2分,桂心2分,野葛2分,斑蝥14个,巴豆40个,蜈蚣1个,芫青14个。

制法上为末,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遁尸,飞尸,积聚,胸痛连背,走无常处,或在藏,或肿在腹,或奄奄然而痛。

用法用量方中鹳骨,《圣惠》作“鹤脑骨”,方名“鹤脑骨丸”。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鹳善啖蛇,故其骨能疗尸疰,更以斑蝥芫青莽草藜芦蜈蚣、野葛等味汇入一方以毒攻毒。

摘录《千金》卷十七

方出《外台》卷二十三引《广济方》,名见《圣惠》卷六十六:鹳骨丸

药方名称鹳骨丸

处方鹳骨(炙)4分,狸骨(炙)4分,射干4分,玄参4分,升麻(炙)4分,青木香4分,沉香4分,犀角屑4分,丁香4分,羚羊角屑4分,丹参4分,甘草(炙)4分,人参3两,沙参3两,獭肝6分,连翘6分,光明砂2分(研)。

制法上为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瘰疬。

用法用量《圣惠》有麝香半两。

注意忌生冷、油腻、血食酢、热肉、海藻菘菜、粘食、陈臭生血物。

摘录方出《外台》卷二十三引《广济方》,名见《圣惠》卷六十六

《外台》卷十三引张文仲方:鹳骨丸

药方名称鹳骨丸

处方鹳骨3寸(炙),桂心3寸,虻虫14个(去翅足,熬),巴豆30个(去心皮,熬),斑蝥14个(去翅足,熬)。

制法上为末,蜜和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尸疰恶气百病。

用法用量每服2丸,每日3次,清饮送下。

注意忌野猪肉芦笋、生葱。

摘录《外台》卷十三引张文仲方

猜你喜欢

  • 瘰疬拔根方

    药方名称瘰疬拔根方处方斑蝥7个(去头足并翅,同糯米炒用,米黄黑色为度,取蝥为末听用),鸡蛋1个(钻一孔,用银簪搅匀,入斑蝥末于内,再搅匀,另取鸡子壳补口,绵纸粘固,再用粗纸包七层,水湿透听用),土茯苓

  • 椒附酒

    药方名称椒附酒别名椒附汤处方蜀椒(去目并闭口者)1两,附子(去皮脐)1两,生干地黄(焙)1两,当归1两,牛膝(去苗)1两,细辛(去苗叶)1两,薏苡仁1两,酸枣仁1两,麻黄(去根节)1两,杜仲(去粗皮)

  • 养精种玉汤

    药方名称养精种玉汤处方大熟地30克(九蒸)当归15克(酒洗)白芍15克(酒炒)山萸肉15克(蒸熟)功能主治补肾养血。治肾亏血虚,身体瘦弱,久不受孕。用法用量水煎服。三个月有效。摘录《傅青主女科》卷上

  • 防风苍术汤

    《杏苑》卷四:防风苍术汤药方名称防风苍术汤处方麻黄8分,防风1钱,苍术2钱,白术3钱。功能主治散风邪,健脾疏壅。主风壅肝木,损伤脾土,不能输布水湿,飧泄身热,脉弦腰重,微汗头疼。用法用量水煎熟,热服。

  • 胆归糖煎散

    药方名称胆归糖煎散处方龙胆草2两,细辛2两,当归2两,防风2两。功能主治血灌瞳神,目暴赤疼痛,或生翳膜。用法用量用沙糖1小块同煎服。摘录《准绳·类方》卷七

  • 三子散

    药方名称三子散处方诃子200g川楝子200g栀子200g来源系蒙古族验方。性状为姜黄色的粉末;气微,味苦、涩、微酸。炮制以上三味,粉碎成粗粉,过筛,混匀,即得。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用于温热,血热,

  • 荆菊酒

    药方名称荆菊酒处方蔓荆实、甘菊、地骨皮、术。制法上药各以绢袋盛,纳酒中,春、秋3日,冬7日。功能主治损心虚寒,头痛,性气反常,语声冒昧,关节不利,心手不遂,骨间寒热,目中泪出,齿发不荣。用法用量每服温

  • 钱氏白术散

    药方名称钱氏白术散处方人参、白术(不见火)、木香(不见火)、白茯苓(去黑皮)、藿香(去土.梗)、甘草(炙),各一两;干葛二两。炮制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小儿脾胃久虚,呕吐泄泻,频并不止,津液枯竭,烦渴多

  • 黄连厚朴汤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黄连厚朴汤药方名称黄连厚朴汤处方黄连1两1分(去须),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1分,桑耳1两半,茯神1两半(去木),天雄1两半(炮裂,去皮脐),射干1两半,黄耆(锉,炒)1两

  • 鬼哭饮子

    《博济》卷一:鬼哭饮子药方名称鬼哭饮子处方阿魏1分(使童便磨一处),东引桃枝(小者,捶碎)1大握,甘草(大者)3寸(捶碎),青蒿1大握(如用其子,只用1两半),槟榔1两(为末),葱白2寸(连根)。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