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阿魏化痞膏

阿魏化痞膏

《中国药典》:阿魏化痞膏

药方名称阿魏化痞膏

处方香附20g厚朴20g三棱20g莪术20g当归20g 生草乌20g 生川乌20g大蒜20g使君子20g白芷20g穿山甲20g木鳖子20g蜣螂20g 胡黄连20g大黄20g蓖麻子20g乳香3g没药3g芦荟3g血竭3g雄黄15g肉桂15g樟脑15g阿魏20g

性状为摊于布上的黑膏药。

炮制以上二十四味,除阿魏樟脑外,乳香没药芦荟血竭肉桂粉碎成细粉,雄黄水飞成极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其余香附等十六味酌予碎断,与食用植物油2400g同置锅内炸枯,去渣,滤过,炼至滴水成珠。另取红丹750~1050g,加入油内,搅匀,收膏,将膏浸泡于水中。取膏,用文火熔化,加入阿魏樟脑及上述粉末,搅匀,分摊于布上,即得。

功能主治化痞消积。用于气滞血凝,症瘕痞块,脘腹疼痛,胸胁胀满。

用法用量外用,加温软化,贴于脐上或患处。

注意孕妇禁用。

规格每张净重(1)6g(2)12g

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阿魏化痞膏

药方名称阿魏化痞膏

处方大蒜2两,香附2两,大黄2两,川乌(生)2两,三棱2两,当归2两,莪术2两,穿山甲(生)2两,白芷2两,使君子仁2两,厚朴2两,蓖麻子2两,木鳖子2两,草乌(生)2两,(??)螂2两,胡黄连2两。

制法上药酌予碎断,用香油240两炸枯,去滓过滤,炼至滴水成珠,加黄丹100两搅匀成膏,取出入水中,出火毒后,加热融化,另兑乳香一两二钱、没药一两二钱、芦荟一两二钱、血竭一两二钱、阿魏八两,樟脑六两、雄黄六两。以上八味,共为细末,过罗。每十六两膏油,兑药粉五钱,搅匀摊贴。

功能主治化痞消积,杀虫止痛。主积聚痞块,胸胁胀痛,肚腹疼痛,以及妇女症瘕血块。

用法用量每大张油重4钱,小张2钱,布光。微火化开,贴脐上。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猜你喜欢

  • 乳姜汤

    药方名称乳姜汤处方乳香末6克生姜自然汁6克功能主治治寒疝气上冲,中脘筑痛。用法用量上药以水350毫升,同煎三五沸,通口服。摘录《赤水玄珠》卷十五

  • 神妙膏

    药方名称神妙膏处方甘草羌活细辛黄连贝母菊花当归枳壳大黄白芷生地防风荆芥木贼黄芩川芎苍术猪苓泽泻白术薄荷桔梗石斛赤芍药蔓荆子草决明牛蒡子青葙子菟丝子车前子夏枯草地骨皮制法将羊脑炉甘石120克,用一袋盛了

  • 颠倒散

    《古今医鉴》卷八:颠倒散药方名称颠倒散处方大黄9克滑石9克 皂角9克功能主治主脏腑实热,或小便不通,或大便不通,或大小便俱不通。用法用量如大便不通,再加大黄9克,如小便不通,再加滑石9克;如大小便俱不

  • 干地黄煎

    药方名称干地黄煎别名干地黄汤、地黄汤处方干地黄5两,桑根白皮(切)2升,芎?5两,桂心3两,人参3两,大麻仁1升(炒)。制法上切。功能主治虚寒肺痿喘气。用法用量干地黄汤(《圣济总录》卷四十九)、地黄汤

  • 身卧烟霞

    药方名称身卧烟霞处方乳香5分,没药5分,孩儿茶5分,雄黄5分,朱砂5分,麝香3分,水花珠1钱,潮脑1钱,水银1钱,黑铅1钱,艾叶3钱,血竭5分,线香3根。功能主治杨梅疮。用法用量上为细末,将黑铅化开,

  • 百疾消散

    药方名称百疾消散处方葱头7根,生姜5大片,陈茶叶3钱。功能主治胸膈饱闷,肚腹疼痛,及伤风发热。用法用量砂糖半酒杯,水2碗共煎,热服,加陈酒随量饮。盖被汗出。惟暑热天气,不宜多用生姜,天气寒冷,生姜加重

  • 香砂六君丸

    《中国药典》:香砂六君丸药方名称香砂六君丸处方木香70g砂仁80g党参100g白术(炒)200g茯苓200g 炙甘草70g陈皮80g半夏(制)100g性状为黄棕色的水丸;气微香,味微甜、辛。炮制上八味

  • 赤苓散

    《千金翼》卷十八。为《外台》卷四引《深师方》“赤小豆茯苓汤”之异名:赤苓散药方名称赤苓散摘录《千金翼》卷十八。为《外台》卷四引《深师方》“赤小豆茯苓汤”之异名《嵩崖尊生》卷十三:赤苓散药方名称赤苓散处

  • 人参养血丸

    药方名称人参养血丸处方乌梅肉90克 熟干地黄150克当归(去苗)60克人参川芎赤芍药 菖蒲(微妙)各30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气养血。治女人素体怯弱,血气虚损;孕妇腹中绞

  • 薪加香薷饮

    药方名称薪加香薷饮处方香薷6克 银花9克 鲜扁豆花9克厚朴6克连翘6克功能主治祛暑清热,化湿解毒。治暑温初起,夏感寒邪,恶寒发热,身重酸痛,面赤口渴,胸闷不舒,汗不出,舌苔白腻,脉浮而数者。用法用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