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金粟丸

金粟丸

《仙拈集》卷二:金粟丸

药方名称金粟丸

处方沉香2钱,丁香2钱,木香2钱,青皮(醋炒)5钱,陈皮5钱,莪术5钱,槟榔5钱,巴霜5钱,乌梅肉5钱。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九种心胃疼痛,两胁胀满。

用法用量每用10丸,姜汤送下。

摘录《仙拈集》卷二

证类本草》卷四引《胜金方》:金粟丸

药方名称金粟丸

别名雌黄方、雌黄

处方叶子雌黄一两。

制法上为细末,用纸筋泥固济小盒子1个,令干,勿令泥厚,将泥入盒子内,水调赤石脂封盒子口,更以泥封之,候干,坐盒子于地上,上面以未入窑瓦坯子弹子大壅盒子,令作一尖子,上用炭10斤,簇定顶上,着火一熨斗笼起,令火从上渐炽,候火消3分去1,看瓦坯通赤,则去火候冷,开盒子取药,当如镜面光明红色,入乳钵内细研,汤浸蒸饼心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久嗽,暴嗽,劳嗽。

用法用量雌黄方(《普济方》卷一五七),雌黄丸(《准绳·类方》卷二)。

摘录证类本草》卷四引《胜金方》

《圣惠》卷八十六:金粟丸

药方名称金粟丸

处方谷精草(寒食前后花出时收,令干)1两,白蔷薇根(花出时收用)1两,丁香末1两,虾蟆1两(雄者;干炙为末),朱砂

制法取上2味,端4日用水1斗浸1宿,端午日煎至3升,去滓,澄清,重于小铛中煎成膏,后入丁香虾蟆末令匀,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五疳。

用法用量方中朱砂用量原缺。

朱砂,加青黛,名“青金丸”;去朱砂,加麝香,名“万胜丸”。

摘录《圣惠》卷八十六

圣济总录》卷一六九:金粟丸

药方名称金粟丸

处方黄连1分,犀角(镑)1分,丁香1分,木香1分,天竺黄1分,晚蚕蛾(微炒,为末)1分,牛黄(研)1分,丹砂(研)1分,雄黄(研)1分,龙脑(研)1钱,麝香(研)1钱,粉霜(研)1钱,蟾酥1钱。

制法上为末,再同研匀,用牛胆汁蟾酥为丸,如黄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惊热涎盛,风虚吐逆,疳气黄瘦,吐泻后生风。

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水化下。如惊风搐搦,先用1丸,温水化,灌在鼻内,随搐左右,良久以嚏为效,后用温水化下3-5丸;若吐逆不止,以倒流水化下2-3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九

普济方》卷一五七引《内外伤辨》:金粟丸

药方名称金粟丸

处方雌黄雄黄、信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糯米粽和丸,如萝卜子大。

功能主治咳嗽,不问新旧。

用法用量每服4丸,食后、临卧茶清送下。

注意忌热物。

摘录普济方》卷一五七引《内外伤辨

活幼心书》卷下:金粟丸

药方名称金粟丸

处方黄连1两,神曲1两(别研为末,作糊),川芎半两,枳壳半两,谷芽(净洗,焙干)半两,赤茯苓(去皮)半两,白芷半两,南木香半两。

制法上除木香别锉不过火,余6味焙,入木香同为末,用神曲末煮糊为丸,如粟壳大。

功能主治下痢赤白,水谷不化。

用法用量每服70-100丸,空心温米清汤下,不拘时候。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普济方》卷一五七:金粟丸

药方名称金粟丸

处方粟壳(去筋,蜜炒)1两,五味子半两,杏仁(炒)半两,胡桃肉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嗽。

用法用量水1盏煎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五七

猜你喜欢

  • 生蒲黄

    药方名称生蒲黄处方制天南星30克,生蒲黄12克。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小儿流涎132例,其中:痊愈118例89.4%),好转11例(8.3%,无效3例(2.3%)。用法用量共研细末,用府醋,即保宁

  • 伏龙散

    《仙拈集》卷四:伏龙散药方名称伏龙散处方伏龙肝(即灶心红土,炭火烧红,水飞,晒干)功能主治主治烫伤、烧伤。用法用量研末。人乳调敷。摘录《仙拈集》卷四《外科真诠》卷下:伏龙散药方名称伏龙散处方伏龙肝9克

  • 艾叶鸡蛋汤

    药方名称艾叶鸡蛋汤处方艾叶50克 鸡蛋2个 白糖适量制法将艾叶加水适量煮汤,打入鸡蛋煮熟,放白糖溶化即成。功能主治温肾安胎。适用于习惯性流产。用法用量每日晚睡前服。摘录《民间方》

  • 麻黄羌活加半夏汤

    药方名称麻黄羌活加半夏汤处方麻黄、羌活、防风、甘草、半夏。功能主治寒疟。先伤于寒,后伤于风,先寒后热,寒多热少,无汗,兼呕吐者。摘录《金鉴》卷四十二

  • 丁香复光丸

    药方名称丁香复光丸处方丁香2钱,巴豆1钱(去皮油),半夏2两,乌梅半两(去核),南硼砂3钱,脑子2厘,盆消半两,缩砂仁2钱半,甘草半两,荆芥穗2钱。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一切远近

  • 凉血饮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八:凉血饮药方名称凉血饮处方人参1钱,黄耆1钱,黄连1钱,生地1钱,川芎1钱,当归1钱,槐角1钱,黄芩1钱,升麻1钱,枳壳1钱。功能主治凉血清热。主痔漏。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

  • 五子五皮饮

    药方名称五子五皮饮处方紫苏子莱菔子各4.5克白芥子1.8克葶苈子2.4克车前子9克 生桑皮 浙苓皮各12克大腹皮9克 新会皮4.5克 生姜皮3克功能主治降气达膜。治痰胀腹胀轻减,喘肿未除者。用法用量先

  • 导水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导水丸药方名称导水丸处方大黄(二两)黄芩(二两)滑石(四两) 牵牛(头末.四两)炮制上为末,滴水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去湿热腰痛,泄水湿肿痛,久雨则加甘遂一两;去逼

  • 补天育嗣丹

    药方名称补天育嗣丹处方怀生地黄(去轻浮者不用,沉实者)8两(好酒浸1宿,入砂锅内蒸1日至黑),嫩鹿茸(酥炙)2两,虎胫骨(酥炙)2两,白茯苓(去皮,切片,乳汁浸,晒干,再浸再晒3次)3两,败龟版(酥炙

  • 当归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当归散药方名称当归散处方红蓝花、鬼箭(去中心木)、当归(去苗.炒),各一两。炮制上为粗散。功能主治治产后败血不散,儿枕块硬,疼痛发歇,及新产乘虚,风寒内搏,恶露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