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豉心丸

豉心丸

《古今录验》引杨孔思方(见《外台》卷五):豉心丸

药方名称豉心丸

处方香豉5合(熬令色变),常山2两,大黄3分,附子2分(炮)。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疟。

用法用量每服10丸,当勿食,比至发来,令服30丸,疟不止,亦可至40丸,疟必止。若膈上有停痰,欲吐听之;若腹中实,欲下亦无妨,常有验。

注意忌生葱、生菜。

摘录《古今录验》引杨孔思方(见《外台》卷五)

《圣惠》卷五十二:豉心丸

药方名称豉心丸

处方豉心1两(炒干),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恒山1两(锉),川升麻1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实疟,寒热,心膈烦壅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2-7丸,空心以温水送下。

摘录《圣惠》卷五十二

圣济总录》卷三十五:豉心丸

药方名称豉心丸

处方鼓(微炒)1合,大黄(生用)1两半,常山3分,升麻半两,附子(小者,炮裂,去皮脐)1枚。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疟。

用法用量每服7丸,发前米饮送下,吐后更干咽7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圣济总录》卷一○六:豉心丸

药方名称豉心丸

处方豉心2两,黄连(去须)3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热风目肿。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温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圣惠》卷十四:豉心丸

药方名称豉心丸

处方豉心1合,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恒山1两,川升麻1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后,余毒不散,寒热往来,变成疟状。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温水送下。

摘录《圣惠》卷十四

猜你喜欢

  • 连翘栀豉汤

    药方名称连翘栀豉汤处方青连翘2钱,淡香豉3钱(炒香),生枳壳8分,苦桔梗8分,焦山栀3钱,辛夷净仁3分(拌捣广郁金3钱),广橘络1钱,白蔻末4分(分作2次冲)。功能主治清宣包络,疏畅气机。主心包气郁之

  • 参术芍甘汤

    药方名称参术芍甘汤处方参、赤苓、术、草、芎、归、白芍、地、木香、陈皮、乌药。功能主治温补脾胃,兼祛寒邪,消生冷之物,养血行气。主产后痢疾,或赤或白;或赤白杂下,由气血损伤,脾胃衰弱,兼外感风冷,内伤饮

  • 加减当归补血汤

    药方名称加减当归补血汤处方当归30克(酒洗)黄耆30克(生用)三七根末9克桑叶14片功能主治补血止血。治妇人年老血崩。用法用量水煎服。连服二至四剂。注意须断欲。备注夫补血汤乃气血两补之神荆,三七根乃止

  • 感冒退热颗粒

    药方名称感冒退热颗粒处方大青叶200g板蓝根200g连翘100g拳参100g性状本品为棕黄色的颗粒;味甜、微苦或味苦、微甜(无糖型)。炮制上四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

  • 甘桔黑豆汤

    药方名称甘桔黑豆汤处方甘草、桔梗、黑大豆。功能主治解毒开提。主肺痈初发。各家论述甘草和中解毒,黑豆散热解毒,桔梗开提肺气,初发用之,毒自解散。摘录《证因方论集要》卷一

  • 芙蓉截流丸

    药方名称芙蓉截流丸处方清膏烟3钱,陈米饮3两。制法上药共捣如泥,匀搓60丸,晒干听用。功能主治腹中水泻,并各种气痛腹泻。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饭蒸荷叶煎汤送下;气痛,用广郁金煎汤送下。注意勿饮浓茶。摘录

  • 寒湿煎

    药方名称寒湿煎处方紫苏、川芎、花椒、雨前茶。功能主治因风湿而头痛者。用法用量加葱白5寸,水煎,熏头一刻,热服,盖暖出汗。摘录《仙拈集》卷二

  • 定痛净脓生肌膏

    药方名称定痛净脓生肌膏处方当归1两,黄耆1两,生甘草5钱,熟地1两,玄参1两,银花4两,锦地罗2两,麦冬1两,人参1两,蒲公英3两,白芷3钱,白芍5钱,花粉5钱,黄柏5钱,白敛2钱,生地3钱,牛膝2钱

  • 四物补肝散

    药方名称四物补肝散处方熟地黄(焙干)60克 香附子(酒制)川芎白芍(酒洗,炒)当归身(酒洗,炒)夏枯草各24克甘草1.2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功能主治养血补肝。治妇人产后血虚,肝火上升,眼目涩痛,午后至

  • 参术六味丸

    药方名称参术六味丸处方生地黄3钱,萸肉3钱,淮药4钱,丹皮2钱,泽泻2钱,泡参4钱,白术3钱,茯苓3钱。功能主治和脾胃,养肝肾。主脾肾虚弱,经闭时久,颜面不润,色带淡黄或白,唇燥,两眼乏神;饮食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