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解表散

解表散

活幼心书》卷下:解表散

药方名称解表散

处方麻黄(不去根节)1两,杏仁(汤泡,去皮尖)1两,赤茯苓(去皮)1两,川芎2两,防风(去芦)2两,枳壳(水浸润,锉片,麦麸炒微黄)2两,甘草(半生半炙)7钱半。

功能主治伤风感冷,咳嗽痰喘,呕吐泻痢,惊悸有热,证在表里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2片,葱1根,煎7分,不拘时候温服。

有热,入薄荷同煎。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圣惠》卷十三:解表散

药方名称解表散

处方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麻黄1两(去根节),干姜半两(炮裂,锉),薄荷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两感伤寒,毒气传受,阴阳交并。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不拘时候热服。衣盖出汗。

摘录《圣惠》卷十三

幼幼新书》卷九引《石壁经》:解表散

药方名称解表散

处方荆芥半两,杏仁(去皮尖,或炒黄色,别研)半两,京芎2钱,麻黄(去节)半两,防风半两,甘草(炙)半两,赤茯苓半两或3钱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慢惊。

用法用量每服1钱,加葱白3寸,生姜3片,水1盏,煎3、5沸,连进2服。汗出避风。如常服,每服半钱,葱汤调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九引《石壁经》

猜你喜欢

  • 十全大补丸

    药方名称十全大补丸处方党参80g白术(炒)80g茯苓80g 炙甘草40g当归120g川芎40g白芍(酒炒)80g 熟地黄120g 炙黄芪80g肉桂20g性状本品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气香,

  • 柴前梅连散

    药方名称柴前梅连散处方胡黄连柴胡前胡乌梅各9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主骨蒸劳热,久而不痊。用法用量每次6克,用童便200毫升,猪胆1枚,猪脊髓1条,韭根白1.5克,同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两皮酒

    药方名称两皮酒处方海桐皮30g薏苡仁(炒)30g五加皮30g独活30g牛膝30g防风30g 干蝎(炒)30g杜仲30g 生地90g 白酒1500ml炮制将上述9味药材一起捣为粗末,装入纱布袋内;放入瓷

  • 加味甘露饮

    《赤水玄珠》卷三:加味甘露饮药方名称加味甘露饮处方熟地1两,生地1两,天冬1两,麦冬1两,枇杷叶(去毛)1两,黄芩1两,茵陈1两,枳壳1两,石斛1两,甘草1两,犀角3钱。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男、妇、

  • 通经止痛汤

    药方名称通经止痛汤处方制南星10克,白芷10克,黄柏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羌活10克,威灵仙25克,苍术15克,桃仁15克,防己15克,元胡15克,独活15克,龙胆草6克,神曲12克,桂枝1

  • 江南度世丸

    药方名称江南度世丸处方蜀椒3两,人参2两,细辛2两,甘草2两,茯苓1两,真珠1两,大黄1两,干姜1两,丹砂1两,野葛1两,桂心1两,雄黄1两,鬼臼1两,麝香1两,乌头2分,牛黄2分,附子6分,紫菀6分

  • 解毒散

    《医学纲目》卷三十七:解毒散药方名称解毒散处方赤小豆、木鳖子、橡(木斗)子、南星、大黄、朴消。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黑斑红斑,疮痒瘾痒。用法用量用慈姑、薄荷、靛青和蜜水调,涂患处,外用雄黄围之,却服

  • 骨碎补丸

    《局方》卷一:骨碎补丸药方名称骨碎补丸处方荆芥穗1两,白附子(炮)1两,牛膝(酒浸,焙干)1两,肉苁蓉(酒浸1宿,切作片,焙)1两,骨碎补(去毛,炒)半两,威灵仙(去苗)半两,缩砂仁半两,地龙(去土,

  • 洪宝丹

    《仙传外科集验方》:洪宝丹药方名称洪宝丹别名破血丹(《仙传外科集验方》)、抑阳散(《保婴撮要》卷十五)、洪宝膏(《寿世保元》卷九)处方天花粉90克姜黄30克白芷30克赤芍药60克制法上药四味,共为细末

  • 流星散

    药方名称流星散处方半夏14枚(大者,生用),胡椒49粒。制法同为粗末。功能主治小儿胃气虚冷,痰吐呕逆。用法用量《普济方》本方用法:每服半钱,水一盏,入生姜一片,油七滴,煎至四分,去滓温服。摘录《幼幼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