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胡芦巴汤

胡芦巴汤

普济方》卷四十三:胡芦巴汤

药方名称胡芦巴汤

处方胡芦巴半两,沉香半两,芎藭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茴香子(轻炒)半两,人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木香1两,益智(去皮)1两,桂(去粗皮)1两,干姜(炮)1两,甘草(炙)1两,白术3分。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平补三焦。主三焦俱虚。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入生姜3片,大枣3个(擘),同煎7分,去滓,空心温服,日2次。

摘录普济方》卷四十三

圣济总录》卷一八七:胡芦巴汤

药方名称胡芦巴汤

处方胡芦巴(炒)1两,川芎1两,木香1两,京三棱(煨)1两,白术1两,官桂(去皮)1两,白蒺藜(微炒)1两,当归1两,益智1两,陈橘皮(去白)1两,沉香1两半,附子(炮,去皮脐)1两半,舶上茴香(微炒)1两半,干姜半两(炮),甘草3分(炙令黄),苦楝子3两(取肉,不用核)。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元气虚损,腹胁雷鸣,中脘胀满或发冷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煎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猜你喜欢

  • 化毒排脓内补十宣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化毒排脓内补十宣散药方名称化毒排脓内补十宣散别名折裹十补散处方黄蓍(以绵上来者为胜,半如箭竿,长二、三尺,头不叉者,洗净,寸截,槌破丝擘,以盐汤润透,用盏盛,盖汤上

  • 补益蒺藜丸

    药方名称补益蒺藜丸处方黄耆48两,芡实(炒)16两,白术(麸炒)48两,沙苑子160两,山药32两,茯苓16两,当归32两,橘皮16两,扁豆16两,菟丝子32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2钱。功能主

  • 归术汤

    药方名称归术汤处方当归、白术(炒)、地骨皮、白芍(炒)、丹皮、沙参、黄耆、陈皮、甘草(或加人参)。功能主治久热症,或因病后失调,或过伤药饵,体瘦干枯。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 涤热逐瘀汤

    药方名称涤热逐瘀汤处方丹参15克,丹皮9克,生地9克,三棱6克,莪术6克,延胡索6克,通草6克,香附6克,通草6克,槟榔6克,大黄3克。功能主治清热祛瘀,行气定痛。主湿热瘀结。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

  • 洗心汤

    《丹台玉案》卷三:洗心汤药方名称洗心汤处方白术当归大黄赤芍荆芥甘草薄荷各4.5克功能主治治心经积热上攻,眼涩睛痛。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服。摘录《丹台玉案》卷三《辨证录》卷四:洗心汤药方名称洗心汤处方人

  • 补血和气饮

    药方名称补血和气饮处方条参1钱5分,白术1钱5分,当归1钱5分,玉竹1钱5分,仙茅1钱5分,金钗1钱5分,茯神1钱5分,熟地1钱5分,土苓2钱,淮耆1钱,川芎1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酒伤筋骨,疲软,肌

  • 榴附饮

    药方名称榴附饮处方酸石榴皮(米醋炒)、香附子。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产后泻。用法用量每服2钱,米饮调下。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

  • 六岁墨

    药方名称六岁墨处方山慈菇1两,千金子1两,大戟1两,文蛤2两(去虫),麝香1分,川乌2两,草乌2两。制法上为细末,以糯米煮糊捣匀,用模型铸为1钱重墨状条块,阴干备用。功能主治解毒止痛。主疔疮肿毒,口眼

  • 贞元饮

    药方名称贞元饮处方熟地黄21~60克 炙甘草3~9克当归6~9克功能主治治肝肾亏损,气短似喘,呼吸急促,气道噎塞,势剧垂危者。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温服。呕恶或恶寒者,加煨姜3~5片

  • 连翘升麻汤

    《医方类聚》卷二六五引《疮疹方》:连翘升麻汤药方名称连翘升麻汤处方升麻、葛根、芍药、连翘、甘草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小儿疮疹。一发便密如针头,形势重者。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煎至1盏,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