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砂丹

白砂丹

《摄生众妙方》卷二:白砂丹

药方名称白砂丹

处方地黄2两,白茯苓2两,大川乌1两,干山药2两,苍术2两(米泔浸),大茴香2两(与大川乌头炒),粉草2两(即大甘草),川椒4两(去目)。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养。主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温酒送下;盐汤亦可服。后5日,唇口红润,手足温暖,面有光泽。半月之后,声清目明,夜思饮食,香入脑中。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二

《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白砂丹

药方名称白砂丹

处方茯苓3-5斤(去黑皮,为细末。须要坚实者,其赤筋最损目,亦宜去之)。

制法用水淘3-5遍,去筋膜,用白砂蜜对分,拌匀,固封坛口,锅内悬煮1昼夜,土埋3日,去火毒。

功能主治补心补虚,驻容颜。主

用法用量白汤调服。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

猜你喜欢

  • 调胃散

    《古今医鉴》卷六:调胃散药方名称调胃散处方苍术、白术、茯苓、白芍药、桔梗、紫苏、槟榔、陈皮、甘草。功能主治胀满。用法用量小便闭,加车前子;腹胀,加枳壳。摘录《古今医鉴》卷六《普济方》卷三九六:调胃散药

  • 藿朴夏苓汤

    药方名称藿朴夏苓汤处方杜藿香6克 真川朴3克 姜半夏4.5克赤苓9克 光杏仁9克 生苡仁12克白蔻末1.8克猪苓4.5克 淡香鼓9克 建泽泻4.5克功能主治理气化湿,疏表和中。治湿温初起,恶寒无汗,身

  • 凉心散

    《医宗金鉴》卷五十一:凉心散药方名称凉心散处方青黛硼砂黄柏黄连(人乳拌晒)人中白各6克(煅)风化消3克冰片0.6克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清心热,泻脾火。治小儿心脾积热上攻,致生重舌,舌下近根处肿突,

  • 苦散

    药方名称苦散别名戊己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吴直阁诸家名方》卷六)、吴茱萸丸(《鸡峰普济方》卷十四)。处方吴茱萸黄连白芍药(俱锉如豆,同炒赤)各150克制法上药研末,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脾

  • 诃附丸

    药方名称诃附丸处方诃子肉、灶心土、黑附子。制法上为末,米糊为丸,如粟米大。功能主治小儿飧泄。用法用量用米汤送下。摘录《幼科发挥》卷四

  • 颠倒散

    《古今医鉴》卷八:颠倒散药方名称颠倒散处方大黄9克滑石9克 皂角9克功能主治主脏腑实热,或小便不通,或大便不通,或大小便俱不通。用法用量如大便不通,再加大黄9克,如小便不通,再加滑石9克;如大小便俱不

  • 温风散

    药方名称温风散处方当归川芎细辛白芷荜茇藁本蜂房(炒)各等分制法上药研为粗末。功能主治治风冷齿痛。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井水煎服,并漱口。摘录《仁斋直指》卷二十一

  • 淋洗大黄汤

    药方名称淋洗大黄汤别名大黄汤处方川大黄1两,黄连1两(去须),黄芩1两,泽兰1两,白矾1两(研),石南1两,戎盐1分(研),蛇床子3分。制法上锉细和匀。功能主治小儿恶疮。用法用量大黄汤(《圣济总录》卷

  • 金杏煎丸

    药方名称金杏煎丸别名杏仁煎丸处方杏仁49个(去皮尖,生研),瓜蒌(大者)1枚,不蛀皂角1锭(捶碎),生百部1两(3味各用水挼捣碎,续取浓计,入银器内,慢火熬成膏,入后药),牵牛子(捣为末)1两,木香半

  • 大补营卫汤

    药方名称大补营卫汤处方人参(随便),黄耆(蜜炒)2两,当归(去尾)2两,川芎3-4钱,益母草(用赤花者)1两。功能主治产妇气血虚弱,或胞浆下而不生者。用法用量浓煎汤,频频服之。如无参,加附子1钱以助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