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术调中汤

白术调中汤

《宣明论》卷十二:白术调中汤

药方名称白术调中汤

处方白术半两,茯苓(去皮)半两,红皮(去白)半两,泽泻半两,干姜(炮)1分,官桂(去皮)1分,缩砂仁1分,藿香1分,甘草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中寒,痞闷急痛,寒湿相搏,吐泻腹痛。上下所出水液澄彻清冷,谷不化,小便清白不涩,身凉不渴,或虽有阳热证,其脉迟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汤化蜜少许调下,日3次。炼蜜为丸,每两作10丸,名白术调中丸。小儿1服分3服。

注意或有口疮、目疾、孕妇等吐泻者,以畏干姜、官桂,不服。

摘录《宣明论》卷十二

《良朋汇集》卷四:白术调中汤

药方名称白术调中汤

处方白术8分,人参8分,黄连8分,厚朴8分,白芍1钱,山药1钱,陈皮1钱,泽泻1钱,山楂1钱,茯苓1钱,甘草3分,砂仁6分。

功能主治妇人胎前血泻,妊娠期大便稀溏,腹痛肠鸣,或兼烦渴,少食,胸脘痞闷。

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温服。

摘录《良朋汇集》卷四

猜你喜欢

  • 白壁膏

    药方名称白壁膏处方白蜡30钱,牛脂30钱,野猪脂30钱,家猪脂30钱,椰子油30钱,粉锡30钱,麻油1合(一方去椰子油加片脑10钱)。制法上先以麻油入洁净锅内,慢火熬至8分,下黄蜡,将柳条篦搅片时,更

  • 复阴丹

    药方名称复阴丹处方熟地1两,山茱萸5钱,芡实2两,山药2两,肉桂1钱。功能主治大补水中之火。主肾寒水泛为痰,涎如清水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九

  • 保婴艾叶汤

    《普济方》卷三九六:保婴艾叶汤药方名称保婴艾叶汤处方陈艾叶(炒)1两,当归1两,干姜半两,木香半两,厚朴(制)半两,肉豆蔻半两,草果半两,良姜1两,丁香1两,甘草5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冷痢肚痛

  • 解毒饮

    《痘科辨要》引汪氏方:解毒饮药方名称解毒饮处方当归(酒洗)2分,芍药2分,人参2分,山楂2分,黄耆(蜜炙)2分,荆芥2分,牛蒡(炒,研碎)2分,防风2分,炙甘草1分。功能主治痘疮11-12日,发热,当

  • 流气饮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流气饮药方名称流气饮处方大黄(炮)、川芎、菊花(去枝)、牛蒡子(炒)、细辛(去苗)、防风(去苗)、山栀(去皮)、白蒺藜(炒.去刺)、黄芩(去芦)、甘草(炙)、玄参(

  • 金水六君子煎

    《医门八法》卷二:金水六君子煎药方名称金水六君子煎处方党参3钱,归身3钱(炒),熟地3钱,陈皮2钱,法夏2钱(研),茯苓2钱,炙草1钱。功能主治喘促、系虚痰实喘者。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2枚为引,水

  • 乌梅圆

    药方名称乌梅圆处方乌梅三百个,黄檗(炙)、细辛(去苗)、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脐)、人参(去芦),各六两;蜀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出汗用)、当归(去芦),各四两;干姜(炮)十两,黄连(去须)

  • 丁萸六均汤

    药方名称丁萸六均汤处方六君子汤加丁香、吴萸、姜。功能主治寒盛呕吐。摘录《金鉴》卷四十二

  • 麻黄羌活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麻黄羌活汤药方名称麻黄羌活汤处方麻黄(去节)羌活防风甘草(炙)各15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寒疟。头痛项强,脉浮,恶风无汗者。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30毫升,煎至16

  • 七圣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七圣散药方名称七圣散处方续断、独活、防风、杜仲、萆薢、牛膝(酒浸一宿)、甘草炮制上各修事净,焙干,半两为细末。功能主治治风湿流注经络间,肢节缓纵不随,或脚膝疼痛,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