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理中安蛔汤

理中安蛔汤

药方名称理中安蛔汤

处方人参中、白术中、干姜上、茯苓中、乌梅3个,花椒

制法生姜,水煎服。如合丸药,用乌梅浸烂蒸熟,捣如泥,入前末药再捣如泥。

功能主治温扶脾土,去虫。主蛔厥,手足冷而吐蛔。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准绳·伤寒》引作“理中安蛔散”。本方炼蜜为丸,名“理中安蛔丸”(见《医方集解》)。《回春》本方用量:人参七分,白术茯苓等各一钱,乌梅一个,花椒一分,干姜五分。

手足冷,加附子;有呕,加陈皮半夏;吐蛔未止,加黄连、苦楝根皮、细辛

各家论述1.《伤寒全生集》:治蛔不可用甘草甜物,盖蛔得甘则动于上,得酸则静,见苦则安,得辛辣则头伏于下也。

2.《成方便读》:夫腹痛一证,固有寒热虚实之不同,其为虫积者尤多,以其饮食不节,生冷过度,脾胃阳气薄弱,不能运化精微,蕴酿而成虫积矣。自有病证可征,急用理中,温理中脏,复其健运之职,而杜其生虫之源,加入川椒、乌梅大辛大酸之品以杀之。用蜜丸者,使之易入虫口,以缓椒、梅之急耳。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四

猜你喜欢

  • 加味清凉饮

    《医学探骊集》卷三:加味清凉饮药方名称加味清凉饮处方大熟地4钱,黄芩4钱,栀子3钱,滑石3钱,广陈皮2钱,黄柏3钱,木通3钱,茯苓3钱,甘草1钱,大海3个,山豆根3钱。功能主治伤寒咽痛,已得出大汗,脉

  • 生地黄丸

    药方名称生地黄丸处方生地 黄甘菊防风枳壳决明子石决明白芍茯神制法研末为丸。功能主治治眉棱骨痛属肝虚者。用法用量每次9克,一日二次。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

  • 参桂理中丸

    药方名称参桂理中丸处方人参1两,白术3两,川附子2两,干姜3两,炙草1两,肉桂1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3钱重,朱砂为衣,蜡皮封固。功能主治受寒腹痛。用法用量每服3钱。注意孕妇忌服。摘录《全国中药

  • 光明丸

    《寿世保元》卷六:光明丸药方名称光明丸处方生地黄白芷羌活独活甘草薄荷防风荆芥木贼甘菊花 草决明黄连黄芩黄柏大黄连翘桔梗各15克 归尾川芎各9克制法上十九味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心火上冲,

  • 洗手荣筋方

    药方名称洗手荣筋方处方桂枝尖6克赤芍6克没药4.5克乳香3克 宣木瓜9克秦艽6克丝瓜3克 甲珠6克天仙藤9克功能主治通络化瘀,祛风止痛。治风湿痹痛,偏于上肢者。用法用量水煎,趁热浸洗患处。备注本方为祛

  • 麻黄解毒汤

    药方名称麻黄解毒汤处方麻黄、升麻、防风、酒芍、酒柏、玄参、甘草、牛蒡、人参、石膏、木通、连翘。功能主治痘疮,痘紫黑陷。用法用量《种痘新书》有黄芩,无酒芍。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十

  • 理中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理中丸药方名称理中丸处方人参、白术、干姜(炮)、甘草(炙),各二两。[一方加炮过附子一两]炮制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中寒腹痛。用法用量每服八十丸,米饮汤送下,

  • 防眩汤

    药方名称防眩汤处方熟地1两,当归1两,白芍1两,焦术1两,川芎5钱,枣皮5钱,半夏5钱,人参3钱,天麻1钱,陈皮5分。功能主治眩晕。摘录《医学集成》卷三

  • 大飞扬洗剂

    药方名称大飞扬洗剂处方大飞扬500g,青凡本1000g,毛麝香12g。功能主治慢性湿疹。用法用量上药加水2.250升,煎成750毫升,湿敷、坐浴或外洗。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姜芩四物汤

    药方名称姜芩四物汤处方当归、赤芍、熟地、川芎、姜黄、黄芩、丹皮、延胡索、香附(制)各等分。功能主治经水先期而至,血涩少,其色赤者,乃热盛滞血。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金鉴》卷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