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牡丹煎圆

牡丹煎圆

药方名称牡丹煎圆

处方延胡索、缩砂仁,各半两;赤芍药、牡丹皮,各一两;山茱萸干姜(炮),各半两;龙骨(细研水飞)、熟干地黄(酒浸)、槟榔羌活,各二两;五味子人参白芷当归(去芦.酒浸)、干山药泽泻续断(细者)、肉桂(去粗皮)、白茯苓白术附子(去皮.脐)、木香牛膝(去苗.酒浸一宿.焙.炮,为末,炒熟),各一两;石斛(去根.酒浸)三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冲任本虚,少腹挟寒,或因产劳损,子脏风寒,搏于血气,结生瘕聚,块硬发歇,脐腹刺痛,胁肋紧张,腰膝疼重,拘挛肿满,背项强急,手足麻痹,或月水不调,或瘀滞涩闭,或崩漏带下,少腹冷疼,寒热盗汗,四肢酸痛,面色萎黄,多生僢僣,羸乏少力,心多惊悸,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至三十圆,温酒或醋汤下,空心,食前,日二服。

注意妊娠不宜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猜你喜欢

  • 大通真丸

    药方名称大通真丸处方蚕纸10张(烧灰),防风1两(去芦头),白芍药3分,桔梗1两(去芦头),石膏1两(细研,水飞过),白芷3分,当归1两(锉碎,微炒),干姜半两(炮裂,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

  • 补气养荣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补气养荣汤药方名称补气养荣汤处方党参、白术、归身、白芍、川芎、茯苓木、香豆蔻(初用香蔻7-8分至1钱)。功能主治夹痞伤寒,气虚中满者。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

  • 黄龙丸

    《丹溪心法》卷一:黄龙丸药方名称黄龙丸处方雄黄15克硫黄消石各30克滑石明矾各15克 好面120克制法上药为末,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一切暑毒。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白汤下。摘录《丹溪心法》卷一

  • 石膏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石膏汤药方名称石膏汤处方石膏(研.三分)白茅根(三分) 扁蓄(三分)滑石(半两)功能主治治中风头疼,烦热口干,小便赤。用法用量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远

  • 钩藤汤

    《圣济总录》卷一五五:钩藤汤药方名称钩藤汤处方钩藤茯神(去木)人参当归(微炙)各30克桔梗60克(炒)桑寄生30克制法上六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治妊娠八九月,因劳动用力,胎动不安,心腹痛,猝然下血,面目

  • 腊茶饮

    药方名称腊茶饮处方附子半两,芽茶1大撮,白芷1钱,细辛半钱,川芎半钱,防风半钱,羌活半钱,荆芥半钱。功能主治凡赤脉翳,初从上而下者,其病必连眉棱骨痛,或脑项痛,或半边头肿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方出《

  • 温降汤

    药方名称温降汤处方白术9克 清半夏9克 生山药8克干姜9克 生赭石(轧细)18克 生杭芍6克 川厚朴4.5克生姜6克功能主治温胃降逆。治胃寒而气不降,吐血、衄血,脉虚濡而迟,或饮食停滞胃口,不能消化者

  • 姜苓半夏汤

    药方名称姜苓半夏汤处方茯苓3钱,泽泻2钱,甘草2钱,半夏2钱,橘皮3钱,生姜3钱。功能主治痰饮咳喘。用法用量煎大半杯,温服。摘录《四圣心源》卷五

  • 巨胜子丸

    《丹溪心法》卷三:巨胜子丸药方名称巨胜子丸处方熟地黄120克 生地黄首乌牛膝(酒浸)天门冬(去心)枸杞 苁蓉菟丝巨胜子茯苓柏子仁天雄(炮)酸枣仁破故纸(炒)巴戟(去心)五味子覆盆子山药楮实续断各30克

  • 苏脾散

    药方名称苏脾散处方良姜9克 缩砂30克(去壳)陈皮24克(去生白)白术15克甘草30克草果15克(去壳)京三棱15克苍术15克制法上药研细末。功能主治温中祛寒,健脾消积。治脾胃虚弱,多食冷物,胸隔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