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熟干地黄丸

熟干地黄丸

圣济总录》卷一三九:熟干地黄丸

药方名称熟干地黄丸

处方熟干地黄(焙干)120克杏仁(汤,退去皮、尖、双仁,炒,别研)牛膝(去苗叶,酒浸,焙)各45克苦参(细锉,,焙干)菟丝子(酒浸,焙,捣)肉苁蓉(酒浸,切,炒)黄耆(炙,锉)萆薢(炒)各30克 桂(去粗皮)青木香(生用)各7.5克 诃黎勒(煨热,去核)15克升麻23克

制法上一十二味,除杏仁外,捣细罗为末,入杏仁别捣,再罗匀,炼蜜和捣三千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远年伤折,忽因风气不和,于旧伤处疼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九

鸡峰普济方》卷七:熟干地黄丸

药方名称熟干地黄丸

处方车前子 熟干地黄葵子鹿茸各3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损,小便出血,时复涩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七

兰室秘藏》卷上:熟干地黄丸

药方名称熟干地黄丸

别名滋阴地黄丸(《东垣试效方》卷五)。

处方人参6克 炙甘草天门冬(汤洗,去心)地骨皮五味子枳壳(炒)黄连各9克当归身(酒洗,焙干)黄芩各15克 生地黄(酒洗)23克柴胡24克 熟干地黄30克

制法上药同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养血凉血。治血弱阴虚,心火上攻,瞳子散大,视物则花,偏头肿闷。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食后用茶汤送下,一日二次。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猜你喜欢

  • 飞龙阿魏化坚膏

    药方名称飞龙阿魏化坚膏别名阿魏化坚膏、飞龙化坚膏处方蟾酥丸药末1料,加金头蜈蚣5条(炙黄,去头足,研末)。功能主治失荣症及瘿瘤、乳岩、瘰疬,结毒初起坚硬如石,皮色不红,日久渐大,或疼或不疼,但未破者。

  • 龙脑粉

    药方名称龙脑粉处方龙脑1钱,粟米粉5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痱疮痒痛。用法用量先用枣叶汤洗,后用绵搵扑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八

  • 会通灵应膏

    《理瀹》:会通灵应膏药方名称会通灵应膏处方杏仁1两,玄参5钱,蛇蜕2钱半,蜂房2钱半,木鳖仁1两,蓖麻仁2钱半,五倍子2钱半。功能主治痈毒,疔疮。用法用量铅粉收膏。摘录《理瀹》《外科方外奇方》卷二:会

  • 桔梗黄耆汤

    药方名称桔梗黄耆汤处方桔梗(炒)2两,黄耆(细挫)1两,沉香(锉)1两,当归(切,焙)1两,芎藭半两,人参半两,甘草(炙)半两,紫苏叶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胸膺痛。胸痹。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

  • 八珍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八珍丹药方名称八珍丹处方甘草(炒)、天麻(去芦)、朱砂(研飞)、天南星(牛胆制),各五两;牛黄(研)一分,腻粉(研)、雄黄(飞),各一两一分;天浆子(微炒)三百五十

  • 桂膏

    《圣惠》卷三十七:桂膏药方名称桂膏处方桂心半两,细辛半两,干姜(炮裂,锉)半两,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半两,皂荚1分。制法上为末,以青羊脂和成膏。功能主治鼻塞,恒有清涕。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

  • 调经汤

    《妇科玉尺》卷一:调经汤药方名称调经汤处方当归延胡索白术各6克香附白芍生地各3克川芎陈皮丹皮各2.4克甘草1.8克 益母草9克功能主治活血调经。主妇女瘀积经闭。用法用量上药用水煎,经来日空腹时服。摘录

  • 赤头散

    药方名称赤头散处方南星2两,赤小豆3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血邪攻冲,肝脏不足,为风热相争,左右来往,左右目互相赤红。用法用量净水调敷眼眶,并太阳二穴;如干,以水润之。服蚕纸丸,芍药汤。摘录《异授眼科

  • 加味理建汤

    药方名称加味理建汤处方干姜、吴术、人参、黄耆、白芍、肉桂、甘草、牡蛎、浮麦、当归。功能主治男子、妇人夜多盗汗,并便浊者。用法用量上件(口父)咀。每服水2盏,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8分,食前热服,滓再

  • 大麻子散

    药方名称大麻子散处方大麻子3斤(捣碎),商陆4两,防风3两(去芦头),附子1两(去皮脐,生用),赤小豆1斤,桑根白皮2两(锉)。功能主治水气,遍身浮肿。用法用量以水2斗,先煮麻子至1斗,入药并小豆同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