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煎麦散

煎麦散

博济方》卷一:煎麦散

药方名称煎麦散

别名麦煎汤(《圣济总录》卷八十八),麦煎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

处方鳖甲60克(醋煮三五十沸后,净去裙襕,另用好醋煮令香)银州柴胡60克(去苗)大川乌头30克(炮裂,去皮、脐)元参90克干漆30克(炒)干葛30克秦艽60克(去土)人参30克茯苓30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调补营卫。治荣卫不调,夜多盗汗,四肢烦疼,饮食减少,肌瘦面黄。

用法用量每服6克,先用小麦3~7粒,煎汤取150毫升,去麦,再入诸药,同煎至105毫升,食后或临卧时温服。

摘录博济方》卷一

《博济》卷一:煎麦散

药方名称煎麦散

别名麦煎汤、麦煎散

处方鳖甲2两(醋煮30-50沸后,净去裙襕,另用好醋煮令香),银州柴胡2两(去苗),大川乌头1两(炮制去皮脐),元参3两,干漆1两(炒),干葛1两,秦艽2两(去土),人参1两,茯苓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退劳倦,调顺经络。主营卫不调,夜多盗汗,四肢烦疼,饮食进退,肌瘦面黄。

用法用量麦煎汤(《圣济总录》卷八十八)、麦煎散(《三因》卷十)。

摘录《博济》卷一

猜你喜欢

  • 疏风除湿汤

    药方名称疏风除湿汤处方荆芥穗6-12克,防风6-12克,蝉衣3-9克,生薏仁15-30克,生枳9-15克,生白术9-15克,车前子15克,车前草30克,菊花9-15克。功能主治散风清热,除湿消肿。主风

  • 比圣丸

    《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王氏方:比圣丸药方名称比圣丸处方青州枣25个(去核,黄丹2钱,匀分在枣肉内烧,烟绝用),诃子皮半两,草豆蔻(面裹烧)半两,肉豆蔻1个,木香1分。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小黄米

  • 当归导气汤

    《准绳·类方》卷六引东垣方:当归导气汤药方名称当归导气汤处方甘草1钱半,当归1钱,芍药1钱,木香3钱,槟榔3钱,青皮7分,槐花(炒)7分,泽泻7分,生地黄1钱半或2钱(酒浸,阴干)。制法上为末。功能主

  • 参茯甘桔汤

    药方名称参茯甘桔汤处方山楂10粒,麦芽1钱,人参1钱,桔梗1钱,枳壳5分,甘草5分,茯苓3钱。功能主治人有好食肥甘烹炙之物,遂至积于胸胃,久而不化,少遇风邪,便觉气塞不通。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

  • 赭遂攻结汤

    药方名称赭遂攻结汤处方生赭石(轧细)60克朴消15克甘遂4.5克(轧细)功能主治治宿食结子肠间不能下行,大便多日不通。用法用量前二味煎汤送甘遂末服。热多者,去干姜;寒多者,酌加干姜6~15克;呕多者,

  • 烂翳散

    《眼科龙木论》卷三:烂翳散药方名称烂翳散处方朱砂石决明珍珠末各15克曾青硇砂龙脑各0.3克制法上药共研极细末。功能主治祛翳明目。治眼目翳障。用法用量每夜取少许干点眼中。摘录《眼科龙木论》卷三《秘传眼科

  • 灵宝丸

    《博济》卷四:灵宝丸药方名称灵宝丸处方天麻(洗)1两,天南星1两,白附子1两,独活1两,白僵蚕1两,川乌头(炮)1两,羌活(洗)1两,干蝎(全者)1两,牛黄1分,龙脑1分(研细),麝香半两(研细,旋入

  • 接骨至神丹

    药方名称接骨至神丹别名华佗接骨神方处方羊踯躅1钱,炒大黄3钱,当归3钱,芍药3钱,丹皮2钱,生地5钱,土狗10个(捶碎),土虱30个(捣烂),红花3钱。功能主治接骨。主跌伤打伤,手足断折。用法用量华佗

  • 加减普济消毒饮

    何任方:加减普济消毒饮药方名称加减普济消毒饮处方连翘9克,黄芩9克,板蓝根12克,炒天虫4.5克,银花12克,桃仁6克,玄参9克,川连3克,大力子9克,陈皮4.5克,炒苍耳子4.5克,蝉衣4.5克。功

  • 开胃填精汤

    药方名称开胃填精汤处方人参3钱,白术5钱,熟地1两,麦冬3钱,山茱萸3钱,北五味1钱,巴戟天1两,茯苓3钱,肉豆蔻1枚。功能主治开胃气,进饮食,生精神。主入房纵欲,不知保涩,以致形体瘦削,面色痿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