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温胆汤

温胆汤

外台秘要》卷十七引《集验方》:温胆汤

药方名称温胆汤

处方生姜12克半夏6克(洗)橘皮9克竹茹6克枳实2枚(炙)甘草3克

功能主治理气化痰,清胆和胃。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虚烦不眠,或呕吐呃逆,惊悸不宁,癫痫等。

用法用量上六味,切碎,以水1.6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

备注方中半夏降逆和胃,燥湿化痰为君;竹茹清热化痰,止呕除烦,枳实行气消痰,使痰随气下为臣;陈皮理气燥湿,茯苓健脾渗湿为佐;姜、枣、甘草益脾和胃,协调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共奏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之效。

摘录外台秘要》卷十七引《集验方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温胆汤

药方名称温胆汤

处方半夏(汤洗去滑)麦门冬(去心)各45克茯苓60克酸枣仁90克(炒)炙甘草桂心远志(去心,姜汁炒)黄芩萆薢人参各30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化痰和胃,养心安神。治痰饮内阻,心神失养,惊恐失眠,头目眩晕。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长流水1升,加糯米适量,煮沸,扬二三千遍,澄清,每用300毫升,再入药煎至210毫升,去滓,不拘时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世医得效方》卷九:温胆汤

药方名称温胆汤

处方半夏竹茹枳实(麸炒,去瓤)各60克陈皮90克甘草(炙)30克茯苓45克人参30克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及惊悸自汗,触事易惊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5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空腹时服。来效,加远志(去心)、姜汁、炒北五味子各30克、酸枣仁30克(蚌粉炒入)。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九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温胆汤

药方名称温胆汤

处方远志枣仁茯神当归川芎钩勾半夏广皮甘草香附茯苓

功能主治治妇女经行,卒遇惊恐,因而胆怯,神志失守,经血忽闭,面青筋搐,口吐涎沫。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

猜你喜欢

  • 金色泻黄饮

    药方名称金色泻黄饮处方白芷3钱,升麻2钱,枳壳(炒)2钱,黄芩(炒)2钱,防风(去芦)2钱,半夏2钱,石斛2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脾经风热,口唇燥裂。用法用量分作2帖。每贴加生姜3片。水煎,食后服。摘

  • 干蝎散

    《圣济总录》卷一七○:干蝎散药方名称干蝎散处方干蝎5枚(全者,炒),细辛(去苗叶)1分,乳香(研)1分,青黛(研)半两,白附子(炮)半两。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小儿慢惊风。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煎冬瓜子

  • 熟寐丸

    药方名称熟寐丸处方人参乳香朱砂各90克 枣仁(炒黑)15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弹子大。功能主治治不寐。用法用量临卧时用龙眼汤下1~2丸。摘录《仙拈集》卷二

  • 理气健脾丸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理气健脾丸药方名称理气健脾丸处方白术(炒)180两,神曲(炒)75两,茯苓90两,香附(炙)61两,枳实(炒)45两,砂仁60两,橘皮90两,甘草(炙)60两,法半夏60两,桔

  • 麻雀粥

    药方名称麻雀粥处方雀儿5只(如常治),粟米1合,葱白3茎。功能主治壮阳暖肾益精。主中老年太阳虚羸弱,阳痿,肾虚多尿,腰酸怕冷等证。用法用量先炒雀熟,入酒1合,煮少时,入水2盏半,下葱,米,作粥食。摘录

  • 姜芷散

    《青囊秘传》:姜芷散药方名称姜芷散处方生僵蚕、白芷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外疡,眼癣风。用法用量外疡之由风痰湿者,可摊入膏药中用,亦可用姜、醋调敷;眼癣风,用姜汁调涂。摘录《青囊秘传》《外科传薪集》

  • 灵宝丸

    《博济》卷四:灵宝丸药方名称灵宝丸处方天麻(洗)1两,天南星1两,白附子1两,独活1两,白僵蚕1两,川乌头(炮)1两,羌活(洗)1两,干蝎(全者)1两,牛黄1分,龙脑1分(研细),麝香半两(研细,旋入

  • 加减和胃汤

    药方名称加减和胃汤处方厚朴5钱,陈皮3钱,猪苓3钱,泽泻3钱,归尾3钱,黄连3钱,白芍3钱,黄芩3钱,地榆2钱,豆蔻2钱,升麻5分,甘草2钱。功能主治产后因食热毒太过,后食生冷之物,冷热不和,而为痢疾

  • 角皂皮丸

    药方名称角皂皮丸处方皂角树根皮4两,当归2两,黄耆1两5钱,陈艾1两,人参1两,麻黄3钱。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杨梅疯癣,及鹅掌风。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以土茯苓汤送下。摘录《

  • 起痿汤

    药方名称起痿汤处方生箭耆12克 生赭石18克(轧细)怀牛膝18克天花粉18克玄参15克柏子仁12克 生杭芍12克 生明没药9克 生明乳香9克蟅虫4枚(大的)制马前子末0.6克功能主治治因脑部充血以至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