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止咳宝片

止咳宝片

药方名称止咳宝片

处方紫菀橘红桔梗枳壳百部五味子陈皮干姜荆芥罂粟壳浸膏、甘草、氯化铵、前胡薄荷素油

性状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黑色;味微苦、咸。

炮制以上十四味,除薄荷素油、氯化铵、罂粟壳浸膏外,紫菀甘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煮液,浓缩成稠膏;其余桔梗等九味,粉碎成粗粉,混匀;用60%乙醇浸渍二次,每次48小时,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与紫菀甘草稠膏合并,加辅料适量,干燥,粉碎,加罂粟壳浸膏、氯化铵,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喷加薄荷素油,压制成1000片,包衣,即得。

功能主治理肺祛痰,止咳平喘。用于外感咳嗽,痰多清稀,色白而黏,咳甚而喘或原有咳喘,因寒而发,痰多不易咯出以及慢性支气管炎与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久咳。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片,一日3次;或遵医嘱。本品连服七日为一疗程,可以连续服用三至五个疗程。

注意孕妇、婴儿及哺乳期妇女忌服。肺热、肺燥之干咳及咳痰带血者慎用。服药期间不宜再受风寒,并禁食冷物、辣椒及各种酒类。

规格0.25g

贮藏密封,避光。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飞乌膏

    药方名称飞乌膏处方烧朱砂作水银上黑烟(一名细粉者)3两,矾石3两(烧粉)。功能主治妇人,女子乳头生小浅热疮,搔之黄汁出侵淫为长,百疗不瘥,动经年月,名为妒乳;亦治诸热疮,黄烂侵淫汁疮,蜜疮,丈夫阴蚀痒

  • 便血红痢膏

    药方名称便血红痢膏处方椿皮半斤,酸梨1斤,鲜姜3两,红糖4两。制法先将椿皮多加水(约3升)熬剩1斤,去渣取汁,再将姜、梨捣汁去渣,将汁对在一起,放在锅内熬开,再下红糖成膏。功能主治便血,赤痢。用法用量

  • 加味香薷丸

    药方名称加味香薷丸处方香薷草4两,白扁豆(炒)2两,广皮2两,粉甘草5钱,宣木瓜2两,白术2两,白茯苓2两,泽泻2两,猪苓2两,藿香2两,滑石1两,川连1两,朱砂1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3钱。

  • 投杯汤

    《外台》卷十引《深师方》:投杯汤药方名称投杯汤别名麻黄石膏汤处方小麦1升,麻黄4两(去节),厚朴5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5合。功能主治久逆上气胸满,喉中如水鸡鸣。用法用量麻黄石膏汤(《千金》卷十八)。

  • 经验加减四物汤

    药方名称经验加减四物汤处方当归(酒浸1宿)1两,熟干地黄1两,白芍药1两,川芎1两。制法上锉为散。功能主治妇人诸虚不足。用法用量随病证加减后药煎服。血气不调,加吴茉萸1两,甘草半两;胎动下血,加熟艾1

  • 均药

    《喉科紫珍集》卷下:均药药方名称均药处方栀子21克(炒)薄荷叶30克黄连30克升麻9克鸡内金(炙黄,11.5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治咽喉诸症,手术后,患处坚硬,不消不溃者。

  • 荆防透疹汤

    药方名称荆防透疹汤处方芥穗3钱,防风3钱,当归3钱,白芍3钱,川芎3钱,杏仁3钱,甘草2钱。功能主治温疫斑疹初出,应温散者。摘录《医学摘粹》

  • 八味生脉汤

    药方名称八味生脉汤处方熟地5钱,人参1-2钱或5-7钱,麦冬2钱,山药1钱5分,山萸肉1钱5分,丹皮1钱,茯苓1钱,肉桂5分,泽泻5分,五味子5分,川附子5分。功能主治中风半身不遂。用法用量水2钟,煎

  • 六物汤

    《杨氏家藏方》卷十六:六物汤药方名称六物汤处方阿胶(蛤粉炒成珠子)糯米(炒)黄耆(蜜炙)川芎当归(洗,焙)熟干地黄(洗,焙)各等分制法上药哎咀为末。功能主治治妊娠胎动不安,腰腿疼重,恶露频下。用法用量

  • 红绵散

    《卫生总微》卷三:红绵散药方名称红绵散处方白僵蚕(去丝嘴)2两(炒),天麻1两,天南星2两(切薄片,油焙黄),苏木节2两半(别研)。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风湿体热,头目不清。用法用量《三因》有白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