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橘皮煮散

橘皮煮散

博济方》卷三:橘皮煮散

药方名称橘皮煮散

处方橘皮(去白)白术各60克诃子干姜(炮)官桂(去皮)枳壳(去瓤,麸炒)木香人参甘草(炙)各30克 草豆蔻7枚(去皮)厚朴45克(姜汁涂、炙黄)槟榔5枚半夏15克(汤洗二十度用)

制法上十三味,杵罗为末。

功能主治治脾气不足,寒滞内停,泄痢不止,腹中雷鸣,胀满刺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加生姜3片,枣子2枚,用水1SO毫升,同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博济方》卷三

《养老奉亲》:橘皮煮散

药方名称橘皮煮散

别名不换金散、橘皮

处方橘皮(去瓤)1两,人参1两,茯苓1两,白术1两,木香1分,干姜(炮)、官桂(去皮)半两,槟榔1两(鸡心者),草豆蔻2个(去皮),半夏1分(麸炒),厚朴半两(加生姜1分,碎,炒干),枳壳半两(去瓤,麸炒),诃黎勒5个(煨,去核),甘草半两(炮)。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益元气,和脾胃,治伤寒。主心腹诸疾。

用法用量不换金散(原书)、橘皮散(《医统》卷三十五)。方中干姜用量原缺。

摘录《养老奉亲》

《博济》卷三:橘皮煮散

药方名称橘皮煮散

别名橘皮

处方橘皮(去白)2两,白术2两,诃子1两,干姜(炮)1两,官桂(去皮)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木香1两,人参1两,甘草(炙)1两,草豆蔻(去皮)7枚,厚朴1两半(姜汁涂,炙黄),槟榔5枚,半夏2分(汤洗20度用)。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脾元气不和,泄痢不止,腹内雷鸣,气胀膨满,冷气刺痛。

用法用量橘皮散(《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摘录《博济》卷三

猜你喜欢

  • 活络流气饮

    《医宗金鉴》卷七十:活络流气饮药方名称活络流气饮别名和中既济汤(《医宗金鉴》卷七十)。处方苍术木瓜羌活附子(生)山楂独活怀牛膝麻黄各6克黄柏乌药干姜槟榔枳壳各4.5克甘草2.5克功能主治治青腿牙疳。牙

  • 三黄洗剂

    药方名称三黄洗剂处方大黄黄柏黄芩苦参各等量制法共研细末。功能主治清热止痒,保护收敛。治各种急性无渗出性皮炎,单纯性皮肤瘙痒。用法用量用10~15克,加人蒸馏水100毫升,医用石炭酸1毫升,摇匀,以棉签

  • 加味麦门冬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加味麦门冬汤药方名称加味麦门冬汤处方麦冬15克,人参12克,生山药12克,清半夏9克,白芍9克,丹参9克,甘草6克,生桃仁6克,大枣3枚。功能主治养血清热,调经降逆。主阴虚肺燥

  • 肚痈煎

    药方名称肚痈煎处方大黄2两半,黑丑3钱,杏仁3钱,乳香1钱,血竭7分,白芷2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肚痈。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酒送下。摘录《仙拈集》卷四

  • 大通青金丹

    药方名称大通青金丹处方曾青3分(螺髻者为上,研),金箔49片,丹砂(别研)1两,硫黄(研)1两,胡粉(研)1两,紫石英(研)1两,水银3分(与硫黄结砂子,研),铅霜(研)3分,铅丹(与曾青末、紫石英末

  • 宽中顺气丸

    药方名称宽中顺气丸处方当归(酒浸)半两,芍药半两,白术半两,皂角(直大者,去皮弦,蜜炙)1两半,芒消1两(别研),大黄2两(生),郁李仁(去皮)1钱半,牵牛(微炒,取末)2两半,人参(去芦)半两。制法

  • 家秘温疟地黄汤

    药方名称家秘温疟地黄汤处方熟地、丹皮、山药、白茯苓、山茱萸、泽泻、柴胡、独活、白芍、细辛。功能主治肾受冬寒,至春夏始发为温疟。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 家秘理中汤

    药方名称家秘理中汤处方人参、白术3钱,干姜(炮)1钱半,甘草(炙)1钱,附子1钱。功能主治中寒呕吐,阴盛格阳,不纳药者。用法用量方中人参,用量原缺。摘录《会约》卷十

  • 铁弹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铁弹丸药方名称铁弹丸处方乳香(另研)没药(另研)各30克川乌头(炮,去皮、脐,为末)45克麝香(细研)3克五灵脂(酒浸,淘去砂石,晒干为末)120克制法先将乳香,没药子阴凉处

  • 交感地黄煎圆

    药方名称交感地黄煎圆处方生地黄(净洗.研.以布裂汁留渣.以生姜汁炒地黄渣.以地黄汁炒生姜渣.,各至干.堪为末为度)、生姜(净洗.烂研.以布裂汁留渣),各二斤;延胡索(拌糯米.炒赤.去米)、当归(去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