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栝楼根汤

栝楼根汤

症因脉治》卷二:栝楼根汤

药方名称栝楼根汤

处方天花粉麦冬知母石膏甘草

功能主治治燥火喘逆,口渴身热,二便赤涩,面赤唇焦,吐痰难出,脉数大,或见滑数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方出《圣惠》卷三十八,名见《圣济总录》(人卫本)卷一八四:栝楼根汤

药方名称栝楼根汤

处方人参半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栝楼根半两,麦门冬半两(去心),黄芩半两,芦根1两,半夏1两(汤浸7遍去滑),前胡3分(去芦头)。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乳石发动,虚热痰饮,呕逆烦闷,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圣济总录(文瑞楼本)作“栝楼汤”。

摘录方出《圣惠》卷三十八,名见《圣济总录》(人卫本)卷一八四

《千金》卷二十四:栝楼根汤

药方名称栝楼根汤

处方栝楼根2两,甘草2两,大黄1两,栀子仁14枚。

功能主治海蛤对栝楼毒,或手足烦热,或噤寒清涕。

用法用量上4味合服如解钟乳法。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海蛤、栝楼亦无毒热,服之而烦热口噤者,良由病湿阻积为与。所以仍用栝楼根引入先前误药受病之区,统领大黄栀子开泄其邪,乃《金匮》大黄甘草汤之变法。

摘录《千金》卷二十四

《医略六书》卷三十:栝楼根汤

药方名称栝楼根汤

处方蒌根3两,人参1钱半,麦冬3钱(去心),生地5钱,阿胶3钱。

功能主治口渴。脉虚数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产后血气两虚,胃家优热不化,而消烁津液,故口渴不止,善饮善消焉。生地滋阴壮水以制火;麦冬清心润燥以生津;人参扶元补气,壮生水之源;蒌根清胃泻热,杜发渴之由;阿胶补阴益血,荣阳光之灼烁;炙草益胃缓中,资太阴之母气也。水煎温服,使胃热顿化,则血气并充,而津液得以上奉,岂有口渴不止之患乎!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栝楼根汤

药方名称栝楼根汤

处方栝楼根3两,知母(焙)2两,甘草(炙,锉)1两,人参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胃中干渴。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下白蜜少许搅匀,不拘时候服,日可数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圣济总录》卷一○八:栝楼根汤

药方名称栝楼根汤

处方栝楼根2两(锉),茅根(锉)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黄连(去段)1两,石膏(碎)1两,知母(焙)1两,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时气病后,目赤涩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取8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圣济总录》卷一一七:栝楼根汤

药方名称栝楼根汤

处方栝楼根2两,石膏(碎)3分,铅丹(研)3分,赤石脂半两,白石脂半两,泽泻3分。

制法上为粗未。

功能主治口干燥渴。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入胡粉半钱匕,分温2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七

伤寒大白》卷二:栝楼根汤

药方名称栝楼根汤

处方栝楼根、半夏竹茹枳壳桔梗

功能主治肺胃二经痰多喘逆者。

摘录伤寒大白》卷二

《外台》卷二引《深师方》:栝楼根汤

药方名称栝楼根汤

处方黄芩3两,人参2两,桂心2两,大黄2两,栝楼根3两,芒消2两,甘草2两(炙)(一方用生姜2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除热止渴。主伤寒渴欲饮水。

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取3升,去滓。饮1升,须臾当下;不下,复饮1升。得下止,勿复饮。汤药力势歇,乃可食糜耳。

注意海藻菘菜、生葱、油腻

摘录《外台》卷二引《深师方》

类证活人书》卷十七:栝楼根汤

药方名称栝楼根汤

处方栝楼根3分,石膏2两,人参半两,防风半两,甘草半两(炙),葛根1两半(生用,干者只3钱)。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风温渴甚。

用法用量方中葛根,《景岳全书》作“干姜”。

摘录类证活人书》卷十七

圣济总录》卷七十八:栝楼根汤

药方名称栝楼根汤

处方栝楼根(锉)半两,甘草(炙,锉)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止渴。主下痢,冷热相冲,脏腑气不和顺,本来下虚,津液耗少,口干咽燥,常思饮水。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麦门冬1分(去心),枣2枚(擘破),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初不许饮水,毒气更增,烦躁转甚;不得令至过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八

猜你喜欢

  • 解表泄火汤

    药方名称解表泄火汤别名解毒泻火汤处方酒芩、大力子(炒)、归尾、酒栀仁、连翘、山豆根、甘草、桔梗、升麻、葛根、地骨皮。功能主治痘疮起发,因火胜致根窠赤,顶亦赤而带艳者。用法用量解毒泻火汤(《幼幼集成》卷

  •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伤寒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药方名称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别名麻黄连翘汤(《医学纲目》卷三十一)。处方麻黄6克(去节)连轺6克(即连翘根)杏仁6克赤小豆10克大枣12枚(擘)生梓白皮(切)10克生姜6克甘草

  • 二术四苓汤

    药方名称二术四苓汤处方白术、苍术、茯苓、猪苓、泽泻、黄芩、羌活、芍药、栀子仁、甘草各等分。功能主治诸湿肿满,一身尽痛,发热烦闷,二便不利。用法用量水3盏,加生姜3片,灯心1撮,煎服。摘录《医统》卷十七

  • 小儿四症丸

    药方名称小儿四症丸处方广木香6克 苏叶45克陈皮厚朴(姜制)藿香白术(麸炒)茯苓(去皮)炒麦芽炒苍术各30克 花粉泽泻山揸猪苓制半夏各22.5克白芷桔梗滑石砂仁各15克神曲(麸炒)22.5克制法上药十

  • 地仙丸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地仙丸药方名称地仙丸处方萆薢半两,防风(去叉)半两,白蒺藜(炒)半两,狗脊(去毛)半两,乌药(锉)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白附子(炮)半两,赤小豆(拣)半两,地龙(去土)

  • 敷药大枫子膏

    药方名称敷药大枫子膏处方真轻粉1两,枯矾1两,黄连2两,大枫子肉2两(研膏),蛇床子2两,柏油6两。制法上为末,另入大枫子膏和匀,更入柏油捣成膏。功能主治疮疥。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涂患处。摘录《保婴撮要

  • 紫荆散

    药方名称紫荆散处方紫荆皮3克赤小豆3克荆芥3克地榆3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小儿丹毒,从头上向脑后蔓延红肿,亦有肿而作痛者。用法用量以鸡子清调涂。如浑身作热者,内服防风通圣散加减,外宜用本方。摘录

  • 分气香苏饮

    药方名称分气香苏饮处方桑皮、陈皮、茯苓、大腹皮、香附、苏子、桂枝、五味子、草果、枳壳、姜。功能主治因气而肿者,其脉沉伏,或腹胀,或喘急。摘录《证治宝鉴》卷九

  • 回生夺命丹

    药方名称回生夺命丹处方羌活3两,藁本3两,防风3两,苍术3两,独活3两,白芷3两,乌药3两,防已3两,川乌3两,桔梗3两,柴胡3两,黄芩3两,薄荷3两,甘松3两,白芍3两,大黄3两,白蒺藜3两,天南星

  • 清血汤

    药方名称清血汤处方牡丹皮当归川芎芍药地黄山栀子蒲黄(炒)阿胶黄连百合麦门冬甘草功能主治治妊娠吐血,鼻衄,咳血。用法用量水煎,温服。若血势猛者,加鼹鼠烧灰存性者。摘录《产科发蒙》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