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敛肺汤

敛肺汤

《成方便读》卷四:敛肺汤

药方名称敛肺汤

处方百药煎诃子皮、五味子黄耆皮、白及片、胡桃肉、罂粟壳、甜杏霜。

功能主治久嗽,纯虚无邪。

各家论述方中百药煎诃子皮、罂粟壳,皆清虚之品,入肺而敛其耗散;五味子敛而兼补,且能保肺滋肾;耆皮固肺气;白及补肺损;胡桃、杏仁润肺燥耳。

摘录《成方便读》卷四

普济方》卷二十七:敛肺汤

药方名称敛肺汤

处方知母(焙)1两,百部1两,百合1两,白前1两,芍药1两,黄耆(锉)1两,款冬花1两,马兜铃1两,贝母(去心)1两,五味子1两,前胡(去芦头)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防葵1两,大黄(生,锉)1两,麻黄(去根节)1两,桃仁(去皮尖双仁,炒黄)1两,白术(锉,炒)1两,升麻1两,紫菀(去苗土)大枣(去核,焙)1两,槟榔(麸炒)1两,甘草(炙)1两,葛根1两,防已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肺脏壅热,咳嗽多痰,面色赤,口干,气急烦满,大肠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水1大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七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敛肺汤

药方名称敛肺汤

处方北五味3钱,黄芩2钱,麦冬3钱,甘草节5分。

功能主治疹收之后,喘急闷乱,头折眼吊,胸膛高陷,角弓反张,目睛直视,唇白面黄,口鼻歪斜,名曰肺气耗散,正气不归原也。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

猜你喜欢

  • 固本十补丸

    药方名称固本十补丸处方熟地8两(锅刀切块,酒水各半煮烂,捣烂,入药),山茱萸肉5两(酒拌,蒸,晒干,炒),怀山药6两(炒黄),白茯苓4两(人乳拌,晒干,焙),淮牛膝4两(淡盐酒拌,晒干,炒),厚杜仲3

  • 加味生化汤

    《肿瘤良方大全》:加味生化汤药方名称加味生化汤处方当归24克,川芎15克,炙草3克,炮姜3克,桃仁3克,益母草30克,炒芥穗9克。功能主治活血化瘀,养血益气,软坚散结,温经通络。主寒凝气血瘀滞。用法用

  • 涤邪救苦汤

    药方名称涤邪救苦汤处方黄连、大黄、牛蒡、红花、滑石、木通、蝉蜕、荆芥、泽泻、青皮、赤芍、山楂。功能主治痘毒火下注大肠,邪毒逼迫,欲解不解,毒垢秽臭无伦者。用法用量加灯心20茎,阴阳水煎服。摘录《救偏琐

  • 化龙丹

    《喉科种福》卷四:化龙丹药方名称化龙丹处方鲤鱼胆、伏龙肝。功能主治急喉痹,颈项肿痛,面赤口红,头痛身疼,气促痰鸣,牙关紧闭,语言不出,汤水不下。用法用量共和。涂咽外。摘录《喉科种福》卷四《回春》卷三:

  • 梅煎散

    药方名称梅煎散处方赤芍药黄连甘草各30克罂粟壳90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清热止痢。治小儿暑毒下痢,烦渴肚疼,发热。用法用量三岁小儿每服3克,用水100毫升,乌梅1个,煎至3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摘

  • 柴平汤

    《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三引《宦邸便方》:柴平汤药方名称柴平汤处方银柴胡6克黄芩4.5克人参(去芦)半夏(汤泡七次)各3克甘草1.5克陈皮3.6克苍术(泔浸)4.5克厚朴(姜制)3克功能主治和解少阳,祛

  • 和中清热汤

    药方名称和中清热汤处方知母、黄柏、青黛、桔梗、甘草、生地、赤芍、花粉、丹皮。功能主治唇疮,兼大渴引饮,热极者。用法用量上唇肿生疮,气实者,加酒大黄,气虚者,加酒川连;下唇肿生疮,亦加川连。摘录《杂病源

  • 换肠丸

    《御药院方》卷七:换肠丸药方名称换肠丸处方御米壳1两(去隔蒂,碎,微炒,净秤),木香1两,诃子皮1两,白芍药1两,甘草(炒)1两,当归(去芦头,炒)1两,人参1两,白术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半。制

  • 消乳丸

    药方名称消乳丸处方香附(炒)30克甘草(炙)15克陈皮(去白)15克 缩砂仁30克神曲(炒)30克 麦蘖(炒)30克制法上为末,泡雪糕丸,如黍米大,七岁以上绿豆大。功能主治温中快膈,止呕吐,消乳食。治

  • 口疮汤

    药方名称口疮汤处方细辛3两,甘草3两,桂心3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口疮。用法用量以酒1升,煮取6合,含之。摘录《外台》卷二十二引《古今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