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救中汤

救中汤

温病条辨》卷二:救中汤

药方名称救中汤

处方蜀椒(炒出汗)9克 淡干姜12克厚朴9克槟榔6克 广皮6克

功能主治驱阴救阳。治卒中寒湿,内挟秽浊,眩冒欲绝,腹中绞痛,脉沉紧而迟,甚则伏,欲吐不得吐,欲利不得利,甚则转筋,四肢欲厥,俗名发痧,又名干霍乱。

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服。

兼转筋,加桂枝9克,防风15克,薏仁9克;厥者,加附子6克。

备注本方由大建中汤化裁而来。以大建中之蜀椒,急驱阴浊下行,干姜温中;去人参、胶饴者,畏共壅塞气机;加厚朴以化湿浊,槟榔以散结气,广皮消滞。名曰“救中汤”,旨在急驱浊阴,所以救中焦之真阳也。

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湿病条辨》卷二:救中汤

药方名称救中汤

别名蜀椒救中汤

处方蜀椒(炒出汗)3钱,淡干姜4钱,厚朴3钱,槟榔2钱,广皮2钱。

功能主治急驱浊阴,救中焦之真阳。主卒中寒湿,内挟秽浊伏阴与湿,眩冒欲绝,腹中绞痛,脉沉紧而迟,甚则伏,欲吐不得吐,欲利不得利,甚则转筋,四肢欲厥,俗名发痧,又名干霍乱。

用法用量加水5杯,煮取2杯,分2次服。

兼转筋者,加桂枝3钱,防已5钱,薏仁3钱;厥者,加附子2钱。

各家论述以大建中之蜀椒.急驱阴浊下行,干姜温中;去人参、胶、饴者,畏其满而守也;加厚朴以泻湿中浊气,槟榔以散结气,直达下焦,广皮通行十二经之气。

摘录《湿病条辨》卷二

猜你喜欢

  • 催生神效散

    药方名称催生神效散别名千里马、如神散处方旧草马(即路上破草鞋)1只。功能主治催生。主用法用量千里马(《济阴纲目》卷十)、如神散(《女科指掌》卷四)。《济阴纲目》本方用法:童便和酒调下三钱。各家论述《沈

  • 加减消毒散

    药方名称加减消毒散处方蒲公英3钱,金银花2钱,元参1钱,赤芍1钱5分,连翘1钱,炒山甲1片,皂刺尖7分,前胡1钱,防风1钱,香附1钱,生甘草7分。功能主治阳毒初起。用法用量《梅氏验方新编》有延胡索二钱

  • 白玉神膏

    药方名称白玉神膏处方芦甘石4两(先以黄芩、黄连、黄柏,用童便煮汁候冷,方将甘石倾银罐内煅红,淬入童便汁内许久,再研细,水飞),龙骨1两5钱(煅透,水飞),真乳香1两5钱,真没药1两5钱,轻粉1两,血竭

  • 姜蜜饮

    药方名称姜蜜饮处方生姜半两(取自然汁),白蜜1合,糯米半合(淘净细研)。功能主治胃中实热,吐逆心烦,不下食饮。用法用量和匀,入新汲水1盏调开,分2服,不拘时候。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 胡黄连丸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胡黄连丸药方名称胡黄连丸处方川黄连15克 胡黄连15克朱砂3克(另研)制法上药前二味为细末,入朱砂末,共填入猪胆内,用淡浆水煮,以杖于挑子上,用线钓之,勿着底,候一炊久取出,研入

  • 浮萍草丸

    药方名称浮萍草丸处方干浮萍草半两,川升麻半两,黄药半两,黄丹半两(炒令紫色,研)。制法上为末,研入黄丹令匀,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功能主治乳石发动,口舌生疮。用法用量常含1丸咽津。摘录《圣惠》卷三十八

  • 乘山丸

    药方名称乘山丸处方大嘴鸟(去嘴爪黑霜)、苦参、藜芦、木香、马钱、杨梅皮、黄柏(霜)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五疳。用法用量听用。摘录《续名家方选》

  • 参莲散

    药方名称参莲散处方人参1钱,莲子心1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鼻衄不止。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新水调下。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

  • 护命散

    《玉案》卷四:护命散药方名称护命散处方枯矾1钱,五倍子5钱,龙骨(煅过)1钱5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盗汗,自汗。用法用量以津唾调,塞满脐中,外用绢条扎定,过夜即止。摘录《玉案》卷四《圣济总录》卷一

  • 黑归脾汤

    药方名称黑归脾汤处方归脾汤加大熟地。功能主治阴虚血少。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银海指南》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