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急救回阳汤

急救回阳汤

医林改错》卷下:急救回阳汤

药方名称急救回阳汤

处方党参24克附子24克(大片)干姜12克白术12克甘草9克桃仁6克(研)红花6克

功能主治回阳救逆,活血化瘀。治霍乱,上吐下泻,转筋,眼胞塌陷,汗出如水,肢冷如冰。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用大量参、附、姜,草回阳救逆,白术健脾补中,以助回阳之力,阳气衰则血不行,故佐桃仁红花以通血脉。

摘录医林改错》卷下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急救回阳汤

药方名称急救回阳汤

处方党参24克 生山药30克 生杭芍15克 山萸肉(去净核)24克 炙甘草9克赭石(研细)12克朱砂(研细)1.5克

功能主治益气固脱。治霍乱吐泻已极,精神昏愦,气息奄奄。

用法用量先用童便100毫升炖热,送服朱砂,继服汤药。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衷中参西》上册:急救回阳汤

药方名称急救回阳汤

处方党参8钱,生山药1两,生杭芍5钱,山萸肉8钱(去净核),炙甘草3钱,赭石4钱(研细),朱砂5分(研细)。

功能主治交心肾,和阴阳。主霍乱吐泻已极,精神昏昏,气息奄奄,至危之候。

用法用量先用童便半钟炖热,送下朱砂,继服汤药。服此汤后,若身温脉出,觉心中发热有烦躁之意者,宜急滋其阴分,若玄参、生芍药之类,加甘草以和之,煎1大剂,分数次温饮下。

各家论述病势至此,其从前之因凉因热皆不暇深究,唯急宜重用人参以回阳;山药、芍药以滋阴;山萸肉以敛肝气之脱;炙甘草以和中气之漓,此急救回阳汤之所以必需也。用赭石者,不但取其能止呕吐,俾所服之药不致吐出,诚以吐泻已久,阴阳将离,赭石色赤入心,能协同人参助心气下降;而方中山药,又能温固下焦,滋补真阴,协同人参以回肾气之下趋,使之上行也;用朱砂且又送以童便者,又以此时百脉闭塞,系心脏为毒气所伤,将熄其鼓动之机,故用朱砂直入心以解毒,又引以童便使毒气从尿道泻出,而童便之性又能启发肾中之阳上达,以应心脏也。是此汤为回阳之剂,实则交心肾,和阴阳之剂也。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猜你喜欢

  • 浆水葱白粥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七:浆水葱白粥药方名称浆水葱白粥处方粟米60克葱白30茎(去须)功能主治治小儿小便不通,肚痛。用法用量上药以浆水煮粟米作稀粥,临熟,入葱白,搅令匀,温服之。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

  • 柏子仁散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柏子仁散药方名称柏子仁散处方柏子仁远志(去心)人参(去芦头)桑寄生防风(去芦头)琥珀(细研)当归(锉,微炒)熟干地黄甘草(炙微赤,锉)各15克制法上药捣筛为散。功能主治治产后元气

  • 化骨神丹

    药方名称化骨神丹处方楮实子1两(为末),霜梅肉3两。制法上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骨鲠。用法用量噙化咽下。摘录《玉案》卷三

  • 止痛接骨散

    药方名称止痛接骨散处方乳香没药三七萹蓄各3克接骨草五加皮川断各5克骨碎补9克刘寄奴9克苏木末6克 落得打6克 地鳖虫9克制法上药研为散。功能主治活血止痛,续筋接骨。治外伤骨折。用法用量以白酒送服3克,

  • 八反丸

    药方名称八反丸处方桂心1两,甘遂1两,细辛1两,归身1两,半夏1两,甘草1两,白芷1两,芫花1两,海藻1两,红花1两,全虫1两,牙皂1两,虎骨1两,白及1两,川乌(姜汁制)1两,草乌(姜汁制)1两。制

  • 归地养荣汤

    药方名称归地养荣汤别名归地养营汤处方当归5分,生地5分(怀庆,极大),鳖甲5分(醋炙,研细),麦冬5分,芍药3钱,青蒿3钱,阿胶3钱,五味子1钱5分,枇杷叶5片(去毛,蜜炙),灯心20支。功能主治伤寒

  • 大中汤

    药方名称大中汤处方党参12克 制熟附2.1克茯苓9克白术4.5克当归6克 广皮3克厚朴3克枳壳3克乌药3克木香1.5克大枣2枚 姜3片功能主治主脾虚下痢,食少神疲,胸腹时痛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

  • 斑蝥膏

    《圣惠》卷九十:斑蝥膏药方名称斑蝥膏处方斑蝥2枚(去翅足),松脂3两,巴豆10枚(去皮心,以浆水煮过,与斑蝥研令细),雄雀粪1两(为末)。制法上先取松脂入铫子内熔化,入斑蝥、巴豆熬成膏。捏作饼子。功能

  • 化滞丸

    《普济方》卷一六九引《家藏经验方》:化滞丸药方名称化滞丸处方荆三棱1两,蓬莪术1两,桔梗1两,大黄1两,陈橘皮1两(用温汤洗过),半夏1个(破作两片),白术1两(与前件并锉如皂角子大),旋覆花1两,鳖

  • 玉池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玉池散药方名称玉池散处方当归(去芦)、伞本地骨皮、防风、白芷、槐花(炒)、川芎、甘草(炙)、升麻、细辛(去苗),各等分。炮制上为末。功能主治治风蛀牙痛,肿痒动摇,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