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开胃正气散

开胃正气散

《鸡峰普济方)卷二十:开胃正气散

药方名称开胃正气散

处方丁香沉香藿香橘皮半夏厚朴甘草人参各30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元气不足,邪气乘袭。胸膈噎闷,不思饮食,或气痞多痰,或呕逆泻利,或气结肿满,山岚瘴气,久不能除,寒热时作,体弱赢瘦,中暑烦躁,痰逆头眩。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二十

《鸡峰》卷二十:开胃正气散

药方名称开胃正气散

处方丁香1两,沉香1两,藿香1两,黄橘皮1两,半夏1两,厚朴1两,甘草1两,人参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真元亏耗,荣卫劳伤,邪气乘袭,阴阳交错,胸膈噎闷,不思饮食,或气痞多痰,或呕逆泻痢,或气结肿满,或山岚瘴气久不能除,寒热时作,羸瘦劣弱;中暑烦躁,痰逆头眩;伤寒阴阳不正,变证多端。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鸡峰》卷二十

《鸡峰》卷十八:开胃正气散

药方名称开胃正气散

处方厚朴1两,半夏1两,生姜4两,陈橘皮3分,藿香叶3分,甘草3分,人参3分,白术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痰和胃。主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5片,大枣1枚,同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鸡峰》卷十八

猜你喜欢

  • 茅根饮子

    《外台》卷二十七引《延年秘录》:茅根饮子药方名称茅根饮子处方茅根1升,茯苓3两,人参2两,干地黄2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胞络中虚热,时小便如血色。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1升5合,去滓,分温5-6服,1

  • 定胃汤

    药方名称定胃汤处方熟地3两,山茱萸3两,肉桂3钱,茯苓3钱。功能主治大补肾中之水火。主反胃,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而吐止,10剂而病痊愈。摘录《石室秘录》卷六

  • 化癖千锤膏

    药方名称化癖千锤膏处方皮消(提过明净者)6两,川椒(去目)6两,萆麻仁(去壳)6两,黄香(即拔过松香)3斤,绿豆半斤。制法先将绿豆半斤、川椒6两,用水2瓢,熬成浓汁,滤去椒、豆,止存净汁,再熬1炷香,

  • 葆精丸

    药方名称葆精丸处方人参5两,白术1斤,黄耆1斤,山药1斤,熟地1斤,芡实1斤,北五味3两,远志4两,炒枣仁8两,山萸肉8两,巴戟天8两,菟丝子8两,麦冬8两,龙骨3两(醋淬),金樱子4两。制法上为末,

  • 赤苏汤

    药方名称赤苏汤处方赤苏1把。功能主治伤寒病啘不止。用法用量水3升,煮取1升,去滓,稍稍饮之。摘录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普济方》卷一三八

  • 白瓷药散

    药方名称白瓷药散处方白瓷药(烧令通赤)。制法上乘热捣研为细末。功能主治产后血运至急。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摘录《圣惠》卷八十

  • 夹棍神方

    药方名称夹棍神方处方肥皂子。制法不浸透,去外黑皮,用里白肉并仁,捣如泥。功能主治损伤。用法用量如明日用事,今晚用此敷之,上至脚臁脡1节,下至脚底板心,并指甲内,处处敷匀,不可有1毫空隙处,以油纸包,外

  • 宝珠膏

    药方名称宝珠膏处方赤石脂1两,天冬1两,麦冬1两,生地1两,熟地1两,紫梢花1两,蛇床子1两,鹿茸1两,谷精草1两,防风1两,元参1两,厚朴1两,虎骨1两,菟丝子1两,木香1两,母丁香1钱5分,肉桂1

  • 龙骨阿胶散

    药方名称龙骨阿胶散处方龙骨、赤石脂、厚朴(去粗皮,姜汁炙)、楮皮(炙,锉)、地榆(炙,锉)、阿胶(炙令燥)各等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赤白痢,冷热相攻,腹中刺痛。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陈米饮调下,日3次

  • 肉豆蔻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肉豆蔻散药方名称肉豆蔻散处方苍术(米泔浸一宿.去皮.焙.八两),茴香(炒)、肉桂(去粗皮)、川乌(炮.去皮.脐)、诃子皮,各二两;干姜(炮)、厚朴(去粗皮.姜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