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开胃丸

开胃丸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开胃丸

药方名称开胃丸

处方半夏90克(汤洗七遍去滑,以生姜90克,去皮,捣令烂,焙干)白豆蔻30克(去皮)白术30克人参45克(去芦头)陈橘皮30克(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末,以生姜汁煮枣肉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呕吐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粥饮下,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开胃丸

药方名称开胃丸

处方白芍麝香(细研)各7.5克人参木香莪术(煨)白术当归(去苗,微炒)各15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汤浸炊饼和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脏腑怯弱,内受风冷,腹痛胀满,肠鸣泄利,或青或白,乳食不化。

用法用量每服15丸,温米饮下。新生儿腹痛夜啼,可服5丸,空腹时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丁时发方:开胃丸

药方名称开胃丸

处方木香1分,白术1分,人参1分,当归1分,白豆蔻1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进饮食,止吐逆。主小儿乳食不消,冷热不调,泄泻频并。

用法用量每服10丸至20丸,麝香温米饮送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丁时发方

《圣惠》卷七十:开胃丸

药方名称开胃丸

处方半夏3两(汤洗7遍去滑,以生姜3两去皮同捣令烂,焙干),白豆蔻1两(去皮),白术1两,人参1两半(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细末。以生姜汁煮枣肉,和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呕吐不止。干呕,气逆不止;妇人吐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

《局方》卷十:开胃丸

药方名称开胃丸

处方白芍药1分,麝香(细研)1分,人参半两,木香半两,蓬莪术(煨)半两,白术半两,当归(去苗,微炒)半两,1本无白术

制法上为末,都研令匀,汤浸炊饼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脏腑怯弱,内受风冷,腹痛胀满,肠鸣泄利,或青或白,乳食不化,脏冷夜啼,胎寒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15丸,温米饮送下。新生儿腹痛夜啼,可服5丸,并乳食前服。

摘录《局方》卷十

猜你喜欢

  • 丹雄丸

    药方名称丹雄丸处方丹砂(研)1钱,腻粉3钱,巴豆7粒(去皮心膜,出油),乳香(研)半钱,麝香(研)半钱,雄黄(研)半钱,砒霜(研)半钱。制法上为细末,水浸,炊饼心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鬼疟。用法用

  • 反鼻化毒散

    药方名称反鼻化毒散处方独活2钱,连翘2钱,反鼻3钱,芎?3钱,大黄4钱,土茯苓4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杨梅疮结毒。用法用量每服1钱,温酒送下。摘录《续名家方选》

  • 黄连干姜汤

    药方名称黄连干姜汤处方干姜1钱,当归2钱半,乌梅3个,黄柏1钱半,黄连1钱。制法上锉,作1服。功能主治痢疾。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服。若水泻,上药各等分用。或加枳壳。摘录方出《丹溪心法》卷二,名见《医统》

  • 鹿蹄肉羹

    药方名称鹿蹄肉羹处方鹿蹄1具。功能主治中风,脚膝疼痛,不能践地。用法用量洗如法,煮令熟,擘细,于五味汁中煮作羹,空腹食之。摘录《圣惠》卷九十五

  • 药线

    药方名称药线处方芫花15克壁钱6克 白色细衣线9克制法上三物,用水250毫升,盛贮小瓷罐内,慢火煮至汤干为度,取线阴干。功能主治治诸痔、瘿瘤,生似蕈形。用法用量凡遇痔疮、瘿瘤顶大蒂小之证,用线一根,患

  • 大追毒散

    药方名称大追毒散处方甘草1两,苍术2两,麻黄2两(去节),滑石4两。功能主治伤寒两感。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摘录《宣明论》卷十

  • 猪小肚炖白果

    药方名称猪小肚炖白果处方白果15~30克 猪小肚1只制法先将猪小肚切开清洗干净,把白果放入猪小肚内,放入锅中,如常炖熟即可;也可煨熟吃。功能主治固肾气,止遗尿。适用于小儿遗尿。用法用量每日吃1次,连吃

  • 神异膏

    药方名称神异膏处方归尾15克川芎15克赤芍6克 生地黄12克防风15克羌活15克白芷15克玄参15克黄耆15克 官桂9克桃仁49个杏仁49个木鳖子14个何首乌9克 牛子15克穿山甲12克蜂房9克蛇蜕6

  • 败毒膏

    药方名称败毒膏处方巴豆(和壳椎碎)6两,麻油12两,铅丹(炒令紫)3两。制法先将油煮巴豆,慢火养1-2日,滴入水中成珠则止,滤去滓,却将其滓在一长瓶内,搘起瓶一头,令高下,以火烧逼,得巴豆内膏油流下,

  • 降痰舒膈汤

    药方名称降痰舒膈汤处方石膏3钱,天花粉3钱,厚朴1钱,枳壳1钱,半夏1钱,茯苓5钱,益智仁5分。功能主治泻胃火而降痰。主痰在膈上,大满大实,气塞不能伸,药怯而不得下。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满实平,2剂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