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干葛散

干葛散

《传家秘宝》卷三:干葛散

药方名称干葛散

处方干葛12两(如白面肥好者),甘草3两(上者,生用),齐州半夏3两(用生姜汁半盏,水1斗,同煮,切,焙干)。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胃膈热,吐逆不定,诸药无效。

用法用量每服1钱,加生姜3片,大枣2枚,青竹茹、槐子,同煎7分,去滓,日2服。小儿每服1钱。

摘录《传家秘宝》卷三

《外台》卷十四引《许仁则方》:干葛散

药方名称干葛散

处方干葛3斤,干地黄3斤,新香豉心1升。

制法上药晒干为散。

功能主治预防热病、急黄、贼风。主

用法用量每服1方寸匕,1日2次,稍稍加至3匕,食后牛乳、蜜汤、竹沥、粥饮、梅浆,任意下之。

摘录《外台》卷十四引《许仁则方》

《元和纪用经》:干葛散

药方名称干葛散

处方黄耆4两,白茯苓4两,蕗草(既甘草)2两,干葛2两(葛汁中粉尤佳)。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凉膈,止烦渴咽干。主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以沸汤调下。

摘录《元和纪用经》

《鸡峰》卷十九:干葛散

药方名称干葛散

处方仙人骨(去花结子后之干萝卜)、仙人蓑衣(出了莲子之干莲蓬)、干葛、银汤瓶内碱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消渴。

用法用量每服2钱,紫苏熟水下。

摘录《鸡峰》卷十九

猜你喜欢

  • 黄芩膏

    《永乐大典》卷一○三三引《王氏手集》:黄芩膏药方名称黄芩膏处方黄芩。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大。功能主治小儿衄血、吐血、下血。用法用量3岁每服1丸,以浓盐汤送下。摘录《永乐大典》卷一○三三引《王氏

  • 豆参散

    药方名称豆参散处方赤小豆、苦参。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吐痰轻剂。主用法用量酸浆水调服,用鹅翎探之。摘录《医学纲目》卷四

  • 法炼灵砂丹

    药方名称法炼灵砂丹处方好硫黄3两,水银9两。制法择天医黄道火日午时,先研硫黄为末,用人家常使铁锅,盛以麸炭火,慢慢熔成汁,却离火,渐渐以水银入铫内,使铁匙抄二品同一处,凡三次,慢慢炼成青黑沙,候冷干燥

  • 调理丸

    药方名称调理丸处方槐米4两,川萆薢4两,白藓皮3两,耳子2两,连翘2两,地肤子2两,胡麻仁2两,金银花3两。制法上共炒磨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杨毒结毒,遍身头面,鱼口便毒,红赤疼痛甚极者。

  • 还童酒

    药方名称还童酒处方熟地3两,生地4两,全当归4两,川萆薢2两,羌活1两,独活1两,淮牛膝2两,秦艽3两,苍术2两,块广皮2两,川断2两,麦冬3两,枸杞2两,川桂皮5钱,小茴香1两,乌药1两,丹皮2两,

  • 理中去术加附子藿香升麻橘皮汤

    药方名称理中去术加附子藿香升麻橘皮汤处方人参、甘草(炙)、干姜、附子(炮)、藿香、升麻、陈皮各等分。功能主治温病。用法用量水煎,温服,不拘时候。摘录《温热暑疫全书》卷一

  • 苦酒方

    药方名称苦酒方处方黄耆3两,白芍药2两,桂枝1两6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阴毒喉风,自汗咽疼,脉沉细,属少阴证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醋3合煎,频服。摘录《喉科枕秘》卷二

  • 定愈散

    药方名称定愈散处方乳香半两,白矾1两(烧灰),黄耆(锉)半两,琥珀1两,松脂1两(熬汁尽),青葙子1两(熬令熟,不得焦),丹砂半两(研如粉),麝香3分(好者)。制法上为散,更别捣乳香,炼热为汁,入前药

  • 芝麻白糖糊

    药方名称芝麻白糖糊处方芝麻500克,白糖适量。制法将芝麻拣净,放入铁锅内用文火炒香后晾凉,捣碎后,装入瓦罐内备用。功能主治补阴血,养肝肾,乌须发,长肌肉,填精髓。适用于平时调补,以抗早衰;肺燥咳嗽、皮

  • 茯苓饮子

    《重订严氏济生方》:茯苓饮子药方名称茯苓饮子处方赤茯苓(去皮)半夏(汤泡七次)茯神(去木)橘皮(去白)麦门冬(去心)各30克沉香(不见火)甘草(炙)槟榔各1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痰饮蓄于心胃,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