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导赤散

导赤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生干地黄木通甘草(生),各等分。

炮制上俰咀。

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心经内虚,邪热相乘,烦躁闷乱,传流下经,小便赤涩淋涩,脐下满痛。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竹叶少许,同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别名导赤汤(《外科证治全书》卷五)。

处方地黄甘草(生)木通各等分

制法上药同为末。

功能主治清心凉血,利水通淋。主心经热盛,心胸烦热,口渴面赤,口舌生疮;心移热于小肠,小便短涩不畅,尿时刺痛,舌红脉数。现用于急性泌尿系感染、肥大型前列腺炎等属湿热内蕴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入竹叶,同煎至80毫升,食后温服。

备注方中生地黄清热凉血,兼能养阴;木通竹叶清心降火,利水通淋;生甘草和胃清热,通淋止痛。诸药相合,既能清热凉血,而又利水通淋。由于利水与益阴并重,所以利水而不伤阴。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玉案》卷五: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当归5钱,白芍5钱,生地5钱,川芎5钱,甘草4钱,半夏4钱,陈皮4钱,白茯苓4钱,樗白皮4钱,青黛3钱,滑石3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赤浊。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以灯心汤送下。

摘录《玉案》卷五

《医方大成》卷七引曾师干家传方: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牛蒡子(炒)、榆子、槐子(炒)、生干地黄黄芩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心脏积热,上攻眼目,两眦浮肿,血浸白睛,羞明洒泪。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麦门冬汤调服。

摘录《医方大成》卷七引曾师干家传方

医学纲目》卷三十六引汤氏方: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赤芍药半两,羌活半两,防风半两,大黄1钱,甘草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心热,小便赤,眼目赤肿。

用法用量灯心、黑豆煎,食后服。

摘录医学纲目》卷三十六引汤氏方

《眼科全书》卷四: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生地、栀子木通甘草、灯心、淡竹根

功能主治泻火退热。主三焦相火炎上,或劳神心事太过,或夜观书史,或能饮酒,或好食五辛诸热物,心之实热侵肝,赤脉穿睛,甚则看物如隔纸绢。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

摘录《眼科全书》卷四

笔花医镜》卷二: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麦冬3钱,木通1钱,生地3钱,甘草4分,竹叶10片,车前1钱5分,赤茯苓1钱5分。

功能主治热闭小便不通。

摘录笔花医镜》卷二

《幼科金针》卷上: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生地、木通黄芩甘草竹叶、赤茯苓麦冬

功能主治热淋出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幼科金针》卷上

《片玉痘疹》卷十二: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木通甘草车前子、瞿麦滑石、赤茯苓、淡竹叶、山栀。

功能主治痘疮收靥后,小便不利,热蓄膀胱者。

用法用量灯心为引,水煎服。

摘录《片玉痘疹》卷十二

伤寒六书》卷三: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茯苓猪苓泽泻桂枝白术甘草滑石、山栀。

功能主治利小便。主伤寒小水不利,小腹满;或下焦蓄热,或引饮过多,或小水短赤而渴,或得病时无热,谵语烦躁不安,精采不与人相当,脉沉数者。

用法用量寿世保元》本方用茯苓3钱、猪苓2钱、泽泻2钱、桂枝8分、白术1钱5分、甘草8分、滑石3钱、山栀3钱。

中湿身目黄者,加茵陈;水结胸证,加木通、灯心。

注意汗后亡津液与阳明汗多者不宜服。

摘录伤寒六书》卷三

医方简义》卷二: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车前子3钱(炒),木通1钱,淡竹叶2钱,生甘草8分,生地6钱。

功能主治心移热于小肠,口糜淋痛。

摘录医方简义》卷二

《宋氏女科》: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山栀仁(盐水炒)1钱5分,五灵脂1钱,草豆仁1钱,真蒲黄(炒)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妊娠胃脘当心被寒邪所郁,气不通而痛。

用法用量每服1-2匙,以醋汤调下。

摘录《宋氏女科》

《片玉痘疹》卷六: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地黄木通、小甘草防风薄荷叶、辰砂。

功能主治痘疮发热有惊搐者。

用法用量灯心为引,水煎服。

摘录《片玉痘疹》卷六

眼科阐微》卷三: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木通2钱,生地3钱(酒洗),丹皮2钱(酒洗),犀角末1钱,生甘草1钱,竹叶9片。

功能主治心经实热,两大眼角有赤,内外红丝现,渐入白睛,瘀血堆积不散。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眼科阐微》卷三

奇效良方》卷六十五: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人参木通麦门冬(去心)、生地黄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疮疹,心经蕴热,睡卧不宁,烦躁而小便不利,面赤多渴,贪食乳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小盏,煎至半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五

银海精微》卷上: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木通甘草栀子黄柏、生地黄知母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目大眦赤脉传睛。

用法用量每服4-5钱,水1钟,入竹叶灯心草同煎,食后服。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痘疹活幼至宝》卷终: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木通8分,赤茯苓(去皮)8分,麦冬8分,车前子(微炒)4分,生地4分,人参2分,甘草2分。

功能主治小儿痘症,小便赤涩者。

用法用量加灯心1团如龙眼大,同煎,饥时服。

摘录《痘疹活幼至宝》卷终

《玉案》卷三: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生地1钱,木通1钱,甘草1钱,淡竹叶20片,犀角1钱5分,薄荷1钱5分,连翘1钱5分。

功能主治心经发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玉案》卷三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生地、木通茯苓、山栀、甘草

功能主治妇人胎前内热,小便尿血。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

《得效》卷十一: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别名实热导赤散

处方生干地黄2两,木通4两,黄芩1两,甘草1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宣导。主心气热。

用法用量实热导赤散(《普济方》卷三八四)。

摘录《得效》卷十一

活幼心书》卷下: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生干地黄(净洗)1两,木通(去皮节)1两,黄芩2钱半,赤茯苓(去皮)2钱半,甘草3钱。

功能主治小儿心经壅热,烦躁睡语,或时复上窜咬牙,小便黄涩,久则成惊,触物易动。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竹叶3皮,煎7分,不拘时候温服。或加麦门冬(去心)同煎。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医方类聚》卷一三六引《经验良方》: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水通1钱,生干地黄2钱,甘草7分,麦门冬(去心)1钱,灯草15茎。

功能主治大人、小儿心经内虚,邪热相乘,烦躁闷乱,传流下经,小便赤涩淋沥,脐下满痛;及血淋。

用法用量水1盏半,煎至7分,食前温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三六引《经验良方》

《医方类聚》卷一八三引《修月鲁班经》: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黄连黄芩车前子、木通滑石大黄枳壳各等分。

功能主治通利小便。主痔漏敷后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八三引《修月鲁班经》

普济方》卷十六: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黄连(去须)1两,麦门冬(去心)1两,半夏(汤泡7次)1两,地骨皮(去木)1两,茯神(去木)1两,赤芍药1两,木通(去节)1两,生地黄(洗)1两,黄芩1两,甘草(炙)半两。

功能主治心脏实热,口干烦渴;或口舌生疮,惊怖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8分,去滓服,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十六

秘传外科方》引《李防御五痔方》:导赤散

药方名称导赤散

处方地黄2两,黄芩3两。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痔漏。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至6-7分,温服。

用药之后,小便恐赤涩,即服之,加滑石甘草、灯心。

摘录秘传外科方》引《李防御五痔方》

猜你喜欢

  • 贝母瓜蒌散

    《笔花医镜》卷三:贝母瓜蒌散药方名称贝母瓜蒌散处方川贝2钱,瓜蒌仁1钱5分,山栀1钱,黄芩1钱,橘红1钱,甘草5分。功能主治小儿内热,夜热潮热,昼轻夜重,或口渴,或腹胀,或盗汗,症因伏燥者。用法用量热

  • 加味异香散

    药方名称加味异香散处方莪术(炮)1钱,益智仁1钱,三棱(炮)1钱,甘草1钱,青皮(去瓤)5分,陈皮5分,石莲肉2分,厚朴(姜汁炒)2分。功能主治右胁下痛,属痰与食积者。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加生姜3片

  • 黄连乌梅丸

    药方名称黄连乌梅丸处方黄连2两(去须),阿胶2两(蛤粉炒成珠子),当归(洗净)2两,人参1两(去芦头),龙骨1两(煅红),赤石脂1两,干姜1两(炮),白茯苓1两(去皮),乌梅肉1两(焙干),陈橘皮1两

  • 白狮丹

    药方名称白狮丹处方明矾1两,火消3钱,硼砂3钱(各研末,以银罐放炭上,先将明矾入下1层,入火消1层,入矾1层,入硼砂1层,入矾1层,如此入完。煅如馒首样,取出),生蒲黄1钱,甘草1钱,僵蚕5分,鸡内金

  • 化荣散

    药方名称化荣散处方赤茯苓(去皮)3钱,白芍药3钱,赤芍药3钱,黄耆(蜜炙),熟干地黄(酒浸),当归(去芦,酒浸),柏子仁(炒),阿胶(蛤粉炒)。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室女经脉妄行,胞络枯涩。用法用量每

  • 保身散

    药方名称保身散处方轻粉1钱,黄柏5钱,乳香1钱,水粉3分,孩儿茶3钱,百草霜1钱,冰片3分。制法上药各为末。功能主治杨梅疳疮。用法用量猪胆汁调搽。摘录《洞天奥旨》卷十引巫彭真君传方

  • 加味三豆饮

    药方名称加味三豆饮处方生黄豆、生黑大豆、生绿豆、生甘草、金银花。功能主治稀痘。主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经验各种秘方辑要》

  • 搐药麻黄散

    药方名称搐药麻黄散别名搐鼻散(《异授眼科》)。处方麻黄30克当归3克制法上二味,同为粗末,炒黑色,入麝香、乳香少许,共为细末。功能主治主内外障眼。用法用量含水,鼻内搐之。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 香曲散

    药方名称香曲散处方大麦生曲制法上熬曲令微香,研末。功能主治治饮食过饱,心烦脘闷,但欲卧而腹胀者。用法用量每次服2克。如无曲,用大麦芽亦得。摘录《普济方》卷一七二

  • 黑膏

    《肘后方》卷二:黑膏药方名称黑膏别名生地黄膏(《太平圣惠方》卷十八)、地黄膏(《伤寒总病论》卷四)。处方生地黄250克(切碎)好豉270克 猪脂1千克雄黄麝香各少许功能主治治温毒发斑。用法用量上药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