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定坤丹

定坤丹

《中国药典》:定坤丹

药方名称定坤丹

处方本品为人参鹿茸、西红花鸡血藤、三七白芍、熟地黄当归白术枸杞子、黄苓、香附茺蔚子川芎鹿角霜、阿胶延胡索等药味经加工制成的大蜜丸。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味先甜而后苦、涩。

功能主治滋补气血,调经舒郁。用于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下血,赤白带下,贫血衰弱,血晕血脱,产后诸虚,骨蒸潮热。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半丸至1丸,一日2次。

注意忌食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食物;伤风感冒时停服。

规格每丸重10.8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定坤丹

药方名称定坤丹

处方当归12两,人参(去芦)5两,黄毛鹿茸(去毛)3两,藏红花3两,熟地4两,于术3两,汉三七2两5钱,鸡血藤2两5钱,白芍3两,枸杞子3两,阿胶(炒)2两,益母草5钱,香附(醋炙)5钱,延胡索(醋炒)5钱,柴胡5钱,茺蔚子5钱,鹿角霜5钱,五灵脂(醋炒)5钱,甘草5钱,茯苓4钱,干姜(炮)4钱,杜仲(炒)4钱,川牛膝3钱,砂仁3钱,川芎2钱,黄芩2钱,肉桂(去粗皮)2钱,乌药3钱,细辛1钱5分。

制法上药除汉三七香附甘草茯苓肉桂砂仁细辛为粗末铺槽外,其余群药用黄酒48两蒸透晒干,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4钱,朱砂为衣,蜡皮封固。

功能主治调经理血。主妇女虚弱,经期不准,行经胀痛,腰酸带下。

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开水送下,1日2次。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猜你喜欢

  • 白虎加葛根方

    药方名称白虎加葛根方处方麻黄(去根节)1两,知母1两半,葛根(锉)1两半,石膏3两半,甘草(炙微赤,锉)1两。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伤寒头痛,骨节烦疼,或已吐下,余热不尽,口干烦渴者。用法用量每服5钱

  • 羚羊角胶囊

    药方名称羚羊角胶囊来源为羚羊角经加工制成的胶囊。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粉末;气微腥,味淡。炮制取羚羊角150g,锉成最细粉,混匀,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或500粒,即得。功能主治平

  • 洪氏大红丸

    药方名称洪氏大红丸处方天麻(姜水炒)3钱,姜虫(姜水炒)3钱,竺黄3钱,白附(姜水炒)3钱,胆星(九套者佳)3钱,全虫(水洗净,去足,焙干)3钱,明雄黄3钱,白术(土炒)5钱,茯神(去皮者)5钱,志肉

  • 山楂子散

    药方名称山楂子散处方山楂(净肉)制法上一味,为末。功能主治治便血,肠风,用寒药热药及补脾药俱不效者。用法用量艾汤调下。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 茅花汤

    《外台秘要》卷二引《小品方》:茅花汤药方名称茅花汤处方茅花一大把功能主治治伤寒鼻衄不止。用法用量上药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即愈。如无茅花,取茅根代之亦可。摘录《外台秘要》卷二引《小

  • 结毒擦药

    药方名称结毒擦药处方水银1两5钱,生大黄1钱,大腹皮(炒)1钱,胆矾1钱,轻粉1钱2分,甘草、番打麻6分(患重者加3分)。制法上为细末,用真麻油作48丸。功能主治结毒。用法用量每日早、午、晚共享12丸

  • 香醋饮

    药方名称香醋饮处方香醋30~50克 冷开水30~50克制法把香醋对入等量冷开水,备用。功能主治适用于小儿胆道蛔虫病。用法用量根据患儿年龄大小,每次顿服香醋饮约30~50克。摘录《民间方》

  •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药方名称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处方桂枝9克(去皮)芍药12克甘草6克人参9克大枣12枚(擘)生姜12克功能主治调和营卫,益气养血。治伤寒发汗后,气血两虚,身疼痛,脉沉迟者。用法用量以水1.

  • 当归人参散

    药方名称当归人参散处方当归半两,白术半两,黄芩半两,芍药半两,大黄半两,茯苓(去皮)半两,陈皮半两,人参3钱,黄耆(锉)3钱,川芎3钱,厚朴(去皮,姜制)3钱,官桂肉3钱,甘草1两,枳壳4钱(去瓤,麸

  • 丁香和胃丸

    《御药院方》卷三:丁香和胃丸药方名称丁香和胃丸处方丁香木香沉香各15克藿香叶 白茯苓(去皮)白豆菠仁陈皮(去白)白术人参各30克半夏(姜制)90克制法上药同为细末,生姜汁煮面糊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