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姜粉散

姜粉散

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五:姜粉散

药方名称姜粉散

处方当归(洗,去芦须,切,焙)、官桂(去皮,不见火)、人参(去芦,切片)、茯苓(白者,去黑皮)、甘草(炙)、芍药(洗净)、知母(润者,切,炒)、川芎(洗)、大黄(略炒)、黄耆(蜜炙)、木香(不见火)、草豆蔻(去壳)、白术(锉,焙)、诃子(煨熟,去核)、高良姜(锉,炒)、青橘皮(去瓤)各等分,熟干地黄(洗,酒浸,焙)。

制法上药锉,焙干;次用附子1个结实半两者,炮裂,去皮脐,切;生姜1斤,研取自然汁,于碗器中停留一食久,倾去清汁,取下面粉脚,摊在箬叶中,入焙笼焙干,同众药捣罗为末。

功能主治荡尽儿枕,除百病源。主

用法用量才产后,用药末3钱,水1盏,加生姜3片,枣子1个(劈开)同煎至7分,乘热吃。如吃药之后,自然产母睡着,半日以来,睡觉再服,全除却腹痛。1日只可3服,至9服不可服,恐肚中冷。

摘录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五

《三因》卷十:姜粉散

药方名称姜粉散

处方生姜(研汁,控粉)、轻粉

制法搜匀。

功能主治消中。多因外伤瘅热,内积忧思,喜啖碱食及面,致脾胃干燥,饮食倍常,不为肌肤,大便反坚,小便无度。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长流水调下。齿浮是效,次投猪肚丸。

摘录《三因》卷十

猜你喜欢

  • 大安补散

    药方名称大安补散处方大附子1个(去皮脐,炮),桂末粉1钱,姜末1钱。功能主治脚气。用法用量水2盏,加葱白3寸,煎7分,先吃葱白,次服药。注意忌甘草10日。摘录《舍济方》卷二四○引《海上方》

  • 大补气方

    药方名称大补气方处方羊肚1具(治如食法,去膏),羊肾1具(去膏,四破),干地黄5两,甘草1两,秦椒1两,白术3两,桂心3两,人参3两,厚朴3两,海藻3两,干姜4两,昆布4两,地骨皮4两。制法上药治下筛

  • 枳术丸

    《中国药典》:枳术丸药方名称枳术丸处方枳实(炒)250g白术(炒)500g性状为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微苦。炮制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荷叶75g,加水煎煮,滤过。取上述粉末,用煎液泛丸,

  • 复生散

    药方名称复生散处方半夏不拘多少制法上一味,为细末。功能主治急救,通窍。治突然病死、压死、溺死等一切横死。用法用量心头温者,用约0.3克吹入鼻中,立活。摘录《卫生宝鉴》卷二十

  • 苍防汤

    药方名称苍防汤处方苍术、防风、白芷、川芎。功能主治燥湿散风。主项强,风湿居多。用法用量兼热者,加石膏、黄芩;兼太阳表症,加羌活;少阳寒热,加柴胡。摘录《伤寒大白》卷一

  • 白龙散

    《证治准绳·类方》卷八:白龙散药方名称白龙散处方白矾(枯)铅丹龙骨各15克麝香3克制法上研极细。功能主治燥湿敛疮,消肿止痛。小儿肾热,上冲于耳,津液结滞,作痛流脓;或因沐浴水入耳内,蕴积成热,耳流脓汁

  • 苍地丸

    药方名称苍地丸处方苍术陈皮各90克黄柏黄连各45克连翘黄芩各30克制法上药研末,用生地180克,捣膏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清热燥湿,凉血止血。主脏毒下血。用法用量每用50~70丸,白汤送下。摘录《

  • 烂弦散

    药方名称烂弦散处方炉甘石1两,黄连1钱,黄柏1钱,蔓荆子1钱,菊花1钱。制法将上药熬水冲甘石,澄清,干后以艾叶70个熏之,装瓶内。功能主治烂弦风,红眼眶。用法用量香油调搽,抹眼患处。注意翳障眼忌用。摘

  • 三黄四物汤

    药方名称三黄四物汤处方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黄连黄芩大黄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治月经来前,内热迫血上壅,吐血,衄血。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四

  • 催蛰丹

    药方名称催蛰丹处方虎牙1枚,人牙1枚(酥炙)。制法上研细。功能主治小儿痘逾八九朝,脓浆虽不充裕,突然寒战咬牙。用法用量和人参、丁香末,乳酒和服。摘录《准绳·幼科》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