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黄甘遂汤

大黄甘遂汤

药方名称大黄甘遂汤

处方大黄4两,甘遂2两,阿胶2两。

功能主治妇人产后,水与血结于血室,少腹满如敦状;及男女膨胀、癃闭、淋毒,小腹满痛者。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此为水与血俱结在血室也。经水不调,男女癃闭,小腹满痛者;淋毒沉滞,梅淋小腹满痛不可忍,尿脓血者。膨胀,瘀血内阻,水气内停,腹大坚满,脉络怒张,胁腹攻痛,大便难,小便涩,口不渴,舌暗苔白者。

用法用量以水3升,煮取1升,顿服之。其血当下。

各家论述1.《金匮要略心典》:敦,音对。按《周礼》注:盘以盛血,敦以盛食,盖古器也。少腹满如敦状者,言少腹有形高起,如敦之状,与《内经》胁下大如覆杯之文略同。小便难,病不独在血矣;不渴,知非上焦气热不化;生后即产后,产后得此,乃是水血并结,而病属下焦也。故以大黄下血,甘遂逐水,加阿胶者,所以去瘀浊而兼安养也。

2.《金匮要略方义》:方中以大黄破血攻瘀;甘遂攻逐水邪。盖产后多虚,易伤阴血,纯用破逐之剂,恐重伤阴血,故佐以阿胶益阴养血,使攻邪而不伤正。

临床应用1.淋证:一僧年二十八,患淋沥数年,时出脓血,或如米泔水,大便下利,时又秘闭,下利时淋漓稍安,秘闭则甚。余诊之,少腹满如敦状,按之引茎中痛,乃作此方饮之,大下利,病顿退,数日而全愈。

2.产后尿潴留:李某,女,26岁,1970年11月就诊,第一胎是足月横位难产。产后三日,腹胀日重,疼痛加剧,少腹与脐周隆起,如孕六七月状,按之硬,小便不利,滴漓可下,尚不甚急迫,脉沉涩,舌质红暗苔滑,乃投《金匮》大黄甘遂汤而愈。

摘录《金匮》卷下

猜你喜欢

  • 栝楼牡蛎散

    《金匮要略》卷上:栝楼牡蛎散药方名称栝楼牡蛎散处方栝楼根牡蛎(熬)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生津止渴,益阴潜阳。治百合病。肺胃津伤,口渴不愈者。用法用量每次10克,以温开水调服,一日三次。备注本方所治

  • 三仙酒

    《补肾益寿药酒方》:三仙酒药方名称三仙酒处方桑椹60g锁阳30g蜂蜜60g 白酒1000ml炮制将桑椹捣烂,锁阳捣碎,两药一起倒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密封;7日后开封,过滤去渣;将蜂蜜炼过,倒

  • 华盖汤

    药方名称华盖汤处方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焙干)1两,杏仁(汤浸,吉皮尖双仁,炒)1两,甘草(炙,锉)1两,鹿角胶(炙燥)1两,半夏1两(将半夏汤洗10遍,入生姜1两烂杵,焙干)。制法上为粗末。功

  • 黄药酒

    药方名称黄药酒处方万州黄药子半斤(须紧重者为上,如轻虚即是他州者,力慢,须用1倍)。制法取无灰酒1斗,投药其中,固济瓶口,以糠火烧一复时,停腾,待酒冷即开。功能主治忽生瘿疾1-2年者。用法用量患者时时

  • 归姜羊肉汤

    药方名称归姜羊肉汤处方羊肉1斤,当归5两,生姜6两,黄耆4两。功能主治产后下焦虚,脏寒腹痛。用法用量先以水煮羊肉取汁,下后3味,分4服,煮食。有恶露,加桂心3两。摘录《类证治裁》卷八

  • 海葱散

    药方名称海葱散处方海葱5厘。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虚证水肿。用法用量顿服,每日1次。摘录《经验良方》

  • 劳嗽丹

    药方名称劳嗽丹处方四物汤加竹沥、姜汁。功能主治劳嗽。摘录《脉因证治》卷上

  • 穹术除眩汤

    药方名称穹术除眩汤别名芎术除眩散、芎术除湿汤处方川芎、白术、生附各等分,官桂减半,甘草减半。功能主治着湿头重眩晕。用法用量芎术除眩散(《丹溪心法》卷四)、芎术除湿汤(《医钞类编》卷十三)。摘录《易简方

  • 安阳精制膏

    药方名称安阳精制膏处方生川乌24g 生草乌24g乌药24g白蔹24g白芷24g白及24g木鳖子24g 关木通24g木瓜24g三棱24g莪术24g当归24g赤芍24g肉桂24g大黄48g连翘48g血竭1

  • 木香顺气散

    《万病回春》卷二:木香顺气散药方名称木香顺气散处方木香(另研)砂仁各1.5克乌药香附青皮(去瓤)陈皮半夏(姜炒)厚朴(姜炒)枳壳(麸炒)各3克 官桂干姜甘草各0.9克功能主治治中气晕倒。用法用量上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