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复方雷榧丸

复方雷榧丸

《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复方雷榧丸

药方名称复方雷榧丸

处方雷丸末30克榧子仁30克苍术15克白术15克 皂矾15克

制法共细末,水泛小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钩虫病。

用法用量每次9克,一日二次,开水送服。可连服七至十五天,不可间断。

摘录《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

《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引冷柏枝方:复方雷榧丸

药方名称复方雷榧丸

处方雷丸末30g,榧子仁30g,苍术15g,白术15g,皂矾15g。

制法共为细末,水泛小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钩虫病。

用法用量每服9g,1日2次,开水送服,可连服7-15天,不可间断。

各家论述方中生雷丸榧子仁杀钩虫;苍术白术、皂矾健脾土,开化源。

摘录《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引冷柏枝方

猜你喜欢

  • 补脾和肝饮

    药方名称补脾和肝饮处方炒白芍5钱,炙甘草5分,云茯苓3钱,甜白术3钱(土炒),陈皮1钱,神曲1钱5分,车前子2钱。功能主治痢疾后肝燥脾虚,食物难克,溏泻不实。用法用量煨姜2钱、大枣3枚为引,水煎服。如

  • 长春方

    《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二:长春方药方名称长春方处方鱼鳔500克(蛤粉炒成珠,极焦)棉花子500克<取仁,去尽油,酒蒸)白莲须250克金樱子500克(去毛)川石斛250克 沙蒺藜120克 杞子180

  • 茯苓钟乳丸

    药方名称茯苓钟乳丸处方白茯苓(去黑皮)2两,黄耆(锉)2两,枳壳(去瓤,麸炒)2两,蛇床子2两,炼成钟乳粉6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半,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半,人参1两半,石斛(去根)1两半

  • 法制何首乌丸

    药方名称法制何首乌丸处方何首乌(有赤白2种,各取停匀,用竹刀刮净,忌铁),牛膝(去芦,视何首乌折半),大黑豆1斗(水浸湿,用大柳木甑1个作平底篦,先铺黑豆一层,即铺何首乌一层,又放牛膝一层,又铺黑豆。

  • 金杏丸

    药方名称金杏丸处方杏仁(去皮尖)、汉防己、甜葶苈、马兜铃(去皮)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小儿咳嗽。用法用量每服10丸,用麦门冬汤送下。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六引茅先生方

  • 沉香鳖甲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沉香鳖甲散药方名称沉香鳖甲散处方沉香(不见火)、人参(去芦)、木香(不见火)、巴戟(去心)、牛膝(去芦.酒浸)、黄蓍(去芦)、白茯苓(焙)、柴胡、荆芥(去梗)、半夏

  • 当归解毒汤

    药方名称当归解毒汤处方生地、归身、麻仁、紫草、大黄、枳壳、连翘。功能主治痘疮里热太甚,大便秘结,不能收靥。用法用量《种痘新书》,有牛子,无连翘。摘录《痘疹全书》卷下

  • 益志汤

    药方名称益志汤别名益智汤(《证治准绳·类方》卷六)。处方鹿茸(酥涂炙,去毛)巴戟(去心)熟干地黄(酒浸)枸杞子苁蓉(酒浸)牛膝(酒浸)附子(去皮、脐,炮)桂心(不焙)山茱萸白芍药防风(去叉)甘草(炙)

  • 二仁通幽汤

    药方名称二仁通幽汤处方桃仁、郁李仁、归尾、小茴、红花、制大黄、桂枝、川楝子。功能主治脉实,久病瘀热在血,胸不爽,小腹坠,能食不渴,二便涩少。用法用量《重订通俗伤寒论》:血胀,多因络瘀,或早服截疟药,胀

  • 加减养脏汤

    《幼科金针》卷下:加减养脏汤药方名称加减养脏汤处方白术(米泔水浸,土炒)、茯苓、广皮、炙甘、木香、楂肉、白芍(酒浸,煨,晒,切,炒)、神曲、山药、枳壳、川连(酒炒)、扁豆。功能主治痢疾。用法用量加莲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