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地黄汁汤

地黄汁汤

幼幼新书》卷十一引《婴孺方》:地黄汁汤

药方名称地黄汁汤

处方地黄汁半合,黄芩3分,大黄1分,甘草(炙)1分,栀子仁2分。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除热。主少儿始满月变蒸,时患惊,欲作痫,已服紫丸,已大下热犹不折,腹满胀,目视高者。

用法用量以水8合,煮至4合,去滓,下地黄汁,每服1合,日进3服,夜1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一引《婴孺方》

方出《千金》卷十,名见《外台》卷四:地黄汁汤

药方名称地黄汁汤

处方大黄1两半(末),生地黄(汁)8合,芒消1两。

制法上合和。

功能主治急黄,热气骨蒸,两目赤脉。

用法用量每服5合,日2次。以利为度,不须2服。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名见《外台》卷四

猜你喜欢

  • 固阴和疟饮

    药方名称固阴和疟饮处方赤鲜首乌5钱(打碎),当归3钱(酒洗),白芍3钱(酒炒),枳壳1钱5分(炒),青皮1钱5分,草蔻仁1钱(研),柴胡5分(微炒),炙甘草3分,煨姜2片。功能主治养阴,和少阳之邪,清

  • 家秘消滞汤

    药方名称家秘消滞汤处方平胃散加莱菔子、枳实、山楂、麦芽。功能主治食滞。摘录《症因脉治》券二

  • 妇女痛经丸

    药方名称妇女痛经丸处方延胡索93.75kg,蒲黄炭93.75kg,五灵脂93.75kg,丹参93.75kg。制法丹参煮提两次,时间为2.5小时、1.5小时;五灵脂31.25kg,沸腾后立即关气,保持(

  • 黄耆当归散

    《医宗金鉴》卷四十八:黄耆当归散药方名称黄耆当归散处方人参白术(土炒)黄耆当归白芍各9克甘草2.4克制法上锉。功能主治治小便频数,淋沥不禁。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八《圣济

  • 消囊汤

    药方名称消囊汤处方控涎丹(分吞)2.5克,昆布6克,海藻6克,炒白芥子4.5克,海浮石9克,苏子6克,象贝10克,夏枯草6克,炒天虫6克,桔梗2克,陈海蜇12克,地栗2枚。功能主治宣络消痰。主痰凝于络

  • 朝真丸

    药方名称朝真丸处方硫黄1两(研,飞),晋矾(熬令汁枯,研)1两,青盐1钱(研)。制法上研匀,水浸炊饼为丸,如绿豆大,或用丹砂为衣亦得。功能主治虚损泄泻,大便失禁。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空心、食前用

  • 木香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木香汤药方名称木香汤处方木香、青皮,各三斤;姜黄、麦蘖(炒),各五斤;甘草(炒)、盐(炒),各一十一斤;蓬茂四斤。炮制上为末。功能主治治胸膈痞塞,心腹刺痛,胁肋胀满

  • 大交泰丹

    药方名称大交泰丹别名交泰丹处方金星石1两,太阴玄精石1两,银星石1两,云母石(白色片子)1两,代赭石1两,桂府1两,滑石1两,禹余石1两,寒水石(吉州者)1两半,不灰木1两(色青黑性软者)。制法上药入

  • 白芥子

    药方名称白芥子处方白芥子、甘遂各21克,元胡、细辛各12克。功能主治据报道,治疗支所管哮喘1000例,3年显效率为60%,总有效率为98%[肺俞穴位置:俯伏位,在背部第三椎下凹窝左右向外各量5厘米(1

  • 九味黄连丸

    药方名称九味黄连丸处方吴茱萸陈皮苍术黄连(土炒)黄芩(土炒)桔梗茯苓半夏各30克制法上药为末,神曲糊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郁积吞酸。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时时津液含化送下。摘录《医学人门》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