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化风清上沐方

化风清上沐方

《慈禧光绪医方选义》:化风清上沐方

药方名称化风清上沐方

处方薄荷2钱,防风1钱5分,白芷2钱,粉葛1钱5分,炒蔓荆2钱,川芎2钱,桑叶1钱。

功能主治活血祛风止痛。主头痛偏于前额。

用法用量水煎,沐之。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义》

《慈禧光绪医方选义》:化风清上沐方

药方名称化风清上沐方

处方薄荷2钱,防风2钱,白芷2钱,苏叶1钱,明天麻2钱,藁本2钱,甘菊2钱。

功能主治冬月感寒。

用法用量水煎,沐之。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义》

猜你喜欢

  • 劳伤丸

    药方名称劳伤丸处方生地、熟地、加皮、当归、丹皮、黄芩、杜仲、黄耆、麦冬、天冬、远志、川牛膝、补骨脂、柏子仁、白茯苓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白蜜为丸。功能主治跌打劳伤。用法用量白汤送下。摘录《伤科方书》

  • 梨汁煎

    《圣惠》卷三十二:梨汁煎药方名称梨汁煎处方鹅梨汁(捣,绞取汁)1大盏,古字钱2-7枚,胡黄连1两(末),青盐半两,龙脑半钱。制法上药先将重重着盐隔,每1重钱,着1重盐,叠之填满钱孔中,入火烧令诵赤.去

  • 拔管丸

    《外科方外奇方》卷二:拔管丸药方名称拔管丸处方炒生地4两,炒槐米2两,炙猬皮2张,象牙屑4两,酒归身2两,炒黄耆2两,广胶2两(土炒成珠),川山甲1两2钱(土炒)。制法上为末,砂糖烊为丸,如梧桐子大。

  • 解热消暑散

    药方名称解热消暑散处方青蒿1两,干葛1钱,香薷1钱,茯苓1两,白术3钱,白扁豆2钱,陈皮1钱。功能主治感犯暑邪,上吐下泻。各家论述此方妙在用青蒿、茯苓为君,青蒿最能解暑而去热,一物而两用之,引其暑热尽

  • 鸡肫化滞丸

    药方名称鸡肫化滞丸处方炒白术4两,陈皮4两,连翘4两,茯苓3两,枳壳3两,桔梗3两,香附3两,炒神曲3两,京三棱3两,莪术3两,炒麦芽2两,厚朴2两,炙甘草2两,鸡内金2两。制法上为极细末,水泛为小丸

  • 柴陈化滞汤

    药方名称柴陈化滞汤处方柴胡、黄芩、半夏、甘草、陈皮、白茯、枳壳、厚朴、山楂、赤芍。功能主治疟疾发散之后,痰与食积,痰食在胃,荣卫从出之原闭塞不舒,肌表之中郁而生热,热多寒少,胸膈不宽,脉来弦滑者。摘录

  • 麻子饮

    药方名称麻子饮处方麻子5合(熬,细研,水淹取汁),粳米4合(净淘,研之)。功能主治老人中风汗出,四肢顽痹,言语不利。用法用量煮作饮,空心食之。摘录《养老奉亲》

  • 桂苓白术丸

    《宜明论方》卷九:桂苓白术丸药方名称桂苓白术丸处方拣桂 干生姜各0.3克茯苓(去皮)半夏各30克白术、红皮(去白)泽泻各15克制法上药为末,面糊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消痰止咳,散痞开结。健脾利水。治

  • 赤豆散

    《普济方》卷四○六:赤豆散药方名称赤豆散处方赤豆(研)1分,伏龙肝(研)1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天灶火丹,小儿丹发于两膀里尻间,正赤,流至阴处。用法用量每用1分,以鸡子白调涂患处。摘录《普济方》卷四

  • 何首乌汤

    药方名称何首乌汤处方何首乌防风金银花荆芥苍术白鲜皮甘草苦参连翘木通制法以灯心为引,水煎服。或为细末,水叠为丸。功能主治清利湿热,祛风解毒。治湿热风毒,遍身脓窠,黄水淋漓,肌肉破烂。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