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黄耆五物汤

加味黄耆五物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加味黄耆五物汤

药方名称加味黄耆五物汤

处方生箭耆30克 子术15克当归15克桂枝尖9克秦艽9克 广陈皮9克 生杭芍15克生姜5片

功能主治治历节风证,周身关节皆疼,或但四肢作疼,足不能行步,手不能持物。

用法用量水煎服。

热者,加知母;凉者,加附子;脉滑有痰者,加半夏

备注本方是取《金匮要略》治风痹之黄耆五物汤,加白术以健脾补气,而即以逐痹;当归以生其血,血活自能散风;秦艽为散风之润药,性甚和平,祛风而不伤血;陈皮黄耆之佐使,能引肌肉经络之风达皮肤由毛孔而外出也。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衷中参西》上册:加味黄耆五物汤

药方名称加味黄耆五物汤

处方生箭耆1两,于术5钱,当归5钱,桂枝尖3钱,秦艽3钱,广陈皮3钱,生杭芍5钱,生姜5片。

功能主治历节风证,周身关节皆痛,或但四肢作疼,足不能行步,手不能持物。

用法用量热者,加知母;凉者,加附子;脉滑有痰者,加半夏

各家论述《金匮》黄耆五物汤治风痹;加白术健脾补气,即以逐痹;当归以生其血,血活自能散风;秦艽为散风之润药,性甚和平,祛风而不伤血;陈皮黄耆之佐使,引肌肉经络之风达于皮肤而外出。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猜你喜欢

  • 复方红藤合剂

    药方名称复方红藤合剂处方红藤30克,三颗针30克,丹皮12克,银花3克,芒硝12克,大黄15克,桃仁15克,薏仁12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排脓消肿,软坚通便。主热毒蕴结肠中,肉腐血败。用法用

  • 大济阴汤

    药方名称大济阴汤处方当归1钱5分,白芍1钱5分,川芎8钱,生地2钱,熟地2钱,丹参1钱5分,丹皮1钱5分,麦冬1钱5分,黄耆1钱,人参8分,防风5分,五味子5分,蔓荆子8分,小麦1撮。功能主治补阴敛阳

  • 黄耆甘草汤

    《圣济总录》卷一二四:黄耆甘草汤药方名称黄耆甘草汤处方黄耆甘草(炙)各15克 桂(去粗皮)15克人参30克 芍药 赤茯苓(去黑皮)各60克制法上六味,哎咀如麻豆大。功能主治治咽中似有物噎,胸中满,胁下

  • 加味如神散

    药方名称加味如神散处方元明粉6钱,大梅片1分,硼砂3钱5分,飞朱砂1钱,飞青黛8分,上儿茶5分,苏薄荷1钱,荆芥穗1钱,北细辛5分,麝香3厘,官白芷1钱,生石膏8分。制法上为极细末,瓷瓶收贮,塞紧,勿

  • 二皂饮

    药方名称二皂饮处方肥皂子(独核者)20粒,皂角子30粒,苦参1两,金银花1两。功能主治杨梅疮。用法用量河水1碗半,井水1碗半,煎1碗,露1宿,次早空心热服,其毒自消。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四引沈员峤方

  • 不卧散

    《伤寒标本》卷下:不卧散药方名称不卧散别名神仙不卧散处方川芎1两半,石膏7钱半,藜芦半两,甘草2钱半,人参2钱半,细辛2钱半,(一方无人参、细辛)。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解利伤寒。主伤寒壮热,头疼。用法

  • 加味红绵散

    药方名称加味红绵散处方天麻、麻黄、荆芥穗、全蝎、薄荷、紫草、蝉蜕各等分。功能主治痘疹风热惊搐。用法用量《治痘全书》本方用法:上为末,调抱龙丸服之。各家论述痘之出也,自内达外。心热则惊,肝热则搐,所以搐

  • 安肺散

    《卫生宝鉴》卷十二:安肺散药方名称安肺散处方麻黄(不去节)2两,甘草(炒)1两,御米壳4两(去顶,炒黄)。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咳嗽无问新久。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乌梅1个,煎至7分,去滓,临卧温服

  • 外敷化筋散

    药方名称外敷化筋散处方当归赤芍制乳香木瓜各6克 紫金锭芙蓉叶金果榄各10克制法共为细末。功能主治活血软坚,舒筋止痛。治一切陈旧性伤筋疾患。用法用量醋调外敷伤处。摘录《刘寿山正骨经验·附方》

  • 大豆方

    药方名称大豆方处方大豆2升,白术2两,鲤鱼1斤。制法上以水和煮,令豆烂熟。功能主治水气胀满,手足俱肿,心烦闷无力者。用法用量空心常食之。食鱼、豆,饮其汁,尤佳。摘录《养老奉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