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温胆汤

加味温胆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加味温胆汤

药方名称加味温胆汤

处方枳实(麸炒)、半夏(汤泡)、白茯苓(去皮)、橘红人参,各一钱半。竹茹、香柎、麦门冬柴胡桔梗,各一钱。甘草(半钱)。

功能主治治心胆虚怯,处事易惊,梦寐不安,气[]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困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红枣二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万病回春》卷四:加味温胆汤

药方名称加味温胆汤

处方半夏(泡七次)10.5克竹茹枳实(麸炒)各4.5克陈皮6.6克茯苓甘草各3.2克酸枣仁(炒)远志(去心)五味子人参地黄各3克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益气补血,养心安神。治病后虚烦,不得卧,及心胆虚怯,触事易惊,短气悸乏。

用法用量姜、枣煎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四

医宗金鉴》卷四十六:加味温胆汤

药方名称加味温胆汤

处方陈皮半夏(制)茯苓各3克甘草(炙)1.5克枳实竹茹黄芩各3克黄连2.4克麦冬6克芦根3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清胃生津,降逆止呕。治妊娠恶阻,胃中有热,呕吐,心中烦热愦闷,喜饮凉浆者。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六

杂病源流犀烛》卷六:加味温胆汤

药方名称加味温胆汤

处方香附7.2克橘红3.6克半夏竹茹枳实各2.4克人参茯苓柴胡麦冬桔梗各1.8克甘草1.2克

功能主治行气解郁,化痰养心。治失志郁抑,痰涎沃心,怔忡不寐者。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六

张笑平方:加味温胆汤

药方名称加味温胆汤

处方竹茹9克,姜半夏9克,陈皮9克,云苓9克,炙甘草9克,枳实4.5克,葛根25克,丹参25克,钩藤15克,生磁石15克。

功能主治平肝泻火,化痰降气。主肝阳上亢,痰火内扰。(美尼尔氏综合症)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2剂。

摘录张笑平方

《伤寒全生集》卷四:加味温胆汤

药方名称加味温胆汤

处方橘红半夏茯苓甘草竹茹人参黄连川芎、生地、山栀、软柴胡当归身、白芍药、酸枣仁远志

功能主治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者。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乌梅,水煎,调辰砂末服。

有痰,加姜汁炒半夏倍多。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四

《寒温条辨》卷五:加味温胆汤

药方名称加味温胆汤

处方人参1钱,甘草(炙)1钱,茯苓1钱,远志(去心)1钱,酸枣仁(炒,研)1钱,熟地1钱,枳实(麸炒)1钱,陈皮1钱,半夏(姜汁炒)1钱,五味子5分,生姜1钱。

功能主治汗下后不解,呕而痞闷,或虚烦不眠,肉瞤筋惕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寒温条辨》卷五

《伤寒全生集》卷四:加味温胆汤

药方名称加味温胆汤

处方半夏竹茹陈皮枳实甘草、枣仁、人参茯神

功能主治伤寒阴挟阳,惊悸昏沉。太阳病后,胆寒,虚烦不得眠。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水煎服。

口中烦渴,去半夏,加麦冬、五味、天花粉知母;表热未除,加软柴胡;内重,大便自利者,加茯苓白术、煨干姜,去枳实;表里俱大热者,加石膏知母,去半夏;烦躁虚惊,加当归、生地、栀子远志,调辰砂末;心中颠倒懊憹者,加栀子乌梅;胃气虚弱不得眠者,加炒粳米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四

《回春》卷四:加味温胆汤

药方名称加味温胆汤

处方半夏(泡7次)3钱半,竹茹1钱半,枳实(麸炒)1钱半,陈皮2钱2分,茯苓1钱1分,甘草1钱1分,酸枣仁(炒)1钱,远志(去心)1钱,五味子1钱,人参1钱,熟地黄1钱。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病后虚烦不得卧,及心胆虚怯,触事易惊,短气悸乏。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回春》卷四

《准绳·伤寒》卷五:加味温胆汤

药方名称加味温胆汤

处方人参2钱半,橘红1钱,茯苓1钱,黄连(酒炒)1钱,软苗柴胡1钱,当归身1钱,川芎1钱,白芍药1钱,生地黄1钱,酸枣仁1钱,半夏7分,甘草5分,竹茹1团,生姜3片。

功能主治虚烦身振不得眠。

用法用量水2钟,煎至1钟,去滓温服。

摘录《准绳·伤寒》卷五

《金鉴》卷四十六:加味温胆汤

药方名称加味温胆汤

处方陈皮1钱,半夏(制)1钱,茯苓1钱,甘草(炙)5分,枳实1钱,竹茹1钱,黄芩1钱,黄连8分,麦冬2钱,芦根1钱。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妊娠恶阻因于胃热者,呕吐,心中热烦愦闷,喜饮凉浆。体瘦恶阻多火者。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四十六

《袖珍》卷一:加味温胆汤

药方名称加味温胆汤

别名参胡温胆汤

处方枳实(麸炒)8两4钱,半夏(汤泡7次)8两4钱,竹茹8两4钱,橘红11两3钱,白茯苓6两3钱,甘草(炙)4两1钱,香附1斤半,人参6两3钱,柴胡6两3钱,麦门冬6两3钱,桔梗6两3钱。

功能主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梦寐不祥,异象感惑,遂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参胡温胆汤(《杂病源流犀烛》卷六)。

摘录《袖珍》卷一

《金鉴》卷五十二:加味温胆汤

药方名称加味温胆汤

处方陈皮半夏(姜制)、茯苓麦冬(去心)、枳实(麸炒)、生甘草竹茹黄连(姜炒)。

功能主治小儿热积胃中,食入即吐,口渴饮冷,呕吐酸涎,身热唇红,小便赤色。

用法用量加灯心,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五十二

猜你喜欢

  • 瘰疬酒药

    药方名称瘰疬酒药处方鹤虱草半斤,忍冬藤6两,野蓬蒿4两,野菊花4两,五爪龙3两,马鞭草1两5钱。制法上切碎,用老酒15斤,将药袋贮悬放酒内,封好罐口,煮三炷香为度,取起,水顿,浸一伏时。功能主治久年瘰

  • 五生丸

    《杨氏家藏方》卷八:五生丸药方名称五生丸处方天南星(生姜汁浸一宿,焙干)半夏(汤洗七次)附子(炮,去皮、脐)白附子天麻白矾(枯)各30克朱砂6克(别研为衣)制法上药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

  • 桂心釜墨散

    药方名称桂心釜墨散处方桂心、釜底墨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妇人伤损心脾,每交接辄出血。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送下。摘录《金鉴》卷四十九引《千金》

  • 灵砂固本丸

    药方名称灵砂固本丸处方沉香1两,木香1两,葫芦巴(酒浸)1两,小茴香(炒)1两,川楝肉(炒)1两,八角茴香(炒)1两,菟丝子(酒浸)1两,巴戟(去心,酒浸)1两,牛膝(酒浸)1两,杜仲(炒)1两,钟乳

  • 蝉蝎散

    《直指小儿方》卷二:蝉蝎散药方名称蝉蝎散别名蝉退散(《补要袖珍小儿方论》卷二)、全蝎散(《婴童百问》卷三)。处方全蝎7个(去尾尖)蝉壳21个甘草7.5克(炙)大南星1个功能主治主慢惊风。用法用量上药为

  • 黄豆和猪苦胆

    药方名称黄豆和猪苦胆处方黄豆500克,猪苦胆1个。制法洗净后混合浸泡2~3天,炒熟粉碎。功能主治此方主治胃炎、胃溃疡及消化不良。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2~3克。摘录《民间方》

  • 接骨如神散

    药方名称接骨如神散处方水蛭(槽米炒黄,去米)白绵(烧灰)没药(另研)乳香(另研)各等分血余(童子头发15团烧灰)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骨折疼痛。用法用量五十以上服3克,二十以下服1.5克,小儿服0.

  • 姜柏散

    药方名称姜柏散处方干姜、黄柏各等分。制法各为末,共合一处。功能主治口糜。用法用量干搽口内,温水漱口。摘录《金鉴》卷六十五

  • 芎归首乌饮

    药方名称芎归首乌饮处方川芎9克当归30克 鲜首乌15克(打碎)青皮4.5克 草蔻仁3克(研)柴胡1.8克 炒枳壳4.5克甘草2.4克功能主治治孕妇疟疾。用法用量上药加酒200毫升,河井水煎服。摘录《慈

  • 大圣花蛇牛黄丸

    药方名称大圣花蛇牛黄丸别名大圣通中花蛇丸处方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4两,乌蛇(酒浸,去皮骨,炙)4两,磁石(煅,醋淬)4两,赤箭4两,半夏(生姜汁浸1宿,切,焙)4两,威灵仙(去苗土)4两,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