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三仙饮

加味三仙饮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加味三仙饮

药方名称加味三仙饮

处方焦三仙各3钱,金石斛3钱,干青果15个(捣碎)。

功能主治滋养肺胃,清热生津。主肺胃阴虚,干呕,干咳,纳谷不香。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加味三仙饮

药方名称加味三仙饮

处方焦三仙各1钱,毛橘红8分,竹茹3钱,干青果7个(研)。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利咽止呕。主肺胃壅热,咽喉肿痛,咳嗽痰稠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慈禧光绪医方选义》:加味三仙饮

药方名称加味三仙饮

处方焦三仙各1钱5分,枳壳1钱5分(炒焦),广陈皮1钱,酒连8分(研),细生地3钱,甘菊3钱,鲜芦根2枝(切碎),竹叶8分。

功能主治消食健胃,清热生津。主饮食停滞,嗳气吞酸,或病后余热,津伤烦渴。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义》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加味三仙饮

药方名称加味三仙饮

处方焦三仙6钱,枳壳2钱(炒),槟榔炭2钱,腹皮3钱,厚朴1钱5分(炙),酒芩2钱,赤茯苓4钱,藿梗8分。

功能主治脾胃气滞之胀满、恶心。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加味三仙饮

药方名称加味三仙饮

处方焦三仙各1钱,橘红1钱5分(老树),酒芩2钱,厚朴1钱5分(炙),甘菊花3钱,羚羊1钱5分,竹茹3钱,枳实1钱5分(炒焦)。

功能主治消食理气,清热明目。主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加味三仙饮

药方名称加味三仙饮

处方三仙饮各3钱,炙桑皮3钱。

功能主治泻肺止咳化痰。主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加味三仙饮

药方名称加味三仙饮

处方焦三仙各2钱,竹茹2钱,菟丝饼3钱。

功能主治消食和胃,清热止呕。主饮食积滞,呃逆。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慈禧光绪医方选义》:加味三仙饮

药方名称加味三仙饮

处方焦三仙各6钱,橘红2片(老树)。

功能主治消食化痰。主食积,伤酒。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义》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加味三仙饮

药方名称加味三仙饮

处方焦三仙各3钱,炒槟榔3钱,郁金2钱(研)。

功能主治行气消食。主肠胃积滞,脘腹胀痛,大便不爽,泻痢后重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猜你喜欢

  • 加味枳术丸

    《赤水玄珠》卷十三:加味枳术丸药方名称加味枳术丸处方白术(米泔浸)120克枳实(去白,麸炒)60克陈皮半夏(泡)神曲(炒)麦芽(炒)山楂肉各45克制法上药研末,荷叶饭为丸。功能主治健脾消食。治伤食。用

  • 滚金丸

    《百一》卷五:滚金丸药方名称滚金丸处方干姜(不炮)1两,真橘皮(不去白,洗)1两,天南星(生用)1两,半夏(不汤洗)1两。制法先用生姜1两(不去皮)捣烂,制半夏、南星末作曲,却用余药共一处为末,以生姜

  • 梨浆饮

    药方名称梨浆饮别名梨浆饮子处方青蒿(取花头,用童便浸1-2次,晒干为度)、柴胡(去芦)、人参、黄芩(去心)、前胡、秦艽(去土)、甘草(炙)。功能主治脾积寒热,其状如疟,或头痛呕逆,久则2-3岁不歇,左

  • 玉关丸

    药方名称玉关丸处方白面(炒熟)120克 枯矾60克文蛤(醋炒黑)60克 北五味30克(炒)诃子60克(半生半炒)制法上药研末,用熟汤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肠风血脱,崩漏带浊,诸药难效者,以及久泻

  • 秦艽寄生汤

    药方名称秦艽寄生汤处方秦艽寄生白芍(七日内用赤芍)当归熟地(七日内用生地)蒲黄(半生半熟)川断独活广皮红花山楂香附乌药功能主治和营卫,祛风湿。治产后血虚,外感风湿,血瘀经隧,遍身疼痛。用法用量水煎服。

  • 白朱砂散

    《外科百效》卷一:白朱砂散药方名称白朱砂散处方上好白雪瓷器。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生肌敛口。主用法用量掺疮口上。摘录《外科百效》卷一《外科大成》卷四:白朱砂散药方名称白朱砂散处方朱砂1钱,雄黄1钱,

  • 碧玉饼子

    药方名称碧玉饼子处方坯子1两,黄丹8钱,乳香2钱,没药2钱,珍珠1钱,琥珀1钱,硼砂2钱,海螵蛸2钱,熊胆2钱,冰片1钱,青盐5分,麝香3分。制法上研极细,和匀,又乳至无声,作饼子,瓷罐收密。功能主治

  • 神效胡粉圆

    药方名称神效胡粉圆处方胡粉、乌贼鱼骨、阿胶(炒焦如珠子),各四十两;白矾(煅)、龙骨(洗),各八十两;密陀僧二十两。炮制上为末,以粟米饭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肠胃虚滑,下利无度,赤白相杂,里急后

  • 寄奴汤

    药方名称寄奴汤处方白术1两,茯苓3钱,肉桂1钱,柴胡1钱,刘寄奴2钱。功能主治小便艰涩,道涩如淋,而下身生疼,时而升上有如疝气,此为风寒湿邪入于小肠而成痹。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二

  • 附子苁蓉丸

    药方名称附子苁蓉丸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1枚,肉苁蓉(酒浸1宿,切,焙)半两,楮实(酒漫1宿,蒸熟)半两,茴香子(炒)半两,菟丝子(酒浸1宿,蒸熟,研,焙)半两,牛膝(酒浸,切,焙)半两,补骨脂(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