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二神丸

二神丸

普济本事方》卷二:二神丸

药方名称二神丸

处方破故纸120克(炒香)肉豆蔻60克(生)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另用大肥枣49个,生姜120克,切片同煮,枣烂去姜,取枣剥去皮核,用肉研为膏,入上药末杵匀,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脾肾虚弱,全不进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盐汤送下。

摘录普济本事方》卷二

《仙拈集》卷一:二神丸

药方名称二神丸

处方何首乌1斤,牛膝1斤。

制法好酒1斤,浸7宿,晒干,石臼内杵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腰膝疼痛,遍身搔痒。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心酒送下。

摘录《仙拈集》卷一

《本事》卷二:二神丸

药方名称二神丸

别名钻胃丸

处方破故纸4两(炒香),肉豆蔻2两(生)。

制法上为细末,加大肥枣49个,生姜4两,切片同煮,枣烂去姜,取枣剥去皮核,用肉研为膏,入药和杵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脾暖胃,进食固肠。主脾肾虚寒,五更泄泻,不思饮食,或食而不化,或作呕,或作泻,或久泻不止。腰痛,水肿。疮疡,因脾肾阴虚泄泻。老人胃冷脾泻。肾泻,脾泻。腰痛肾虚,全不进食。火衰不能生土,脾胃虚寒,食少泻痢,腰痛脾泻,屡投补剂不应者。

用法用量钻胃丸(《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四)。

各家论述1.《增补内经拾遗》:方用肉豆蔻以补脾,破故纸以安肾,故称二神。

2.《医方考》:脾主水谷,肾主二便,脾弱则不能消磨水谷,肾虚则不能禁固二便,故令泄泻不止。肉豆蔻辛温而涩,温能益脾,涩能止泻;破故纸味辛而温,辛能散邪,温则暖肾,脾肾不虚不寒,则泄泻止矣。

3.《古今名医方论》:柯韵伯曰,夫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阴也。因阳气当至而不至,虚邪得以留而不去,故作泻于黎明。其由有四:一为脾虚不能制火,一为肾虚不能行水,故二神丸君补骨脂之辛燥者,入肾以制水,佐肉豆蔻之辛温者,入脾以暖土,丸以枣肉,又辛甘发散为阳也。一为命门火衰不能生土,一为少阳气虚无以发陈,故五味子散君五味子之酸温,以收坎宫耗散之火,少火生气以培土也;佐吴茱萸之辛温,又顺肝木欲散之势,为水气开滋生之路,以奉春生也。此四者,病因虽异,而见症则同,皆水亢为害。二神丸是承制之剂,五味散是化生之剂也。二方理不同而用则同,故可互用以助效,亦可合用以建功。

4.《医方集解》:火乃土之母,破故纸补肾为癸水,肉豆蔻厚肠胃为戊土。戊癸化火,同为补土母之药。

临床应用1.不食:有人全不进食,服补脾药皆不验,予授此方,服之欣然能食。此病不可全作脾虚,盖因肾气怯弱,真元衰劣,自是不能消化饮食。譬如鼎釜之中,置诸米谷,下无火力,虽终日米不熟,其何能化。

2.李某,年逾四十,遍身发肿,腹胀如鼓,甚危,诸药不应,用此丸数服,饮食渐进,其肿渐消,兼以除湿健脾之剂而愈。

3.五更泻:一妇人年五十,不食夜饭,五更作泻,二十年矣。后患痢,午前用香连丸,午后用二神丸,各二服而痢止。又用二神丸数服,而食夜饭,不月而形体如故。

4.产后泻痢:一产妇泻痢,发热作渴,吐痰,肌体消瘦,饮食少思,或胸膈痞满,或小腹胀坠年余矣。乃脾胃之泻,朝用二神丸,暮用六君子,三月余而痊。

摘录《本事》卷二

猜你喜欢

  • 黄耆十四味丸

    药方名称黄耆十四味丸处方黄耆5两,黄连5两,土瓜根5两,苦参3两,玄参6两,栝楼4两,地骨皮4两,龙骨4两,菝葜4两,鹿茸(炙)4两,牡蛎3两(熬),人参3两,桑螵蛸(炙)3两,五味子1升。制法上为末

  • 白马毛散

    药方名称白马毛散处方白马毛2两,龟甲4两,鳖甲18铢,牡蛎1两18铢。制法上药治下筛。功能主治带下。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日3次。加至1匕半。下白者,取白马毛;下赤者,取赤马毛,随色取之。各家论述1.《

  • 煎猪肪方

    药方名称煎猪肪方处方不中水猪肪1大升,葱白1茎。功能主治大虚羸,困极。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寿亲养老》引作“煎猪脂方”,《普济方》引作“煎膏”。摘录方出《千金翼》卷十二,名见《圣惠》卷九十七

  • 槐白皮膏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槐白皮膏药方名称槐白皮膏处方槐白皮、楝实,各五两;甘草、白芷,各二两;赤小豆二合,桃仁六十枚;当归三两。炮制上七味俰咀,以煎成猪膏一斤,微火煎白芷黄,药成。功能主治

  • 疏风清肝汤

    药方名称疏风清肝汤处方当归尾赤芍荆芥穗防风川芎菊花生栀薄荷各3克柴胡连翘(去心)各4.5克金银花6克甘草(生)1.5克功能主治疏风祛湿,清热明目。治肝风湿热上攻,致生漏睛疮,大眦眼角红肿疼痛,溃脓者。

  • 鸱头丸

    《普济方》卷一○○引《济生》:鸱头丸药方名称鸱头丸处方飞鸱头1枚(烧灰),虢丹5钱(细研),皂角5锭(酥炙)。制法上为细末,糯米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风痫,不问长幼,发作渐频,呕吐涎沫。癫痫恶病。

  • 承气兼三黄竹叶石膏汤

    药方名称承气兼三黄竹叶石膏汤处方枳实1钱,厚朴2钱,大黄3钱,朴消2钱,石膏5钱,知母1钱,黄连7分,黄柏7分,黄芩7分,山栀仁1钱,甘草5分。功能主治去积热瘴毒。主过食煎煿酱面等厚味,而感岚瘴之毒。

  • 千金定吼丸

    药方名称千金定吼丸处方南星半夏各120克(用生姜、牙皂各90克,煎汤浸星、半一宿,切片,再加白蜜60克人汤内,同星、半煮至汤干,去姜、皂,只用星、半)贝母枳实(麸炒)黄连(姜炒)黄芩(酒炒)连翘(去心

  • 平肝饮子

    药方名称平肝饮子处方防风(去芦)桂枝(不见火)枳壳(去瓤,微炒)赤芍药桔梗(去芦,锉,炒)各30克木香(不见火)人参槟榔当归(去芦,酒浸)川芎橘红甘草(炙)各15克制法上哎咀。功能主治治喜怒不节,肝气

  • 二美膏

    药方名称二美膏处方生地、熟地、沙参、玄参、知母、贝母、丹皮、骨皮、天冬、麦冬、杏仁、枣仁各等分。制法上药熬汁3次,滤去滓,熬膏将成,加白蜜四两为膏,以米仁末收之。功能主治阴虚火炎,咳嗽颧红,骨蒸夜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