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二白丸

二白丸

《卫生总微》卷十:二白丸

药方名称二白丸

处方白石脂、白龙骨(煅)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滴水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泄泻滑数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5丸,紫苏木瓜煎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

圣济总录》卷一二○:二白丸

药方名称二白丸

处方僵蚕(炒)半两,白矾(熬枯)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以腊月猪脂为丸。

功能主治齿痛蚛孔。

用法用量纳于蚛孔中。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元戎》卷十一:二白丸

药方名称二白丸

处方白矾一块(约1两)。

制法上用蒸饼剂裹,蒸熟去皮,加轻粉1字或半钱(量虚实加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坠痰清神。主痰涎为病患,以致癫痫、狂妄、惊悸。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生姜汤送下。小儿丸小。

摘录《元戎》卷十一

鲁府禁方》卷三:二白丸

药方名称二白丸

处方石灰1两,茯苓2两。

制法上为末,水为丸。

功能主治白带,淋带。

用法用量女科切要》本方用法:为细末,用荞麦面、鸡子清调糊为丸。

摘录鲁府禁方》卷三

普济方》卷一五八:二白丸

药方名称二白丸

处方白善粉1两,白矾1两。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暴嗽。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临卧姜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五八

医学入门》卷七:二白丸

药方名称二白丸

处方白术2两,山楂1两半,神曲1两半,白芍5钱,半夏5钱,黄芩5钱。

制法上为末,荷叶包饭煨熟,捣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奉养太过,饮食伤脾,常泻或痢。

用法用量空心白汤送下。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猜你喜欢

  • 杏仁龙胆草泡散

    药方名称杏仁龙胆草泡散处方龙胆草当归尾黄连滑石(另研,取末)杏仁(去皮、尖)赤芍药各3克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治风热上攻,眼目眊矂赤痒。用法用量以白沸汤泡,顿蘸洗眼,冷热任意,不拘

  • 赤衣散

    药方名称赤衣散处方室女月经布(近阴处)一方块。功能主治女劳复并阴阳易。用法用量烧灰,调药服下。虚弱脉微者,人参三白汤调赤衣散服之;少腹里急,脉沉逆冷,当归四逆加附子、吴茱萸送赤衣散。摘录《重订通俗伤寒

  • 天竺饮子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天竺饮子药方名称天竺饮子处方川郁金(用皂角水煮.切作片.焙干)、甘草(炙),各二十两;大栀子仁(微炒)、连翘,各二十两;雄黄(飞研)五两,瓜蒌根十斤。炮制上为细末。

  • 茯苓渗湿汤

    《卫生宝鉴》卷十四:茯苓渗湿汤药方名称茯苓渗湿汤处方茵陈1.8克 白茯苓1.5克 木猪苓泽泻各1克黄连黄芩(生)栀子汉防己白术苍术陈皮青皮各1克制法上十二味,哎咀,作一服。功能主治治黄疸,寒热呕吐,渴

  • 茯苓消气丸

    药方名称茯苓消气丸处方汉防己1钱,茯神1钱,茯苓1钱,胡连1钱,麝香1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小儿脾疳,手足浮肿。用法用量每服5丸,米饮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三八○

  • 灵草丹

    药方名称灵草丹别名浮萍丸处方紫背浮萍草。制法摊于竹筛内,下着水,晒干,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一切风疾及瘾疹、紫白癜风,痛痒顽麻;及脚气,打扑伤损,浑身麻痹。用法用量浮萍丸(《济阳纲目》卷

  • 补元化毒散

    药方名称补元化毒散处方生黄耆、白术(土炒)、白茯苓、苡仁、当归、扁豆、银花、山药、僵蚕(酒炒)、甘草、白芍(炒)、陈皮。功能主治痘毒肿硬,面色青白,瘦弱。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幼科直言》卷一

  • 上海甲方

    药方名称上海甲方处方生地12克,白芍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大蓟15克,小蓟15克,炒槐花9克,茜草9克,炒蒲黄6克。功能主治滋阴清热,凉血化瘀。主阴虚血热,瘀滞胞络。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

  • 济生肾气丸

    药方名称济生肾气丸处方熟地黄160g山茱萸(制)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120g泽泻60g肉桂20g附子(制)20g牛膝40g车前子40g性状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味酸而微

  • 独味白头翁汤

    药方名称独味白头翁汤处方白头翁120克。功能主治散结消瘰。主肝气郁结,久而化火,炼液成痰,痰火上升,结于颈部。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杨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