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乌蛇膏

乌蛇膏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乌蛇膏

药方名称乌蛇膏

处方吴茱萸独活细辛、白僵蚕(去丝.嘴.炒)、半夏、蜀椒(去目.炒)、防风赤芍药、当归、桂心、川芎、香白芷,各半两;乌蛇、黄蜡,各二两;干蝎、附子(去皮.尖),各一两。

炮制上件细,以炼腊月猪脂二斤文火煎,候白芷赤黑色为度,绵滤去渣,下蜡,入瓷器内盛。

功能主治治风邪毒气外客皮肤,熏发成肿,所起不定,游走往来,时发痒痛,或风毒势盛,攻注成疮,赤多脓,疮边紧急,但是风肿,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用,取少许摩之令热,日三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三:乌蛇膏

药方名称乌蛇膏

处方乌蛇120克当归60克黄耆45克 生干地黄45克 乱发22克(烧灰)防风30克(去芦头)甘草60克 黄丹180克 胡粉120克 蜡60克 松脂60克

制法上药都细锉,以清油1.25千克,于铛内入蜡、松脂及药末,煎令黑色,绵滤去滓,都纳铛中,下黄丹,便于武火上不住手搅,候黑色,滴水中如珠子,硬软得所,即成,摊干故帛上。

功能主治治一切远年恶性毒疮,发背,冷漏疔疮,刀箭所伤。

用法用量贴患处,一日换二次,以愈为度。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三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乌蛇膏

药方名称乌蛇膏

处方吴茱萸藁本独活细辛僵蚕(去丝嘴,炒)半夏蜀椒(去目,炒)防风赤芍当归桂心川芎白芷各15克乌蛇黄蜡各60克 干蝎附子(去皮、尖)各30克

制法上药细锉,以炼腊月猪脂1千克,文火煎,候白芷赤黑色为度,绵滤去滓,下蜡,人瓷器内盛。

功能主治治风邪毒气,外客皮肤,熏发成肿,游走不定,时发痒痛;成风毒势盛,攻注成疮,焮赤多脓,疮边紧急。

用法用量每次用少许,涂患处,摩之令热,一日三次。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

猜你喜欢

  • 加减黑神散

    《古今医鉴》卷十二:加减黑神散药方名称加减黑神散处方生地赤芍桂心 归梢蒲黄鹿角屑红花白芷朴消附米 益母草功能主治治妊娠热病六七日后,脏腑极热,熏蒸其胎,致胎死腹中,不能自出,产母舌色青黑者。用法用量水

  • 蓼汤

    药方名称蓼汤处方蓼1大握。功能主治霍乱转筋不止。用法用量水煎汤熏洗,或以帛蘸汤熨患处。摘录《赤水玄珠》卷十六

  • 当归活血散

    《儒门事亲》卷十五:当归活血散药方名称当归活血散别名当归和血散(《医方类聚》卷一九二引《神效名方》)。处方当归6克没药4.5克乳香1.5克白芍药9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主疮疡未发,痛不可忍;以及妇人

  • 降肝汤

    药方名称降肝汤处方羚羊角0.6克(冲服),生石决30克(先煎),生地18克,白芍18克,炙甘草3克,地龙9克,竹茹9克,黄芩9克,丹皮9克,郁金9克,钩藤12克(后下)。功能主治平肝潜阳,滋阴熄风。主

  • 含香丸

    《圣惠》卷三十六:含香丸药方名称含香丸处方鸡舌香1两,藿香半两,零陵香3分,甘松香半两,当归半两,桂心半两,木香3分,芎?1两,香附子10个,肉豆蔻5个(去壳),白槟榔15个,白芷半两,青桂香半两,丁

  • 女金丹

    药方名称女金丹处方玄胡索(醋炒)白术(炒)官桂川芎白芍茯苓没药(炙)丹参熟地鹿角霜吴茱萸(炙)阿胶(炒珠)藁本白芷甘草赤石脂(煅)白薇各3.5千克橘皮7千克当归7千克香附(炙)10.5千克人参(去芦)

  • 鸡屎米煎

    药方名称鸡屎米煎处方白米5合,鸡屎1升。功能主治米瘕。用法用量同炒焦为末,水1升煎,顿服。少顷吐出瘕,加研米汁,或白沫淡水,乃愈也。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四

  • 麻黄拭体汤

    药方名称麻黄拭体汤处方麻黄3两(去根节),葛根半两,郁金1两,蛇蜕皮1条,雷丸3两,石膏5两(末)。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小儿惊痫,连发不醒,体羸反张,不堪服药者。用法用量用水7升,煎取1升,去滓,以软

  • 化气散

    药方名称化气散处方三棱、莪术、青皮、陈皮、厚朴、神曲、麦芽、甘草、台乌、香附。功能主治驱食积,疏壅气,消宿食,导积滞,化气。主诸食积并宿食不消。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丹溪心法》卷四

  • 消石丸

    药方名称消石丸处方消石30克 川大黄45克(锉碎,微炒)巴豆3~7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出油)附子22.5克(炮裂,去皮、脐)干姜22.5克《炮裂,锉)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一二百杵,丸如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