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丹参牛膝煮散

丹参牛膝煮散

药方名称丹参牛膝煮散

处方丹参4两,牛膝4两,桑白皮4两,杏仁4两,升麻4两,猪苓4两,茯苓4两,犀角3两,黄芩3两,橘皮3两,防己3两,白前3两,泽泻3两,桂心3两,秦艽3两,生姜2两,李根白皮2两,大麻仁1升。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脚痹弱,气满身微肿。

用法用量以水1升半,纳散方寸匕,煮取7合,轻绢滤去滓,顿服,1日2次。夏月热,不得服丸散,此煮散顷年常用。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脚痹而见气满身肿,脾虚湿热下滞也。以元气久伤,见证亦不甚笃,方药亦不甚峻。方中丹参,《本经》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瘕,止烦满,益气;牛膝《本经》治寒热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故首推二味,以之命方。犀角凉血解毒;桂心通利关节;李根白皮,甄权专疗消渴、脚气;大麻仁润燥祛风,花名麻勃,《本经》治二十种恶风,黑色遍身,苦痒,逐诸风恶血。《千金》推其花之功用而于仁,专取其润,而治脚痹风燥;升麻、桑皮、杏仁白前,开发肺气而提其上窍;茯苓猪苓泽泻防己,宣通气化而达其下窍;秦艽黄芩橘皮生姜,清理中气而散其湿滞。一方之中,开痹逐水,两得之矣。

摘录《千金》卷七

猜你喜欢

  • 二美散

    药方名称二美散别名二妙散、二妙丹处方吴茱萸(焙)、硫黄各等分。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癞疥脓窠间杂者。用法用量二妙散(《仙拈集》卷四)、二妙丹(《外科方外奇方》卷三)。摘录《外科全生集》卷四

  • 多皮饮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多皮饮药方名称多皮饮处方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 桑白皮15克干姜皮6克大腹皮9克白鲜皮15克 粉丹皮9克 赤苓皮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 川槿皮9克功能主治健脾除湿,疏风和血

  • 二宝丹

    《药奁启秘》:二宝丹药方名称二宝丹处方升药熟石膏各等分制法研极细末。功能主治提脓生肌。主疮痈溃后,脓水未净。用法用量用纸捻蘸药,插人疮口。摘录《药奁启秘》《中医外科学讲义》:二宝丹药方名称二宝丹别名八

  • 回春散

    《古今医鉴》卷七:回春散药方名称回春散处方白矾3克 黄丹2.4克胡椒0.6克 焰消0.3克功能主治治阴冷。用法用量上药研细末,醋调,摊于手内,覆于外阴部。摘录《古今医鉴》卷七《喉症全科紫珍集》卷上:回

  • 通瘀煎

    药方名称通瘀煎处方当归尾9~15克山楂香附红花(新者,炒黄)各6克乌药3~6克青皮4.5克木香2.1克泽泻4.5克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治妇人气滞血积,经脉不利,痛极拒按。用法用量水400毫升,

  • 金面花儿

    药方名称金面花儿处方巴豆不论多少(碎),黄丹少许(研)。功能主治小儿口疳。用法用量摊在小纸花上,贴在眉上。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一

  • 蝉退散

    《医统》卷六十四引《圣惠》:蝉退散药方名称蝉退散处方蝉退、蜂房、僵蚕、牛膝、草乌、荆芥、细辛、地松各等分。功能主治风虫牙痛。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钟煎,漱牙,冷则吐出。摘录《医统》卷六十

  • 棘刚子丸

    药方名称棘刚子丸处方棘刚子(为末,如无以水银代之)1分,麝香(研)1分,蟾酥(研)1分,牛黄(研)1分,白附子末半两,犀角末3分,半夏末3分,干猪胆少许。制法上并生用,同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功

  • 补骨脂裹方

    药方名称补骨脂裹方处方补骨脂(微炒)2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打扑伤损。用法用量用醋煮黄米粥,摊在纸上,封裹损处。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五

  • 莲肉汤

    药方名称莲肉汤处方莲心(去心)半斤,猪肉(去油皮)1斤。功能主治小儿痘后或吐蛔,或利下蛔者。用法用量共水煮熟,下砂仁、伏酱,朝夕与啖,其胃气接养,虫自安居不出矣。切不宜投以使君子、槟榔之物,痘中一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