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丁香开胃丸

丁香开胃丸

《魏氏家藏方》卷五:丁香开胃丸

药方名称丁香开胃丸

处方白豆蔻半两,甘草(炙)半两,半夏曲半两,丁香1两半(不见火),肥生姜3斤(薄切,焙干,取3两),人参3两(去芦)。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1两作10丸。

功能主治脾胃虚寒,停痰呕哕,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前白汤嚼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五

幼幼新书》卷三十二引《王氏手集》:丁香开胃丸

药方名称丁香开胃丸

处方半夏(粗末,姜汁浸,炒黄)1两,三棱(炮)1两,甘草(炙)1两,丁香3分,干木瓜半两,姜12两(切,青盐1两,炒润,焙末)。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不调,停积痰饮,呕吐吞酸,胸膈痞闷。

用法用量每服1丸,沸汤化下,不拘时候。儿小分减。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二引《王氏手集》

猜你喜欢

  • 赤小豆当归散

    《金匮要略》卷上:赤小豆当归散药方名称赤小豆当归散别名赤小豆散(《医心方》卷十二引《小品方》)、当归赤小豆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处方赤小豆150克(浸令芽出,爆干)当归30克制法上二味,杵为

  • 艾肠泥

    药方名称艾肠泥处方藏瓜姜糟60钱,熟地黄60钱,生姜(擦)12钱,艾15钱。制法置擂盆内,研烂为泥。功能主治打扑筋挛,骨闪挫,及久年打扑痛。用法用量摊好厚纸上,再以纸覆其上,敷患处,烧铁馒烙熨纸上。摘

  • 龙麝青金丸

    药方名称龙麝青金丸别名龙脑青金丸处方脑1字,麝1字,青黛1分,雄黄1分,朱砂1分,胡黄连1分,芦荟1分,腻粉1分。制法上为末,猪胆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晒干,瓷器收。功能主治镇心压惊,安五脏,益颜色,长

  • 酒蜡膏

    药方名称酒蜡膏处方醇酒1盏,蜜1合,蜡3钱,蜀漆1两。制法铜铫内慢火同熬,可丸即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杀诸虫。主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酒化开,拂晓服之,虫自下。摘录《直指》卷二十五

  • 换肌散

    《卫生宝鉴》卷九:换肌散药方名称换肌散处方白花蛇黑乌蛇(各酒浸一宿)地龙(去土)蔓荆子威灵仙荆芥甘菊花 沙苑蒺藜苦参紫参沙参甘草(炙)不灰木木贼九节菖蒲天门冬赤芍药 定风草何首乌胡麻子(炒黄)木鳖子草

  • 藿胆丸

    药方名称藿胆丸处方广藿香叶4000g猪胆粉315g性状本品为黑色的水丸;气特异,味苦。炮制取广藿香叶粉碎成细粉,过筛;取猪胆粉用乙醇加热回流,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减压干燥,磨成细粉,与广藿香叶细粉混匀

  • 干柿煎丸

    药方名称干柿煎丸处方好干柿10个(去盖,细切),沉香1两(杵为末,用好酒3升,浸沉香、柿子两伏时,入银器中,文武火熬成膏,乳钵内研如糊,次入下诸药),禹余粮4两(紫色者,烧通赤,入头醋内淬十度,杵为末

  • 腹痛丹

    药方名称腹痛丹处方吴萸、附子、干姜、官桂、木香、陈皮、五灵脂、小茴、枳壳、乳香、草果、乌药、草朴、元胡索、胡椒。制法晒干为细末。功能主治腹痛。用法用量每服3钱,温花酒送下。摘录《内外验方秘传》卷下

  • 华佗救脱阳方

    药方名称华佗救脱阳方处方葱白1握,附子1个(重1两,切8片),白术5钱,干姜5钱,木香2钱。功能主治寒中三阳,口噤失音,四肢强直,挛急疼痛,似乎中风及厥逆,唇青囊缩,无脉或卒倒,尸厥脱阳等证。用法用量

  • 凉血清肠散

    《证治准绳·类方》卷六:凉血清肠散药方名称凉血清肠散处方生地黄当归芍药各3.6克防风升麻荆芥各3克黄芩(炒)黄连香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