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龟甲

龟甲

药材名称龟甲

拼音Guī Jiǎ

英文名CARAPAX ET PLASTRUM TESTUDINIS

别名龟板、乌龟壳、乌龟板、下甲、血板、烫板

来源本品为龟科动物乌龟Chinemys reevesii (Gray)的背甲腹甲。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为多,捕捉后杀死,剥取背甲及腹甲,除去残肉,称为“血板”。或用沸水烫死,剥取背甲及腹甲,除去残肉,晒干者,称为“烫板”。

性状本品背甲及腹甲由甲桥相连,背甲稍长于腹甲,与腹甲常分离。背甲呈长椭圆形拱状,长7.5~22cm,宽6~18cm;外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脊棱3条;颈盾1块,前窄后宽;椎盾5块,第1椎盾长大于宽或近相等,第2~4椎盾宽大于长;肋盾两侧对称,各4块,缘盾每侧11块,臀盾2块。腹甲呈板片状,近长方椭圆形,长6.4~21cm,宽5.5~17cm;外表面淡黄棕色至棕黑色,盾片12块,每块常具紫褐色放射状纹理,腹盾、胸盾和股盾中缝均长,喉盾、肛盾次之,肱盾中缝最短;内表面黄白色至灰白色,有的略带血迹或残肉,除净后可见骨板9块,呈锯齿状嵌接;前端钝圆或平截,后端具三角形缺刻,两侧残存呈翼状向斜上方弯曲的甲桥。质坚硬。气微腥,味微咸。

炮制龟甲:置蒸锅内,沸水蒸45分钟,取出,放入热水中,立即用硬刷除净皮肉,洗净,晒干。

醋龟甲:取净龟甲,照烫法(附录Ⅱ D)用沙子炒至表面淡黄色,取出,醋淬,干燥。用时捣碎。每100kg龟甲,用醋20kg。

性味咸、甘,微寒。

归经归肝、肾、心经。

功能主治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头晕目眩,虚风内动,筋骨痿软,心虚健忘。

用法用量9~24g,先煎。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竹沥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沥药材名称竹沥拼音Zhú Lì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Lodd.)Munro var. henonis(Mitf.)Sta

  • 首乌藤

    药材名称首乌藤拼音Shǒu Wū Ténɡ英文名CAULIS POLYGONI MULTIFLORI别名夜交藤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

  • 黄蜀葵花

    《中药大辞典》:黄蜀葵花药材名称黄蜀葵花拼音Huánɡ Shǔ Kuí Huā出处《嘉佑木草》来源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花朵。夏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原形态黄蜀葵(《香奁集》),又名

  • 细果角茴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细果角茴香药材名称细果角茴香拼音Xì Guǒ Jiǎo Huí Xiānɡ别名节裂角茴香,八八打来源罂粟科角茴香属植物细果角茴香Hypecoum leptoca

  • 二色内风消

    《全国中草药汇编》:二色内风消药材名称二色内风消拼音èr Sè Nèi Fēnɡ Xiāo来源木兰科二色内风消Schisandra bicolor Cheng,以根、藤、

  • 小乌泡根

    《中药大辞典》:小乌泡根药材名称小乌泡根拼音Xiǎo Wū Pào Gēn别名马泡根(《分类草药性》)。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乌藨子的根。9~10月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晒于。原形态

  • (鱼彭)鱼鳃

    药材名称(鱼彭)鱼鳃拼音( Yú Pénɡ ) Yú Sāi英文名gill, branchia of Japanese Devil ray;Mobula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蝠

  • 红花刺参

    药材名称红花刺参别名刺参、降扯、细叶刺参来源川续断科红花刺参Morina betonicoides Bent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南各省及西藏。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催吐。外用治化脓性创伤。用法用

  • 猪母柴根

    药材名称猪母柴根拼音Zhū Mǔ Chái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反针叶荚蒾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lancifolium Hsu.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鲜用或切片晒

  • 地柑

    药材名称地柑拼音Dì Gān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Globulebearing Pothos别名葫芦藤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地柑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