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黑大豆叶

黑大豆叶

《中药大辞典》:黑大豆叶

药材名称黑大豆叶

拼音Hēi Dà Dòu Yè

出处《纲目》

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

化学成分大豆叶含叶酸2.10微克/克,亚叶酸0.24微克/克,核黄素2.4毫克%,维生素A_142.2国际单位/克,类胡萝卜素0.8~1.1毫克/100平方厘米叶面积,尚含顺-乌头酸、景天庚糖等。

功能主治治血淋,蛇咬。

复方①治蛇咬:黑豆叶蛙、杵,敷之,日三易,良。(《广利方》)

②治血淋:大豆叶一把,水四升,煮取二升,顿服之。(《千金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黑大豆叶

药材名称黑大豆叶

拼音Hēi Dà Dòu Yè

英文名black soybean leaf

别名大豆叶、黑豆叶。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L.) Merr. 的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ycine max(L.) Merr. [Phaseolus max L.]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大豆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60-180cm。茎粗壮,密生褐色长硬毛。叶柄长,密生黄色长硬毛;托叶小,披针形;三出复叶,顶生小叶菱状卵形,长7-13cm,宽3-6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两面均有白色长柔毛,侧生小叶较小,斜卵形;叶轴及小叶柄密生黄色长硬毛。总状花序腋生;苞片及小苞片披针形,有毛;花萼钏状,萼齿5,披针形,下面1齿最长,均密被白色长柔毛;花冠小,白色或淡紫色,稍较萼长;旗瓣先端微凹,翼瓣具1耳,龙骨瓣镰形;雄蕊10,二体;子房线形,被毛。荚果带状长圆形,略弯,下垂,黄绿色,密生黄色长硬毛。种子2-5颗,黄绿色或黑色,卵形至近球形,长约1cm。花期6-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全国广泛栽培。

化学成分大豆叶含叶酸(Folic acid)2.10μg/g,亚叶酸(Folinic acid)0.24μg/g,核黄素(Riboflavine)2.4mg%,维生素A 142.2国际单位/g,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0.8-1.1mg/100cm2叶面积,尚含顺-乌头酸(cis-Aconitic acid)、景天庚糖(Sedoheptulo-se)等。

性味甘;平

归经膀胱经

功能主治利尿通淋;凉血解毒。主热淋;血淋;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品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复方①治蛇咬: 黑豆叶锉、杵,敷之,日三易, 良。(《广利方》)②治血淋: 水四升,煮大豆叶一把,取二升,顿服之。(《千金方》)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水茄冬子

    药材名称水茄冬子拼音Shuǐ Qié Dōnɡ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玉蕊科植物玉蕊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rringtoniaracemosa(L.)Spreng.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果熟

  • 冰糖

    《中药大辞典》:冰糖药材名称冰糖拼音Bīnɡ Tánɡ出处《纲目》来源为白沙糖煎炼而成的冰块状结晶。性味味甘,性平,无毒。归经入脾、肺二经。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和胃润肺。止咳嗽,化痰涎.(性味

  • 浙雁皮

    药材名称浙雁皮拼音Zhè Yàn Pí别名白山芝一、地棉皮。来源药材基源:为瑞香科植物毛花荛花的茎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Wikstroemia pilesa Cheng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剥取

  • 三叶排草

    药材名称三叶排草拼音Sān Yè Pái Cǎo别名奇异排草、三张叶、跌打鼠、土远志、三叶珍珠草、三块瓦来源报春花科三叶排草Lysimachia insignis Hemsl.,以

  • 紫革耳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革耳药材名称紫革耳别名光革耳、蘑菇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紫革耳Panus conchatus (Fr.)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夏秋两季生阔叶林的切株及腐木上。分布

  • 荆芥叶莸

    药材名称荆芥叶莸拼音Jīnɡ Jiè Yè Yóu别名边兰、方梗金钱草、野苋菜、半枝莲、倒挂金钟来源马鞭草科荆芥叶莸Caryopteris nepetaefolia (B

  • 人参条

    药材名称人参条拼音Rén Shēn Tiáo出处《本草从新》原作"参条"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根茎上的不定根。功能主治《本草从新》:"生津,止渴,补气。

  • 细竹蒿草

    《中药大辞典》:细竹蒿草药材名称细竹蒿草拼音Xì Zhú Hāo Cǎo别名斑茅胆草、十二妹(《广西中兽医药植》),云茅草、红韭菜(《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鸭

  • 白鱼尾

    《中药大辞典》:白鱼尾药材名称白鱼尾拼音Bái Yú Wěi别名溪桃、野桃(《闽东本草》),杨波叶、蒲羌癀、白波越子(《福建中草药》)。出处《闽东本草》来源为马钱科植物驳骨丹的根及

  • 牛肋巴

    药材名称牛肋巴拼音Niú Lèi Bā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中华高山耳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stichum sinensis Christ[P.perscotianum v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