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黄鳝藤根

黄鳝藤根

药材名称黄鳝藤根

拼音Huánɡ Shàn Ténɡ Gēn

别名柳根(《福建民间草药》),铁包金、土黄耆(《闽东本草》)。

出处《福建中草药》

来源鼠李科植物多花勾儿茶。秋、冬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甘苦,平。

①《福建民间草药》:"甘,平。"

②《泉州本草》:"味苦微辛,性平,无毒。"

③《闽东本草》:"性温,味微涩,无毒。"

归经①《泉州本草》:"入肝、肺、肾、三焦、膀胱诸经。"

②《闽东本草》:"入脾、肾二经。"

功能主治健脾利湿,通经活络。治脾胃衰弱,食少,胃痛,黄疸,水肿,淋浊,带下,风毒流注,关节风湿痛。

①《福建民间草药》:"健脾益气,利尿解毒。"

②《闽东本草》:"舒筋强骨,健脾益气,通经活络,祛寒利尿,除湿止痛。治内伤寒热,肤痛,胃痛,头痛,腰膝无力,淋浊带下,黄疸,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者3~4两)。

注意《闽东本草》:"孕妇忌服。"

复方①治脾胃衰弱,食欲减退:熊柳根三至四两。水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心胃痛,湿热黄疸,小儿脾积风:熊柳根一两。煎服。(《闽东本草》)

③治小儿疳积:黄鳝藤干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④治风毒流注:熊柳根三至四两,羊肉四两。酒、水各半或用开水炖服。服后有时更见脓水增加,数日后逐渐减少,渐生新敛口。(《福建民间草药》)

⑤治凝痰壅结,咳嗽喘急:熊柳鲜根,酌加冰糖炼膏。每日早晚一羹匙,开水送服。(《泉州本草》)

⑥治手筋足筋拘挛:熊柳鲜根三两,水二碗半,煎一碗;渣二碗煎一碗,内服。(《泉州本草》)

⑦治关节风湿痛,劳倦乏力:黄鳝藤干根二至三两。水煎调酒服。(《福建中草药》)

⑧治跌打损伤:黄鳝藤鲜根皮捣烂,或干根皮研末,调红酒外敷。(《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豆瓣还阳

    药材名称豆瓣还阳拼音Dòu Bàn Hái Yánɡ别名豆瓣菜、山飘香。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山飘风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dum major(Hemsl.)Migo[S.filipesa

  • 大鱼鳅串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鱼鳅串药材名称大鱼鳅串拼音Dà Yú Qiū Chuàn别名白鱼鳅串、调羹草来源为菊科秋分草属植物秋分草Rhynchospermun; verticillatum Reinw.,

  • 楮皮间白汁

    《中药大辞典》:楮皮间白汁药材名称楮皮间白汁拼音Chǔ Pí Jiān Bái Zhī别名谷枝汁(《近效方》),谷树汁、五金胶漆(《日华子本草》),构胶、楮树汁(《纲目》)。出处《

  • 金橘露

    《中药大辞典》:金橘露药材名称金橘露拼音Jīn Jú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金橘及金弹果实的蒸馏液。性味《中国医学大辞典》:"甘苦。"功能主治《中

  • 天脚板

    《中药大辞典》:天脚板药材名称天脚板拼音Tiān Jiǎo Bǎn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桃叶珊瑚的叶。原形态桃叶珊瑚(《汝南圃史》),又名:植楠树(《质问本草》)。常绿灌木,茎高1~3米。

  • 白萆薢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萆薢药材名称白萆薢拼音Bái Bì Xiè别名刺萆薢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铁叶菝葜Smilax siderophylla Hand.-Mazz.,以根

  • 兔脑

    《中药大辞典》:兔脑药材名称兔脑拼音Tù Nǎo出处《别录》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脑。原形态动物形态详"兔肉"条。性味《本草经疏》:"温。"功

  • 排骨灵

    《全国中草药汇编》:排骨灵药材名称排骨灵拼音Pái Gǔ Línɡ别名满山香来源番荔枝科瓜馥木属植物排骨灵Fissistigma bracteolatum Chatterjee,以

  • 梨枝

    《中药大辞典》:梨枝药材名称梨枝拼音Lí Zhī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或秋子梨等的树枝。功能主治《圣惠方》:"治霍乱吐利,煮汁饮。"摘录《中药大辞典》《中

  • 光叶石楠

    药材名称光叶石楠拼音Guānɡ Yè Shí Nán别名千年红、石眼树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光叶石楠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otinia glabra (Thunb.)Maxim.采收和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