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黄矾

黄矾

《中药大辞典》:黄矾

药材名称黄矾

拼音Huánɡ Fán

别名金线矾(《海药本草》),鸡矢矾(《本草蒙筌》)。

出处《唐本草》

来源为硫酸盐类矿物黄矾的矿石。

原形态单斜晶系。结晶者不多见,常为细小纤维状之集合体。颜色淡黄。光泽呈绢丝状或珍珠状。微透明。硬度2~2.5。比重1.8~1.9。常产于长石及粗面岩内。

化学成分主要含硫酸铁;自绿矾中拣取者,主为碱式硫酸铁或硫酸铁。

性味海药本草》:"味咸酸涩,有毒。"

功能主治治痔瘘、恶疮、疥癣。

①《唐本草》:"疗疮生肉。"

②《海药本草》:"主野鸡瘘痔,恶疮疥癣等疾。"

③李杲:"治阳明风热牙疼。"

用法用量外用:煅研细末撒或调敷。内服:入丸剂。

复方①治痔瘘肿痛,脓血不止:黄矾三两,乌蛇六两(酒浸,去骨、皮,炙令黄),黄耆三两(锉),枳壳二两(麸炒微黄,去瓤),骆驼胸前毛三两半(烧灰)。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煎黄耆汤下二十丸。(《圣惠方》黄矾丸)

②治小儿聤耳出脓水:黄矾半两,乌贼鱼骨一分,黄连一分(去须)。上药捣罗为末,绵裹如枣核大,塞耳中,日三易之。(《圣惠方》黄矾散)

③治妇人颊上疮,瘥后每年又发:黄矾石二两(烧令汁尽),胡粉一两,水银一两半。捣筛矾石,胡粉更筛,先以片许猪脂,于瓷器内热研水银令消尽,更加猪脂,并矾石、胡粉,和使粘稠,洗面疮以涂之,又别熬胡粉令黄,涂膏讫,则薄此粉。(《补缺肘后方》)

④治急疳蚀齿断,唇口坏烂肿痛:黄矾、青矾、白矾(烧令汁尽)、白狗粪灰、莽草雄黄(细研)各半两,石胆(细研)、莨菪子(炒令黑)、干地龙(微炒)、人粪灰各一分,麝香一钱(研细)。上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先以盐浆水漱口三两度,于上点之,日三用,有涎勿咽。(《圣惠方》黄矾散)

⑤治妒精疮:黄矾、青矾、麝香。上三味等分,为末,小便后敷上,不过三度。(《千金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黄矾

药材名称黄矾

拼音Huánɡ Fán

英文名Fibroferrite

别名金线矾、鸡矢矾、鸡屎矾

出处1.《海药本草》:金线矾,《广州志》云,生波斯国。打破内有金线纹者为上。

2.《纲目》:黄矾,出陕西。瓜州、沙外及舶上来者为上。黄色状如胡桐泪,人于绿矾中拣出黄色者充之,非真也。

来源药材基源:为硫酸盐类矿物黄矾的矿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brofessite

原形态单斜晶系。结晶者不多见,常为细小纤维状之集合体。颜色淡黄。光泽呈绢丝状或珍珠状。微透明。硬度2-2.5。比重1.8-1.9。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常生于长石及粗面岩内。

资源分布:产于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多呈不规则块状。淡黄色。微透明;绢丝光泽或珍珠光泽。体较轻,硬度近于指甲。微有铁锈气,味咸、酸,微涩。以色淡黄、有光泽、无杂质者为佳。

化学成分主要含硫酸铁(Fe2O3·2SO3·10H2O),其中三氧化硫(SO3)32%,三氧化二铁(Fe2O3)32%,水(H2O)36%。

鉴别(1)取本品1小块,置具有小孔软木塞的试管内,灼烧,有水生成,附于上部的管壁上。(检查结晶水)(2)取本品约0.5g,加水10ml,使溶解,滤过。

①取滤液1ml,加亚铁氰化钾试液,即生成深蓝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稀盐酸中不溶,但加氢氧化钠试液,即分解成棕色沉淀。(检查铁盐)②取滤液1ml,加硫氰酸铵试液,即显血红色。(检查铁盐)③取滤液1ml,加氯化钡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检查硫酸盐)④.取滤液1ml,加醋酸铅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检查硫酸盐)

性味酸;涩;咸;寒;有毒

归经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解毒杀虫;敛疮。主痔瘘;恶疮;疥癣;聤耳出脓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内服:研末,每次0.5g;入丸、散。

注意本品多作外用,内服宜慎,不可多服久服。

复方①治痔瘘肿痛,脓血不止: 黄矾三两,乌蛇六两(酒浸,去骨、皮,炙令黄),黄耆三两(锉),枳壳二两(麸炒微黄,去瓤),骆驼胸前毛三两半(烧灰)。 上药捣罗为未,炼蜜和捣三、二百杆,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煎黄耆汤下二十丸。(《圣惠方》黄矾丸) ②治小儿盯耳出脓水: 黄矾半两,乌贼鱼骨一分,黄连一分(去须)。上药捣罗为末,绵裹如枣核大,塞耳中,日三易之。 (《圣惠方》黄矾散) ③治妇人颊上疮,瘥后每年又发: 黄矾石二两(烧令汁尽),胡粉一两,水银一两半。捣筛矾石,胡粉更筛,先以片许猪脂,于瓷器内熟研水银令消尽,更加猪脂,并矾石、胡粉,和使粘稠,洗面疮以涂之,又别熬胡粉令黄,涂膏讫,则薄此粉。 (《补缺肘后方》) ④治急疳蚀齿,唇口坏烂肿痛: 黄矾、青矾、白矾(烧令汁尽)、白狗粪灰、莽草雄黄(细研)各半两,石胆(细研)、莨菪子(炒令黑)、干地龙(微炒)、入粪灰各一分,麝香一钱(研细)。上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先以盐浆水漱口三两度,于上点之,日三用,有涎勿咽。(《圣惠方》黄矾散) ⑤治妒精疮: 黄矾、青矾、麝香。上三味等分,为末,小便后敷上,不过三度。(《千金方》)

各家论述1.《唐本草》:疗疮生肉。

2.《海药本草》:主野鸡瘘痔,恶疮疥癣等痰。

3. 李杲:治阳明风热牙疼。

4.《海药本草》:《广州志》云:金线矾生波斯国,打破内有金线文者为上,多入烧家用。

5.《纲目》:黄矾出陕西,瓜州、沙州及舶上来者为上,黄色状如胡桐泪。人于绿矾中拣出黄色者充之,非真也。波斯出者,打破中有金丝文,谓之金线矾,磨刀剑显花文。《丹房镜源》云:五色山脂,吴黄矾也。

临床应用用于痔瘘、恶疮、疥癣等病证。黄矾多外用,可单用,或与其他燥湿敛疮、清热解毒药配伍用,如治痔瘘肿痛,脓血不止,黄矾配乌蛇枳壳等祛风止痛,枯痔敛疮。治疳蚀疮,唇口坏烂肿痛,可配青矾、白矾雄黄解毒消疳,生肌敛疮。治聤耳出脓久不愈,则配用乌贼骨、黄连解毒化瘀,收湿敛疮。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虎图辣

    药材名称虎图辣拼音Hǔ Tú Là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虎图辣的根。秋季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主根圆柱形,分歧,外表黄褐色。茎直立,有棱,基郭带紫色,

  • 川梨

    药材名称川梨拼音Chuān Lí别名棠梨刺来源蔷薇科川梨Pyrus pashia Buch.-Ham.ex D. Don,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性味甘、酸,温。功能主治

  • 榛子花

    药材名称榛子花拼音Zhēn Zi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榛和川榛及毛榛的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 Ex Bess.2. Coryl

  • 山蜘蛛

    药材名称山蜘蛛别名山卡拉来源兰科山蜘蛛Calanthe japonica Blum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甘、淡、微辛,凉。功能主治消肿止痛,拔毒生肌。外治疮疡肿毒,异物入肉。用法用量外用适

  • 豹子眼睛果

    药材名称豹子眼睛果拼音Bào Zi Yǎn Jinɡ Guǒ别名大罗伞、山豆根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纽子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virens Kurz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

  • 石上蕉

    药材名称石上蕉拼音Shí Shànɡ Jiāo英文名Triplicate Calanthe别名黎芦叶虾脊兰、山三棱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三褶虾脊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光风轮菜

    药材名称光风轮菜别名节节花、剪刀草、野仙草、叶底红、红熏草、野香草、铁箍散、泛红草、四季秋、鲤鱼草、野草莳、四季青[浙江]来源唇形科风轮菜属植物光风轮菜Clinopodium confine (Han

  • 龙眼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眼根药材名称龙眼根拼音Lónɡ Yǎn Gēn来源无患子科龙眼属植物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以根入药。全年可采。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利湿,通络。用于

  • 毛鬼头伞

    药材名称毛鬼头伞别名鸡腿蘑、鬼盖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毛鬼头伞Coprinus comatus (Muell. ex Fr.) S. F. Gray,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春、夏、秋三季雨后,

  • 炮姜

    《中国药典》:炮姜药材名称炮姜拼音Pào Jiānɡ来源本品为干姜的炮制加工品。性状本品呈不规则膨胀的块状,具指状分枝。表面棕黑色或棕褐色。质轻泡,断面边缘处显棕黑色,中心棕黄色,细颗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