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麒麟菜

麒麟菜

《中药大辞典》:麒麟菜

药材名称麒麟菜

拼音Qí Lín Cài

别名鸡脚菜(《纲目》),鹿角菜(《琉球国志略》),鸡胶菜(《罗源县志》)。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红翎菜科植物麒麟菜珍珠麒麟菜藻体

原形态①麒麟菜

藻体长12~30厘米,宽2~3毫米,肥厚多肉,紫红色,软骨质,不规则的分枝。基部具一圆盘状的固着器,上生少许纤维状根。分枝圆柱形,腋角广开,近于水平伸出,互生、对生、偏生,或为叉状分枝,顶端往往尖细,四周具疣状突起。分枝上部的突起密集,在下部的稀疏。内部结构:皮层的最外2~3层细胞较小,向内则为渐大的薄壁细胞,髓部中央有藻丝。四分孢子囊集生。囊果突起于藻休表面,为半球形。

分布我国台湾沿岸。日本(琉球)、马来群岛、印度尼西亚等地亦有分布。

珍珠麒麟菜

藻体黄绿色至紫红色,腹面暗红,平卧,分枝彼此重迭,缠结成径约10~20厘米之团块。分枝为圆柱形或稍扁压,宽5~10毫米,二叉式或偶有三叉式、四叉式分枝;表面突生乳头状或圆锥状突起,在较老的枝上乳头状突起较低,或不明显,腹面突起较少。藻体腹面有多数固着器,有的在较长的小枝顶端具有一圆盘状固着器,附着于其他分枝,使藻体愈合成团。本种外形变异。甚大,内部结构,皮层约2~3层;髓部厚,散布着较多的小细胞。

一般生于大干潮线下1~2米处的碎珊瑚上。分布我国海南(琼海)和台湾。日本(琉球群岛)亦有分布。

化学成分麒麟菜含粘质,粘质的成分中有半乳糖、半乳糖硫酸酯、半乳糖硫酸酯钙盐、3,6-去水半乳糖、D-葡萄糖醛酸和D-木糖。

性味《纲目拾遗》:"味咸,性平。"

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消痰。能化一切痰结,痞积,痔毒。"

复方治辛苦劳碌之人,或嗜酒多欲,忽生外痔:麒麟菜洗去灰一两,用天泉水煮烊,和白糖五钱食之。(《养生经验补遗》石花膏)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麒麟菜

药材名称麒麟菜

拼音Qí Lín Cài

英文名agar-agar

别名鸡脚菜、鹿角菜、鸡胶菜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1.《琉球国志略》:鸡脚菜、麒麟菜,俱生海滩上,颇相似,有黄、白二种。

2.《纲目拾遗》:麒麟菜,出海滨石上,亦如琼枝菜之类,琼州府海滨亦产。今人蔬食中多用之,煮食亦酥脆;又可煮化为膏,切片食。

来源药材基源:为红翎菜科植物麒麟菜及珍珠麒麟菜的藻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cheuma muricatum(Gmel.)Web.van Bos.;Eucheuma okamurai Yamada

原形态1.麒麟菜 藻体紫红色,软骨质,肥厚多肉,长12-30cm,宽2-3mm,体圆柱形,不规则的分枝。腋角广开,近于水平伸出,互生、对生、偏生或数回叉状分枝,先端尖细,两边或周围具疣状突起。于分枝上部的突起密集,在下部的稀疏。髓部中央有藻丝。四孢子囊集生。带形分裂。囊果突起于体表而呈半球形。固着器盘状。

2.珍珠麒麟菜 藻体北面黄绿色至紫红色;腹面暗红色,长10-20cm,匍匐,主枝圆柱形或略扁,宽0.5-1cm,二至三回叉状分枝,分枝亚圆柱形较粗短,彼此相互重叠,缠绕成团块状。枝体表面有乳头状或圆锥状突起,老枝上突起较低或不明显,腹面突起较少而有多数固着器,有时在较长小枝顶端亦生出圆盘状固着器,以便互相吸附,故本种外形变异较大。髓部厚,薄壁细胞大,胞间散布较多小细胞。囊果半球形,于体表或腹面生成。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大干潮线下1-2m处的珊瑚礁上。

2.生于低潮带下2-5m深处的珊瑚礁上。

资源分布:1.分布于台湾、海南及西沙群岛等海域。

2.分布于台湾、海南等沿海。

性状性状鉴别 (1)麒麟菜 藻体紫红色,主枝圆柱形,具不规则分枝。分枝互生、对生、偏生或叉状分枝,枝端细尖,周围具疣状突起。分枝上部突起较密。气腥,味咸。

(2)珍珠麒麟菜 藻体分枝相互缠绕成团状。枝表面具乳头状或圆锥状突起,老枝上不明显。腹面有多数固着器,并有少数乳头状突起。

化学成分麒麟菜含D-半乳糖(D-galactose),3,6-脱水-D-半乳糖(3,6-anhydro-D-galactose),D-葡萄糖醛酸(D-glucuronic acid),半乳糖硫酸酯,半乳糖硫酸钙盐,D-木糖(D-xylose)等。

性味咸;平

归经肺;肾经

功能主治消痰;清热。主瘰疬;咳嗽;瘿瘤;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复方治辛苦劳碌之人,或嗜酒多欲,忽生外痔:麒麟菜洗去灰一两,用天泉水煮烊,和白糖五钱食之。(《养生经验补遗》石花膏)

各家论述《纲目拾遗》:消痰。能化一切痰结,痞积,痔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橿

    药材名称山橿拼音Shān Jiānɡ别名副山苍来源樟科山橿Lindera reflexa Hems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以南各省。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风理气,止血,杀虫。主治癣疥,过敏性皮炎,

  • 烂泥蒿

    药材名称烂泥蒿拼音Làn Ní Hāo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齿叶灯台报春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mula serratifolia Franch.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 通光散

    《全国中草药汇编》:通光散药材名称通光散拼音Tōnɡ Guānɡ Sàn别名乌骨藤、大苦藤、通关散、黄木香、下奶藤来源萝藦科牛奶菜属植物通光散Marsdenia tenacissima (R

  • 白线薯

    药材名称白线薯拼音Bái Xiàn Shǔ别名红藤、山乌龟、一滴血。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白线薯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phania brachyandra Diels.采收和储藏:全年

  • 律草

    药材名称律草拼音Lǜ Cǎo别名勒草、葛勒蔓、来莓草性味甘、苦、寒、无毒。功能主治1、小便石淋。取律草根汁一升饮服,石当出,不出再服。2、小便膏淋。取律草根生汁三升、醋二合,混匀一次服下。3、尿血。治

  • 地菍根

    《中药大辞典》:地菍根药材名称地菍根拼音Dì Rěn Gēn别名地茄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地稔根(《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地菍的根。8~12月采收。

  • 野苦瓜

    药材名称野苦瓜拼音Yě Kǔ Guā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短序栝楼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chosanthes bauiensis Gagnep.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切段晒

  • 冻青叶

    《中药大辞典》:冻青叶药材名称冻青叶拼音Dònɡ Qīnɡ Yè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滇桢楠的叶。冬、春采。原形态乔木,高20米;树冠球形,有香气;树皮灰褐色。小枝

  • 辽东栎

    药材名称辽东栎拼音Liáo Dōnɡ Lì别名青冈、杠木、小叶青冈、青冈柳、柴树来源壳斗科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 Koidz.,以果实、壳斗、树皮、根皮入

  • 苦菜花子

    药材名称苦菜花子拼音Kǔ Cài Huā Zǐ出处汪颖《食物本草》来源为菊种植物苦苣菜的花及种子。性味《纲目》:"甘,平,无毒。"功能主治①《本草衍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