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鹳骨

鹳骨

《中药大辞典》:鹳骨

药材名称鹳骨

拼音Guàn Gǔ

出处《别录》

来源为鹳科动物白鹳骨胳

原形态白鹳(陶弘景),又名:冠雀(《后汉书》),鹳雀、负釜、黑尻、背灶、皂裙(陆玑《诗疏》),鹳(《别录》),老鹳、捞鱼鹳。

体长约120厘米。嘴形粗健,长直而略侧扁,角黑色,先端渐形尖细,色亦较淡。虹膜淡粉红而外圈黑色;眼周及颏囊的裸出部朱红。全体大多白色;肩羽、翼上覆羽、初级和次级飞羽均呈光辉黑色,大部分外翈呈银辉色。脚长,暗红色,胫下部裸出;趾长居中,向前三趾的基部有蹼相连着,后趾位置不较他趾为高,爪短钝。

生境分部活动于开阔沼泽和潮湿草地上,夜宿高树,常集群生活。繁殖于我国北方地区,至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地区越冬。

性味①《别录》:"味甘,无毒。"

②《药性论》:"大寒。"

功能主治治痨瘵,胸腹痛,喉痹,蛇咬。

①《别录》:"主鬼蛊诸疰毒,五尸心腹疾。"

②《药性论》:"治尸疰、鬼疰腹痛。炙令黄,末,空心暖酒服方寸匕。"

③《本草拾遗》:"脚骨及嘴主喉痹,蛇虺咬,及小儿闪癖,大腹痞满,并煮汁服之,亦烧为黑灰饮服。"

复方治积聚,胸痛连背,走无常处,或在藏,或肿在腹,或奄奄然而痛:鹳骨三寸,雄黄莽草、丹砂(一作’丹参’)、牡蛎(一作’牡丹’)各四分,藜芦、桂心、野葛各二分,斑猫十四枚,巴豆四十枚,蜈蚣一枚,芫菁十四枚,上十二味,末之,蜜丸,服如小豆大二丸,日三,以知为度。(《千金方》鹳骨丸)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鹳骨

药材名称鹳骨

拼音Guàn Gǔ

英文名Stork bone

别名原动物白鹳、冠雀、鹳雀、负釜、黑尻、背灶、皂裙、鹤、老鹳、捞鱼鹳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1.陆玑《诗疏》:鹳,鹳雀也,似鸿而大,长颈赤喙,白身黑尾翅,树上作巢,大如车轮,卵如三升杯。

2.陶弘景:鹳亦有两种,似鹄而巢树者为白鹳,黑色,曲颈者为乌鹳,今宜用白者。

来源药材基源:为鹳科动物白鹳的骨骼。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conia ciconia(Linnaeus)

原形态白鹳,大型鸟类。全身大都白色,翅上大覆羽黑褐;小翼羽外黑翈黑色,内翈黑褐,在翼缘处缀以白色;初级覆羽黑色,位于内侧者的外翈散缀以银灰色;肩羽较长,呈黑而金属光泽,为紫铜色。飞羽大多黑色而内着铜绿光泽,初级飞羽基部白色,人侧初级飞羽以及大部分飞羽的外翈,除边缘和先端以外,均呈银灰色,颈下羽毛形长而呈矛状。嘴角黑色而先端稍淡;眼周及颏囊裸出部分朱红色;脚暗朱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性宁静而机警。常单个或小群温游在开阔平原的池塘、沼泽的浅水中觅食或静等饵物。休息时常一脚站立。有时栖止于大树干上。飞时颈和脚呈一直线,飞行强健和缓慢。以鱼、蛙、昆虫及小型鼠类为食。营巢于高大松树或橡树上。

资源分布:国内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但数量较少。

性味味甘;性寒

归经肺;脾经

功能主治解毒;止痛。主痨瘵;腹痛;喉痹;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或炙黄或烧灰存性,研末,每次6-10g。

注意《本草拾遗》“秃人毛发,沐汤中不少许,发尽脱,亦不更生。”

复方鹳骨丸(《千金方》):治积聚,胸痛连背,走无常处,或在藏,或肿在腹,或奄奄然而痛:鹳骨三寸,雄黄莽草。丹砂(一作‘丹参’)、牡蛎(一作‘牡丹’)各四分,藜芦、桂心、野葛各二分。斑猫十四枚,巴豆四十枚,蜈蚣一枚,芜菁十四枚。上十二味,末之,蜜丸,服如小豆大二丸,日三,以知为度。

各家论述1.《别录》:主心腹疾。

2.《药性论》:洽腹痛。炙令黄,未,空心暖酒服方寸匕。

3.《本草拾遗》:脚骨及嘴主喉痹,蛇咬,及小儿闪廦。大腹痞满,并煮汁服之,亦烧为黑灰饮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紫芋

    药材名称紫芋拼音Zǐ Yù别名水芋、野芋子、东南芋、老虎广菜出处《新修本草》载:“芋有6种……白芋、真芋、禅芋、紫芋,并毒少,正可蒸煮啖之,又宜冷啖,疗热止渴。”这里所称的

  • 海菜

    药材名称海菜拼音Hǎi Cài别名龙爪菜、水白菜、海花菜、海茄子、水青菜、水莴苣出处海菜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谓:“海菜,生云南水中。长茎长叶,叶似车前叶而大,皆藏水内。抽葶作长苞,十数花同一苞。花

  • 粳米

    《全国中草药汇编》:粳米药材名称粳米拼音Jīnɡ Mǐ别名白米来源禾本科粳米Oryza sativa L.,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温中和胃,益气止泄。主治烦躁口渴,赤痢热躁,伤暑发热。

  • 苦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菜药材名称苦菜拼音Kǔ Cài别名败酱草[东北]、苦叶苗、活血草、苦丁菜、苦麻菜、小苦苣、黄鼠草来源菊科野苦荬属植物山苦荬Ixeris chinensis (Thunb

  • 柯榔木

    药材名称柯榔木拼音Kē Lánɡ Mù别名大叶子树、野火绳、大泡火绳、大毛叶子火绳。来源药材基源:为椴树科植物一担柴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ona floribunda(Wall.)Crai

  • 神曲

    《中药大辞典》:神曲药材名称神曲拼音Shén Qū别名六神曲(《本草便读》)。出处《药性论》来源为辣蓼、青蒿、杏仁等药加入面粉或麸皮混和后,经发酵而成的曲剂。制法用鲜青蒿、鲜苍耳、鲜辣蓼各1

  • 枇杷叶露

    《中药大辞典》:枇杷叶露药材名称枇杷叶露拼音Pí Pá Yè Lù别名枇杷露(《生草药性备要》)。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叶的蒸馏液。性味①《生草药

  • 斑鸠占

    《全国中草药汇编》:斑鸠占药材名称斑鸠占拼音Bān Jiū Zhàn别名神仙豆腐柴、狐臭柴来源马鞭草科斑鸠占Premna fulva Graib,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贵州。功能主治清湿热,

  • 砂生槐

    《全国中草药汇编》:砂生槐药材名称砂生槐拼音Shā Shēnɡ Huái别名蓟瓦[藏名]来源豆科砂生槐Sophora moorcroftiana (Wall.)Benth. ex Baker

  • 硼砂

    《全国中草药汇编》:硼砂药材名称硼砂拼音Pénɡ Shā别名月石来源硼砂矿经精制而成的结晶。炮制矿砂挖出后,溶于沸水中,滤去杂质,滤液放冷后析出结晶,取出干燥。性味甘、咸,凉。功能主治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