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香叶子

香叶子

《中药大辞典》:香叶子

药材名称香叶子

拼音Xiānɡ Yè Zi

出处《贵州药植目录》

来源为樟种植物香叶子树皮枝、叶

原形态香叶子,又名:香树。

常绿灌木,高1~3米。小枝光滑,树皮黄绿色。叶互生,有香气,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5~9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长尖,基都尖锐或为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嫩时有丝毛,两面有细密凹点;3出脉,侧脉细而不明显;叶柄长约5~8毫米。花雌雄异株,黄色,有香气,伞形花序腋生,雄花序无总花梗,有花2~7朵;花被6裂;能育雄蕊9,花药2室,内向瓣裂。核果长卵形,无毛,长约1厘米,成熟时黑色,果梗约与果同长,有绢状毛。

生境分部生长于阔叶林的疏林下及多岩石的沟谷中。分布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功能主治①《贵州药植目录》:"树皮:温经通脉,行气散结。"

②《湖南民间药物资料》:"枝叶:顺气,治胃痛,胃溃疡,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香叶子

药材名称香叶子

拼音Xiānɡ Yè Zi

英文名Bark of Fragrant Spicebush

出处出自《贵州药植目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香叶子的树皮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a fragrans Oliv.[L.rosthornii Diels.]

采收和储藏:个年均可采收,切碎,晒干。

原形态香叶子,常绿灌木,高l-3m。小枝光滑,树皮黄绿色。叶互生,有香气,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5-9cm,宽1.5-2.5cm,先端长尖,基部尖锐或为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嫩时有丝毛,两面有细密凹点;3出脉,侧脉细而不明显;叶柄长约5-8mm。花雌雄异株,黄色,有香气。伞形花序腋生,雄花序无总花梗,有花2-7朵;花被6裂;能育雄蕊9,花药2室,内向瓣裂。果实长卵形,无毛,长约lcm,成熟时黑色,果梗约与果同长,有绢状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1200m的疏林下及多岩的沟谷中。

资源分布:分布陕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辛;温

归经胃经

功能主治温中行气;祛风散寒。主风寒感冒;胃脘疼痛;消化不良;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

各家论述1.《贵州药植目录》:树皮:温经通脉,行气散结。

2.《湖南民间药物资料》:枝叶:顺气。治胃病,胃溃疡,消化不良。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郁金

    《中国药典》:郁金药材名称郁金拼音Yù Jīn英文名RADIX CURCUMAE别名玉金、白丝郁金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 H. Chen et C.

  • 九味一枝蒿

    药材名称九味一枝蒿拼音Jiǔ Wèi Yì Zhī Hāo英文名all-grass of Manybractelole Bugle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苞叶筋骨草带根的葵

  • 毛果算盘子

    药材名称毛果算盘子拼音Máo Guǒ Suàn Pán Zi别名漆大姑、漆大伯、毛漆、生毛漆、痒树根、毛七公来源为大戟科算盘子属植物毛果算盘子Glochidion eri

  • 赶黄草

    药材名称赶黄草拼音Gǎn Huánɡ Cǎo别名扯根菜、山黄鳝、水杨柳[四川]、水泽兰[贵州]来源景天科扯根菜属植物赶黄草Penthorum chinense Pursh,以全草入药。秋后采

  • 牛耳大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耳大黄药材名称牛耳大黄拼音Niú ěr Dài Huánɡ别名土大黄、牛舌头叶、金不换来源为蓼科酸模属植物牛耳酸模Rumex nepalensis

  • 萝芙木茎叶

    《中药大辞典》:萝芙木茎叶药材名称萝芙木茎叶拼音Luó Fú Mù Jīnɡ Yè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萝芙木的茎叶,夏、秋采收。性状干燥茎直径

  • 尾叶越橘

    药材名称尾叶越橘拼音Wěi Yè Yuè Jú别名大透骨草来源杜鹃花科尾叶越橘Vaccinium dunalianum Wight var. urophyllum Reh

  • 石香葇

    药材名称石香葇拼音Shí Xiānɡ Róu别名石苏(《开宝本草》),蚊子草(《广西野生资源植物》),石艾,独行千里(《陆川本草》),青香薷(《中药志》),五香草(《杭州药植志》)

  • 姜三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姜三七药材名称姜三七拼音Jiānɡ Sān Qī别名三七姜、姜叶三七、土田七、竹叶三七、姜七来源姜科姜七属植物姜三七Stahlianthus involucratus (King)

  • 野冬菊

    《中药大辞典》:野冬菊药材名称野冬菊拼音Yě Dōnɡ Jú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种植物野冬菊的花。秋季采花,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5~50厘米。茎直立,圆柱形,密被白色短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