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首乌藤

首乌藤

药材名称首乌藤

拼音Shǒu Wū Ténɡ

英文名CAULIS POLYGONI MULTIFLORI

别名夜交藤

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 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割,除去残叶,捆成把,干燥。

性状本品呈长圆柱形,稍扭曲,具分枝,长短不一,直径4~7mm。表面紫红色至紫褐色,粗糙,具扭曲的纵皱纹,节部略膨大,有侧枝痕,外皮菲薄,可剥离。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紫红色,木部黄白色或淡棕色,导管孔明显,髓部疏松,类白色。无臭,味微苦涩。

鉴别(1)本品横切面:表皮细胞有时残存。木栓细胞3~4列,含棕色色素。皮层较窄。中柱鞘纤维束断续排列成环,纤维壁甚厚,木化;在纤维束间时有石细胞群。韧皮部较宽。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类圆形,直径约至204μm,单个散列或数个相聚。髓较小。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2)取本品粉末0.25g,加乙醇50ml,加热回流1 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3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首乌藤对照药材0.2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大黄素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 含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苯-乙醇(2:1)为展开剂,置预饱和15分钟的展开缸内,展至3.5cm ,取出,晾干,再以苯-乙醇(4:1)为展开剂,展至7cm ,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分别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条斑。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

性味甘,平。

归经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养血安神,祛风通络。用于失眠多梦,血虚身痛,风湿痹痛;外治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9~15g;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贮藏置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山鸢尾花

    药材名称山鸢尾花拼音Shān Yuān Wěi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山鸢尾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setosa Pall.ex Link采收和储藏:7月花开时采,晒干或鲜用。原

  • 大叶黄杨根

    药材名称大叶黄杨根拼音Dà Yè Huánɡ Yá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大叶黄杨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japonzcus Thunb.采收和储藏:冬季采挖根部,洗

  • 榛子

    《中药大辞典》:榛子药材名称榛子拼音Zhēn Zi别名棰子(《本草求原》),平榛(《河北习见树木图说》),山反栗(《中国树木分类学》)。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桦木科植物榛的种仁。果实成熟后极易脱落,

  • 药用狗牙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药用狗牙花药材名称药用狗牙花来源夹竹桃科药用狗牙花Ervatamia officinalis Tsiang,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海南。功能主治主治腹痛。用法用量3~5钱,水煎服

  • 天脚板

    《中药大辞典》:天脚板药材名称天脚板拼音Tiān Jiǎo Bǎn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桃叶珊瑚的叶。原形态桃叶珊瑚(《汝南圃史》),又名:植楠树(《质问本草》)。常绿灌木,茎高1~3米。

  • 红叶藤

    药材名称红叶藤别名牛栓藤、霸王藤、牛见愁、荔枝藤来源牛栓藤科红叶藤Rourea microphylla (Hook. et. Arn.)Planch.[Santalodes microphyllum

  • 石椒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椒草药材名称石椒草拼音Shí Jiāo Cǎo别名九牛二虎草、铜脚一枝蒿、白虎草、羊膻草来源为芸香科松风草属植物石椒草Boenninghausenia sessilic

  • 木天蓼

    《中药大辞典》:木天蓼药材名称木天蓼拼音Mù Tiān Liǎo别名天蓼(《药性论》),藤天蓼(《本草拾遗》),天蓼木(《圣惠方》),含水藤(《中国树木分类学》),葛枣、葛枣猕猴桃(《东北木

  • 蔓荆子叶

    药材名称蔓荆子叶拼音Màn Jīnɡ Zǐ Yè别名白背叶(《岭南采药录》)。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的叶或枝叶。化学成分蔓荆的细枝(干)含挥发油0.11

  • 疳积药

    药材名称疳积药拼音Gān Jī Yào别名食疙瘩(《贵州草药》)出处《昆明药植调查报告》来源为唇形料植物腺花香茶菜的根。秋季挖根。性味涩,温。功能主治健脾利湿,镇吐理气。复方①治上吐下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