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铜钱菌

铜钱菌

药材名称铜钱菌

拼音Tónɡ Qián Jūn

别名环纹苦乳菇蘑菇、环纹乳菇

来源药材基源:为红菇科真菌劣味乳菇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ctarirs imsulsus (Fr.)F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晒干备用。

原形态菌盖宽4-16cm。平展而中凹,近漏斗形;浅黄色、赭黄色,粘,稀有环纹。菌肉白色,乳汁白色,伤后不变色,具微辣及令人不适的异味。褶片直生至微下延。白色,成熟后变赭褐。孢子近球形,淡黄色,有疣突,(6-8.5)μm×(5.5-7)μm。菌柄浅白色或浅肉色,长1.5-5cm,直径0.6-1.8cm,因粘盖皮发达,故粘滑,可与相近的种区分。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混交林下。7-10月可见。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江苏、安徽、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菌盖扁球形,中央脐状,或呈漏斗形,直径3-12cm,深土黄色或污橘黄色,具深橙黄色同心环纹。菌肉浅白色。菌褶密,褶间有横脉,白色或黄褐色。菌柄长3.5-6.5cm,直径约1.6cm,类白色或浅肉色,松软或中空。气微,味异、微辣。

性味苦;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主腰腿酸痛;四肢麻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润鳞鳞毛蕨

    药材名称润鳞鳞毛蕨来源蕨类鳞毛蕨科润鳞鳞毛蕨Dryopteris championii (Benth.) C.chr.ex Ching,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华南长江流域向北达河南。功能主治敛疮,解毒

  • 竹衣

    药材名称竹衣拼音Zhú Yī别名金竹衣(《景岳全书》)。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金竹秆内的衣膜。原形态金竹(《竹谱详录》),又名:黄金竹、黄竹、黄皮竹、黄竿(坪井《竹类图谱》),黄苦

  • 凫肉

    《中药大辞典》:凫肉药材名称凫肉拼音Fú Ròu出处《纲目》来源为鸭科动物绿头鸭的肉。原形态绿头鸭,又名:凫(《诗经》),鸫8、沈凫(《尔雅》),松凫(《南越志》),野鸭、野鹜、晨

  • 掌叶蓼

    药材名称掌叶蓼拼音Zhǎnɡ Yè Liǎo别名屈草、猪草、大辣蓼、九龙天子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掌叶蓼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palmatum Dunn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

  • 棕板

    药材名称棕板拼音Zōnɡ Bǎn英文名Petiolus Trachycarpi别名棕榈皮、棕榈木皮、棕皮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Trachycaarpus fortunei H.Wendl.的叶柄。9~1

  • 九牛力

    药材名称九牛力拼音Jiǔ Niú Lì别名川太、土萆薢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穿鞘菝葜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milax perfoliata Lour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 李核仁

    《中药大辞典》:李核仁药材名称李核仁拼音Lǐ Hé Rén别名李仁、李子仁、小李仁(《四川中药志》)。出处《吴普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李的种子。6~7月采收果核。洗净,击破外壳,取

  • 桃金娘花

    《中药大辞典》:桃金娘花药材名称桃金娘花拼音Táo Jīn Niánɡ Huā别名岗棯花(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

  • 淡花当药

    药材名称淡花当药拼音Dàn Huā Dānɡ Yào别名獐牙菜、加达、当药、水黄连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北方獐牙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ertia diluta(Turcz,)Benth

  • 栝楼皮

    《中药大辞典》:栝楼皮药材名称栝楼皮拼音Guā Lóu Pí别名栝楼壳(《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瓜壳(《四川中药志》)。出处《雷公炮炙论》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等的果皮。